重温泥塘摸鱼的童趣(撒尿和泥的别样童年)

今天看到儿子的作业,让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不一样的童年》,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略略一想,似乎很多人,很多人都可以说,可是要说个详细,又都觉得很模糊所以,趁着还有些模糊的印象,就随意写来,不至以后连模糊的印象都没有的时候,空自感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重温泥塘摸鱼的童趣?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重温泥塘摸鱼的童趣(撒尿和泥的别样童年)

重温泥塘摸鱼的童趣

今天看到儿子的作业,让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不一样的童年》,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略略一想,似乎很多人,很多人都可以说,可是要说个详细,又都觉得很模糊。所以,趁着还有些模糊的印象,就随意写来,不至以后连模糊的印象都没有的时候,空自感叹!

我们属于70后,这一代人的童年大多是在贫穷而不至饥饿、 朴素而不失快乐、单纯而又自然的状态中度过的。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粉碎四人帮,党和国家领导人拨乱反正,调整中国发展方向的时期,改革开放政策刚刚确立的时期。国家经历十年文革,百废待兴,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广大人民的思想还受到文革思想的禁锢,好在随着国家发展方向和政策的调整,人们的思想渐渐得到解放,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悄然改变。

今昔对比,感慨颇多!

第一张课桌

那时候没有学前班,起初一上学就是一年级。学校在本村,老师也是本村的。论起来叫表叔,早期的民办教师,很严厉,很负责。教室是和村委会一个院。只有一个教室,两个年级:一、二年级。属于复式教学。现在早已淘汰了。课桌是用红砖和水泥砌成的,大约饭桌高矮,长约一米六,桌下有放脚用的小洞。这就是我的第一张课桌,一桌三人,自带小板凳。两个年级学生分坐教室两侧,老师给一个年级讲课,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就预习或者是做练习;待这个年级讲课完毕,做练习的空当,老师再给那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如此反复。效率很高,可惜累坏了老师。下课基本是一群土孩子疯折腾,追逐嬉闹。但是不出圈,绝对安全。三年级就去了张村中心小学,那里是完小,一至六年级全有。第一张课桌,要是留到现在,估计也成文物了,现在再看上一眼的话,肯定会百感交集,可惜这样的课桌早已不复存在了,永远定格在记忆里。

暖暖的焐手石

现在的教室取暖多是暖气,干净卫生,取暖效果好。再冷的冬天,教室里都暖意融融,我们那时候的教室,都是砖砌的炉台,烧大媒,学校有专门管火的师傅,早中晚三次收拾炉火,炉子所在的墙壁和屋顶,早已熏黑。收拾火时,烟尘四起,片刻之后,课桌上一层灰尘。

那时候的土发明就是焐手石。孩子们从野外找来大鹅蛋似的鹅卵石,放在炉台或者火上烧,待石头烧热,用几层纸包住,抱在手里,边听课,边美美的享受那严冬里自制的温暖,那一刻心中涌满了幸福……

一筐菜 一块饼

那时候,几乎家家养猪,除了春节宰猪吃肉,就是卖钱贴补家用。在人们天天玉米面的年代,猪大多只能吃草糠。大多数上学的孩子,中午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背筐去,地里打野菜,打回来喂猪,之后再说吃饭。在粮食不富裕的年月里,纯玉米面的食物都不多。所以一天的饭食都要精打细算,合理分配。记得那时候,大人们把饼子窝头或者其他吃的,放的特别高,或者放在篮子里,高高地挂在屋内的房梁上。你打野菜回来,由大人给你拿吃的。唉,都说摘不到说葡萄酸,那时候,真的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吃!饿啊!

土孩子的游戏

那时候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烦恼、无聊和空虚。放学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做完作业,大呼小叫地约上左邻右舍的小伙伴,去田野里玩打仗。三五个人一拨,两拨各自挑好阵地,协商画好领地和战区,然后一声令下,激战开始,首先是一阵“土坷垃”炮弹雨,继而就是集体冲锋,随后短暂“肉搏战”,继而擒住对方将领,胜负分出。一阵嬉笑打趣之后,伴随着暮色降临,各自回家。浑身是土,泥猴似的回到家,得到父母的简单的埋怨和批评之后才可以吃晚饭。当然,“战斗”中难免有中弹者,头上带个大包回去的也时常有,但大多隐忍疼痛,不敢告诉父母。

那时候,每个村子,都有打麦场,几乎全村的麦子都在那里脱粒、晾晒,而且那里麦秸垛鳞次栉比,俨然迷宫。那里也是土孩子的世界,玩攻城,捉迷藏,钻地道,麦秸埋人等,玩得不亦乐乎!

除此之外,就是伙伴们比着自制链子枪,气门枪玩,春节和元宵节扎红灯笼,里面放支蜡烛,散五成群地提着自制灯笼,胡同、街道进行巡游,比郭沫若笔下的牛郎织女闲游多了许多热闹和气氛。

劳动最光荣

在机械化极度落后的年代,农业生产成了最痛苦的事情。看见过父母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去地里劳作;看到过在夏季突如其来的暴雨中,抢收麦场上的麦子;看到过父亲骑自行车驮着两个大筐将十里地远的四五亩地的玉米,蚂蚁搬家似的运回家;看到过农村的耧车绳索深深勒进父母的肩膀。这就是那时候的农村农业生产,原始得我们今天无法想象。还得那年秋天,在小麦播种完毕之后,需要将地再用盖(平整土地的工具)盖一遍,那时候人手少,父母和邻家二哥就是对我说,我拉盖,把这两畦麦子盖完,奖励你一元钱!面对着一元这样的天文数字,心动了。于是满心欢喜地拉起盖来,可是拉了两个来回,我就两腿酸软,脚踩着松软的土地,几乎抬不起腿,可是一元钱的巨大诱惑,让我来了力气。最终咬着牙,盖完了两大畦麦子。现在都不知道那一元钱究竟干嘛花了,可是那次带有经济刺激的劳动让我终身难忘,现在想起来,都感觉很光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现在儿子都快告别童年了,我的童年已经远得不见踪迹。在记忆中永存一段童年的美好,确是一件乐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