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

乐说古诗

十五的月亮,

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这是一首老歌,写出了驻守边关战士的心声。

古往今来,有无数青年驻扎在边疆,守卫国土,为国为家,为百姓的平安幸福,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建起一道坚固雄伟的万里长城。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1)

每当明月升起的时候,在每个战士的心中,会油然而生一份思乡情,他们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

除了报效国家,思念之情也是从古至今的边防将士们心中永恒的主题。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2)

这里是大唐的边塞,一个秋天的傍晚,在峰火台边,高耸着一座营楼,上面的旗帜迎风招展。从军营里面传出《关山月》的曲调,勾起战士们的无限思绪,乡愁涌上心头。接下来,又换了几首轻快的曲子,深深的思念却挥之不去,与音乐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思烦乱。一个年青的战士抬起头来,看到皓月当空,静静地照着长城,定然也照着自己的家乡。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3)

诗歌大意

那天黄昏军营设宴,将士们频频举杯欢饮。本地的乐师用琵琶、胡琴和羌笛弹奏了一首《关山月》,悠扬的旋律响起,曲中透着伤别之意,当年与亲人离别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主帅摆摆手说:“别弹这个,换个新鲜热闹的。”乐师马上换了几个欢快的曲子,然而,那首《关山月》已扎根在将士们的心中,他们就着音乐跳起舞来,恼人的离情别绪却无法驱散。纷杂的曲调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此时在营帐外面,秋天的明月高高地照耀着万里长城。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4)

从军行:乐府旧题,多是反映军旅艰苦生活。

琵琶,弹拨乐器,木制,呈半梨形,民族乐器,最早出现在秦朝,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撩乱:心里烦乱

诗中佳句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5)

秋月高照,雄伟的长城绵延起伏,气氛壮阔苍凉,诗歌将战士们无限的思绪与荒凉的边塞风光融为一体。

“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极有画面感,写景含情,历来被称作“神来之笔”。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6)

作者简介

王昌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年间进士,七绝圣手。多以边塞风光及军旅生活为题材,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著有《王昌龄集》。有《从军行》七首,这首诗为其中的第二首。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7)

乐观

军中宴饮起舞,帐外月照长城,常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在《关山月》的曲调中,战士们内心的思念难以排遣。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8)

乐说

《关山月》的曲调令人动情,战士们爱听,又怕听,想起家乡和亲人,内心思绪万千,充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以及对壮丽山河的无比热爱。

诗人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意境深远,含蓄深情。

乐说古诗原创文字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曲悲秋断离愁(一曲关山旧别情)(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