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历届(他是最年轻的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之一,负责管理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在清朝时期,江苏、安徽和江西经济比较繁荣、富庶,是朝廷的财赋重地,相当于朝廷的“钱袋子”。因此,能够出任两江总督的官员,都老成持重,年龄比较大。

比如,曾国藩在出任两江总督时,已经49岁了;李鸿章代替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时,也有42岁;至于左宗棠,则是到69岁高龄才得以授任两江总督。

屈指算一下,清朝近300年来,最年轻的两江总督应该是琦善了。

两江总督历届(他是最年轻的两江总督)(1)

琦善,字静庵,满洲正黄旗人,生于1790年。琦善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祖上恩格得理尔,因为率部投附清朝有功,被封为一等侯爵。他的父亲做过热河都统,也算是朝廷大员。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琦善本人官运亨通,1806年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步入官场,几经升迁,到1819年就已经出任河南巡抚,到1825年更是出任两江总督,时年35岁。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琦善已经是一等侯爵、文渊阁大学士、直隶总督、钦差大臣,就如他在与英国人进行公文往来时所自称“本大臣爵阁部堂”那样,身兼数职,达到了一个大臣所能抵达的顶峰。

然而,一场鸦片战争,让琦善从道光皇帝的宠臣,变成千夫所指的“罪人”。

两江总督历届(他是最年轻的两江总督)(2)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主战派代表林则徐受到主和派的攻击,被革除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等职务。南下广东接替林则徐两广总督职务的人,正是琦善。

那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琦善,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次南下之旅,会成为他的“滑铁卢”。

琦善还在任职直隶总督时,曾经与英军打过交道,亲眼见识了英军的“坚船利炮”,从此失去了打败英军的信心。他任职两广总督后,一反林则徐积极备战的做法,裁勇撤防,自毁武功,企图获得英国人的好感,换取和平。

当然,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用。英军不满琦善在谈判时的故意拖延,于1841年1月7日主动出击,在付出极微小的代价后,攻占了沙角、大角炮台。

琦善被吓破了胆,赶紧重新与英军谈判,并与英军达成了《穿鼻草约》。

两江总督历届(他是最年轻的两江总督)(3)

在《穿鼻草约》里,中国将把香港割让给英国,并赔偿600万银元、恢复广州贸易。琦善知道,道光皇帝根本就不会同意这些条款,因此没有上报朝廷。

然而,英军管不了那么多,他们按照《穿鼻草约》派兵强行占领了香港。广东巡抚怡良根据英军总司令伯麦致广东水师大鹏协副将赖恩爵的照会,奏报朝廷,弹勃琦善“私许”香港。事情一下就暴露了。道光皇帝大怒,骂琦善“遗臭万年”,将琦善革除职务、拔去花翎,锁拿进京。琦善所有家产,全部查抄入官。

琦善虽然不是《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者,但他私自与英国人签订了《穿鼻草约》,导致英国人在事实上占领了香港,罪责难逃。

两江总督历届(他是最年轻的两江总督)(4)

不过,由于琦善身份特殊,他被革除职务后,到1852年,又复出了,还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扬州城外,建立江北大营,抵抗太平军。

【参考资料:《清史稿》《鸦片战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