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怎样养叶子才绿油油的(宝莲灯微型化栽培与观赏养护)

作者 | 杨秉祥

宝莲灯(Medinilla magnifica)别名珍珠宝莲、美丁花、壮丽酸脚杆、粉苞酸脚杆等,是野牡丹科酸脚杆属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株高1.5~2.5米,原产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热带雨林地区,约有300种,在我国海南、台湾和云南等地也有分布,约15种。宝莲灯因大而悬垂的花苞形似我国传统宝莲灯而得名,四季常绿,叶片厚翠,花型优美,完全开放时像3层重叠的吊灯,穗壮花蕊下垂,红中带黄,如点点星光,喜庆美观,是楼宇厅堂、商场橱窗、宾馆餐厅、客厅阳台摆设陈列的首选花卉。经权威机构检测,宝莲灯室内除甲醛率为80%,去除TVOC为14%,去除苯为10%,是优良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宝莲灯于2000年左右引入我国,在以大顺国际花卉、东信国际花卉为代表企业的研发、种植和推广下,已经成为市场热销的高档花卉,近几年更是成为“网红”植物。

宝莲灯怎样养叶子才绿油油的(宝莲灯微型化栽培与观赏养护)(1)

目前,市售成品宝莲灯多为3~4层叶片、株高50~60厘米的中大型盆栽,难以满足当下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尤其是以办公桌摆放为主的白领人群的需求。为了填补市场空白,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宝莲灯,大顺从母本培养、扦插育苗和促成栽培等方面集成了宝莲灯微型化栽培技术体系,培育出株高20~30厘米、2层叶片的迷你型宝莲灯。

母本选择与养护

选择株型紧凑、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作为母本进行培育。母本培育容器选择通气性较好、盆径25厘米的瓦盆,基质用pH值5.5的泥炭土,换盆时在基质中加入N∶P∶K=30∶10∶10的复合肥1克、500倍液茁壮肥5毫升。母本养护区域温度控制在30±2℃,湿度75±5%,光照14~16小时,光照强度大于80微摩尔/(平方米·秒)。母本日常浇灌营养液需加入0.1~0.4摩尔/升微肥、500倍液多效唑,以矮化株型。2~3周浇灌1次营养液,见干见湿,其他正常管理。

扦插育苗

微型宝莲灯可采用活体生根的方法进行种苗培育。在健壮的母本植株上选择具有2片成熟叶、木质化程度高的新生枝条作插穗,用锋利刀片切开茎段的2/3,保留1/3,伤口用蘸有3毫克/升IBA的脱脂棉球包裹,保持环境湿度90%~95%,5~7天更换一次棉球,直至枝条发出新根。将生根插穗剪下种植,完成后喷淋浇透水,转移至育苗区域培养。摆放密度要适中,以相邻两盆叶片不重叠为宜,一般每平方米放16盆。育苗区可利用顶喷、湿帘、风机、遮阳幕等设备控制环境,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发育。

微型化促成栽培

栽培基质 一般用进口泥炭土,要求基质疏松、保水、无杂质和病菌虫卵。栽培基质中泥炭和木纤维混合比例为4∶3,苔藓粗细度为20~45毫米,干物质含量为55~75千克/立方米,pH值5.5,基础肥含量1.0千克/立方米,初始EC值1.0mS/cm。基质使用前将含水量调整至65%~70%,手握成团,紧握指缝见水滴即可。基质最好即拆即用,忌裸露存放,尤其在高温高湿夏季时,易发霉和滋生病菌。

温度管理 根据种苗定植促长、花芽诱导、花梗伸长分阶段进行温度管理。定植促长阶段:种苗定植0~40天,育苗区温度控制在白天25±2℃、夜间22±2℃。在20~30天时,新生根系出现并生长,一般根系旺盛,苗茁壮,抗逆性强,可根据根系状态对苗进行筛选,淘汰生长较弱的种苗,以提高成品率。定植40~70天,温度调高至白天28±2℃、夜间25±2℃,促进地上部枝叶快速生长。花芽诱导阶段:定植70~105天,温度管理与激素喷施结合进行。温度控制在白天22±2℃、夜间18±2℃,空气湿度60%~70%,喷施100~300毫克/升的赤霉素,赤霉素溶液中加入1滴吐温80展着剂,搅拌均匀,重点喷施叶背面。花梗伸长阶段:定植105天以后,温度控制在白天28±2℃、夜间25±2℃,喷施100~300毫克/升的吲哚乙酸,吲哚乙酸溶液中加入1滴吐温80展着剂,搅拌均匀,重点喷施叶背面。温度管理除关注最高温和最低温外,还应关注区域内温度的均衡性。

