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的第三个阶段(在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企业竞争的第三个阶段(在竞争白热化的阶段)(1)

企业和企业之间,已经走向严重的两极分化,尤其在高端人才的招募和培养上有着更为严酷的竞争。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只能想方设法去找寻出路,通过内卷的方式在企业里面挣得一席之地,而那些高端人才在市场中仍然有着不可撼动的买方地位。他们可以挑选企业和岗位,可以对待遇和薪酬提出要求。

他们的选择余地甚至越来越大。

有的企业碰到一个顶尖人才,即使没有合适他的岗位,也会选择先抢进来再说。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愿意就地挖坑来好好养育一颗萝卜,也不愿意错过人才,更不愿意看到这颗萝卜去了竞争对手的田里。

我觉得这是企业头部建设的一种策略。领头羊的素质决定了队伍的素质,上层拉胯,整个团队很难翻起什么浪花来。

之前微商火热的时候中国有无数个微商团队和家族,但是领头的人的格局决定了这种家族内部囤货分销的方式很快就会被淘汰。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比我们当时要清醒得多。他们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一旦自己感觉舒服了,那就是危险降临的时候。很多年轻网红在多个公开场合不约而同地表示,永远不要让自己感觉到舒服,他们会逼迫自己一直往前走,从而保持这种领先地位。

“不敢停播”李佳琦、“人间清醒”徐志胜,即便B站上的那些小网红,稍微有点粉丝量的,也是一样为了视频素材、直播内容绞尽脑汁。

企业也是一样,一点你觉得现在舒服了,可以躺着赚钱了,其实你就已经进入到危险地带了。

因为现在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国际形势多变,天灾人祸频发,你作为老板,唯一能做的、不变的核心任务,就是把自己的队伍变成精英化队伍。

这个需求是恒定的,这个过程中,容不下你的仁慈和伤怀。

我很喜欢历史,在看古代人打仗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带入到企业管理中。

两军对垒死伤率最高的是什么阶段?其实就是一方溃败、另一方追击的阶段。为什么会出现1万人打败数万人这种以少胜多的例子?因为后者虽然数量多、看上去声势浩大,但这群人是一触即溃的,士兵们不相信自己能打赢,纵然主将的策略或许没问题,但到了接触阶段,队伍里就会有分歧。

有的人觉得可以往前,有的人觉得要停一停等一下时机,每一个小的不和谐因素,最后导致的就是整个崩盘。

又说回踩踏事件,如果每个在场人员的共识都是大家一起排好队,按照固定的节奏,在靠谱人员的带领下往前走,或许悲剧是能避免的。

每年重大节日的外滩马路上,都能看到战士们执行类似任务。

古代战争还有一个KPI叫战损率,意思是失去战斗能力的人员占全部士兵的比例,一般来说超过10%时,普通军队就会有溃败的迹象。

如果撑到20%战损率,这个队伍还能继续作战,就已经是比较强悍的了。而超过30%战损率依然坚守阵地的,这就是神兵强军。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只要有一方开始溃散,对敌对阵营来说,战果就基本已经收入囊中。

我举这个例子是建议大家反思一下,我们企业队伍内部达成共识的比例有多高,高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一起往前冲,而不是停留在原地?如果我们要换方向,需要多高的共识率?当这个共识程度低到什么情况时,我们的队伍会开始溃散?

如果企业里面有人想要往右走、有人想往左,有人想前进、有人想后退,是不是就出现军心动摇的情况了?军心都不稳了,你还指望他们运粮草、刺探军情、上前线卖命,这不是开玩笑么?

所以你看,没有共识,军心动荡,也是战损率的一种体现。我们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少共识失衡的情况,要让失去斗志的人尽快离开战场,降低他们的存在感,避免影响其他人。

企业和企业之间对阵的时候,拼的不光是队伍实力,还有方向选择。

比如同一个赛道,你跟行业大佬之间是有差距的,打还是不打?你得研究你的竞争对手,去看他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你有哪些可以做文章的切入点?可不可以弯道超车?你有没有办法从局部战争开始像蚂蚁吞象一样咬下一块肉来,变成自己继续发展的据点?

如果你觉得反正自己追不上他,现在也可以,公司做得挺好的,也不缺客户,没有什么危机感,那就麻烦了。

因为你的后面一定还有人入场,他不搅局都算客气的,怎么可能容忍你躺平?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避而不战,甚至完全转变方向,打不过你,我换个路子打行不行?

那你就要考虑好,你是否舍得放弃之前投入的沉没成本,你愿意放弃之前的客户关系吗?即便你敢于舍弃,你有多少把握说服你下面的那群指着你活的、怀抱星辰大海的将领们跟你一起放弃?

放了之后做什么,他们还能不能重获今日的光辉,这中间又需要多少时间和金钱的投入?

“得到”APP多次在上市阶段铩羽而归,为什么还在继续尝试?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的元帅就是要让身边的人觉得,我们是有希望的,一旦连希望都没了,这些人才就会换地方另谋高就。

所以你看,在白热化竞争的阶段,企业永远不可能安全。

企业的前行充满荆棘,大部分是同路人,极少有同心人,这没关系,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企业家,应该想方设法让你的同路人在和你同行的时候,尽可能地同心。

你需要有核心竞争力去吸引人才、留住高端人才,需要有魄力去淘汰弱者、做精英团队建设,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不断促使战士们和你同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