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观察 从专业转向大众

昆虫观察 从专业转向大众(1)

昆虫观察 从专业转向大众(2)

昆虫观察 从专业转向大众(3)

昆虫观察 从专业转向大众(4)

“虫鸣秋夜永,木落众山秋。”声声虫鸣,曾带来秋天的讯息,勾起古人的诗情。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虫鸣曾与农耕生活一起被抛在后面,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随着观念的变化,人们将观察昆虫作为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市内各大公园围绕昆虫开展的科普活动受到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喜爱。

“近年,昆虫观察的变化趋势,是由专业性逐渐变成大众性。”海珠湿地自然学校自然教育老师朱江说,昆虫爱好者的数量上变得比以前更多了,并且不再局限于昆虫从业者,大众参与的比例越来越高。

展览、摄影、标本……

昆虫科普活动受欢迎

近日,“谱月韵华章 展湾区风采”系列活动之“昆虫知多少”昆虫展在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开幕。昆虫展以精美照片、实体标本的形式,在珠江公园湾区书屋展出“粤港澳大湾区野生动物摄影大赛”的多幅获奖作品(昆虫篇),同时,华南农业大学专业制作的精美昆虫标本也向市民游客展出。

记者从珠江公园了解到,昆虫展是“昆虫知多少”系列活动的第一站,第二、第三、第四站活动也正陆续开展,如中秋科普讲座“身边的昆虫”、摄影作品征集“昆虫随手拍”、亲子DIY“动手做标本”等。

“昆虫知多少”系列活动的策划人翟欣是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环境昆虫学报》责任编辑,她向记者介绍,广东省昆虫学会作为省内知名的昆虫学研究机构,在立足大湾区昆虫和害虫治理研究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科学普及。之所以选择珠江公园举办“昆虫知多少”系列活动,是希望通过珠江公园这个平台,让民众意识到公园不仅仅有让人心情愉悦的绿色植被,还有非常多奇妙、美丽、有趣的昆虫。

昆虫观察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新潮流,市内各大公园也乐于推出相关科普活动。如华南国家植物园不定期开展夜观课程,由专业的老师带队探秘夜间植物园,暑假的一次夜观活动中,南都记者跟随夜观团队发现了蛛形纲(白额高脚蛛、蟹蛛、亚洲长纺器蛛)、无尾目(黑眶蟾蜍、饰纹姬蛙、花狭口蛙、沼水蛙、斑腿泛树蛙)、竹象、红耳鹎、萤火虫等多种生物。其中,萤火虫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在关掉头灯、手电、手机等所有人造光源后,星星萤火在森林中闪烁,恍若置身仙境。

城市生物多样性

为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空间

记者了解到,2021年,海珠湿地成功发现“海珠斯萤叶甲”和“海珠珐轴甲”两个全球昆虫新物种,其中,“海珠珐轴甲”就是海珠湿地自然学校自然教育老师朱江在园区日常监测过程中发现的。据南都此前报道,朱江从小就是野生动物爱好者,大学期间就读植物保护专业。在海珠湿地工作前,他曾在川西一带从事动植物保护与分类工作。他是与自然同行自然学校的工作人员,去年随机构入驻海珠湿地,成为海珠湿地自然学校的兼职导师。虽年纪不大,但兴趣成为他的老师,从观鸟开始,让他从兴趣者变为从业者。

在朱江看来,近年昆虫观察的变化趋势,是由专业性逐渐变成大众性。“以前,大部分野外的昆虫观察、经验等可能都是来源于一些特别资深的昆虫爱好者。现在,昆虫爱好者的数量上变得比以前更多了,并且不再局限于昆虫从业者,大众参与的比例越来越高。观察的内容,也从特别专业的像栖息地、习性、生境、分类这些,向更有趣的一些实体观察转变,比如说大家可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观察具体几种昆虫的一个特殊的小习性。”

城市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为市民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市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截至今年7月,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89个,面积约11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名胜区4个、森林公园58个、湿地公园20个、地质公园1个,面积约11万公顷,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系统性保护。同时,广州认真做好生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和野外放归放养、乡土植物的培育和研究等工作,有效地丰富了城市生物多样性。

“昆虫观察是连接人与大自然的方式。现在,人们已不再把自然资源视为‘到此一游’的领地,而逐渐将它们视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发生地、承载地。”翟欣介绍,市区内的昆虫观察通过寓教于游的方式,让人们在大自然中游憩,既能满足人们已经升级的审美需求,又能让大家在放松身心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周晓丹 珠江公园供图

新手教路

不建议普通爱好者大量采集昆虫标本

在城市内如何开展昆虫观测?朱江介绍,昆虫观察不怎么需要特别的器材,首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尽量长袖长裤,防止被草叶割伤、被蚊虫叮咬,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选择带上放大镜,如果兴趣更浓厚一些,还可以用相机的微距镜头进行拍摄。

“在城市公园内昆虫数量比较少,郊野公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多很多。”朱江分享,华南农业大学内的树木园、龙洞水库附近的龙洞林场、白云山(西门入口)是较为推荐的市区内开展昆虫观察的地点。蝴蝶是城市中比较常见的昆虫种类,其中,玉带凤蝶是广州城区内数量最大的蝴蝶种类之一,很容易观察到。“玉带凤蝶的寄主植物就是柑橘(云香科的植物),像我们平时过年用的年橘,很多朋友喜欢在过年之后把年橘放到阳台,或者放到小区花园里,年橘的叶片就会成为玉带凤蝶的食物。”

“但是一般我们不太提倡普通的爱好者出于非研究的目的去采集大量的标本。”朱江解释,昆虫标本私藏起来,不会产生实际的对研究、应用的帮助,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不建议普通爱好者大量采集昆虫标本。在珠江公园近期开展的摄影作品征集“昆虫随手拍”活动要求中,也明确了不得伤害或捕捉昆虫、不接受摆拍作品。

推荐观察昆虫地点

华南农业大学内的树木园

龙洞水库附近的龙洞林场

白云山(西门入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