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针灸穴位图讲解(平衡针灸穴位真人演示)

(三)肘痛穴(膝眼)

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中。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脂及肌支。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股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局部针感。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不提插,,待针体进入到一定要求深度即可出针。功能: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活络,理气止痛。

主治: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预炎、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以及偏瘫、荨麻疹、踝关节扭伤。按语:在取穴原则上,内上髁炎取外侧肘痛穴,外上髁炎取内测肘痛穴。此外,上肢臀痛穴亦可治疗肘关节病变,临床疗效相同。故临床用之很少。歌诀:肘痛穴为膝双眼,肘部损伤病变选, 交叉取穴股前支,膝部病变对应点

人体针灸穴位图讲解(平衡针灸穴位真人演示)(1)

(四)肩痛穴(肩周穴,中平穴)

人体针灸穴位图讲解(平衡针灸穴位真人演示)(2)

定位:位于足三里下2寸,偏于腓侧2寸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明显得针感为宜。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针刺方法:3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

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隹并、颈间肌筋膜炎、落枕、以及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昏迷、癫、精神分裂症。按语: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肩关节,内脏病变为主。 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该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穴位。研究时间最长,治疗病人穴位最多,用途最广泛,疗效更为理想,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11%,穴位的名称先后经历了肩周穴,中平穴,肩痛穴三个阶段。歌诀: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偏腓侧。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