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顺口溜 春节文化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年俗顺口溜 春节文化习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年俗顺口溜 春节文化习俗

年俗顺口溜 春节文化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1、扫尘:

每年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它寓意着把旧的一年的霉运都扫掉,还有对新一年的美好展望,希望来年的日子比去年过得更好。

2、贴春联:

春联又叫“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书写,又称“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辟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每当大年三十(或二十九,部分地区可能更早),家家户户都会张贴春联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3、除夕守岁:

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这顿饭叫做团圆饭,团圆饭的“团”字是“团门子之意”,就是说全家老少在一起吃一顿饭,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吃完团圆饭后就是守岁了,守岁也叫“熬年”,即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要通宵不眠,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人们通过守岁,期盼来年的平安与幸福。

4、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天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向长辈磕头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初一到初五还要走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走亲访友。

5、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不少地方还增加了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捏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