湿度管理 包括空气湿度和基质含水量两部分。在栽培过程中,基质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宝莲灯植株造成干旱或涝渍胁迫,致使落花、落叶,甚至死亡。空气湿度主要影响宝莲灯的病虫害控制和叶片健康程度,如叶缘干枯、卷曲,基质湿度过高易诱导茎腐病发生。定植促长阶段:定植0~40天,空气湿度70%~80%,基质湿度50%~60%,促进根系生长。定植40~70天,空气湿度调整为90%~95%,基质湿度70%~75%,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花芽诱导阶段:定植70~105天,空气湿度60%~70%,基质湿度50%~60%。花梗伸长阶段:定植105天以后,空气湿度75%~85%,基质湿度75%~80%。在水分管理过程中需注意湿度和温度协同调控,把握浇水时机,一般阴雨天或晴天中午不浇,灌溉水温需与温室室温相当,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要特别注意浇水温度。

光照管理 分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两部分管理。定植促长阶段:种苗定植初始阶段以弱光和短日照为主,促进缓苗和新根生长,后期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促进幼苗生长。定植0~40天,育苗区光照强度50微摩尔/(平方米·秒),光照时间8~10小时,在35~40天时,转盆180度使盆苗受光均匀,株型发育匀称圆满。定植40~70天,光照强度增加到80~100微摩尔/(平方米·秒),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在60~70天时,转盆180度使植株各部位受光均匀。花芽诱导阶段:定植70~105天,光照强度控制120~150微摩尔/(平方米·秒),光照时间小于14小时。花茎伸长阶段:定植105天以后,光照强度80~100微摩尔/(平方米·秒),光照时间14~16小时,同时增大盆间距,每平方米摆放7盆。在130~140天时,转盆180度,促进花苞的均衡发育与开放。光照是宝莲灯花芽诱导的关键环境因子,利用遮阳网、补光灯等设施对光照进行精准调控,可以实现宝莲灯植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顺利转变与成花。

肥料管理 分叶面追肥和营养液浇灌两部分。定植促长阶段:定植0~40天,以追施微量元素为主,忌大量施肥。每2周浇灌1次2000倍液的硝酸钙促进缓苗及新生根系生长。定植40~70天,叶面追施N∶P∶K=30∶10∶10的复合肥,促进叶芽萌发。叶芽萌发后,留下发育正常的对生芽,抹除其余芽。调整营养液配方以氮为主,增加肥料的EC值。花芽诱导阶段:定植70~105天,叶面追施1000~2000倍液的N∶P∶K=10∶30∶20复合肥,调整营养液配方以磷钾肥为主,适当降低肥料EC值。花梗伸长阶段:定植105天以后,叶面追施1000~2000倍液15-5-15氮磷钾钙镁复合肥,营养液配方调整为氮磷钾均衡,促进植株生长。肥料应根据植株生长状态和环境条件适度调整,灵活应用。更换肥料配方或比例时,需区域试验后再规模化应用。

病虫害防治

宝莲灯是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环境,虫害主要有蚂蚁、红蜘蛛、蚜虫、蓟马、介壳虫等,病害主要有叶枯病、茎腐病等。宝莲灯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虫害 红蜘蛛、蚜虫和蓟马等吸食类害虫会危害宝莲灯的芽、幼嫩叶片,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成品品质。吸食类虫害发生时,可定期喷施800~2000倍液乙基多杀菌素、1500~2000倍液啶虫脒,或1000~2000倍液克螨特防治。介壳虫吸附于宝莲灯茎秆,防治时的施药时期非常关键,一般在幼虫刚孵化、还没形成“壳”之前用药效果最优,可喷施800~1000倍液毒死蜱或2000~3000倍液特福力防治。

病害 叶枯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发病初期叶片有黑色或褐色病斑,逐渐扩散致使整个叶片枯烂。防治时将发病植株隔离养护,剪掉病叶,每隔5~7天喷施1次800~1000倍液百菌清,连喷2~3次。茎腐病发病初期,幼嫩枝条病灶处呈现褐色,伴有腐烂。可将发病部位用刀刮干净,涂抹800倍液多菌灵进行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交替喷施2~3种农药,以降低抗药性。部分类型农药在高温和强光条件下易分解,喷洒时需避开强光和高温时段,施药宜在早晨或傍晚,忌晴天中午高温时段进行,谨防中毒。施药前可先进行区域试验,确定安全后再规模化用药。

观赏养护管理

宝莲灯花期一般为3~5个月,养护管理直接决定花期长短。宝莲灯喜温暖、湿润、有光环境,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曝晒,冬季则给予充足光照。摆放区域温度维持在18℃~28℃之间,湿度大于65%,不能有强烈的空气对流。摆放1~2周后,可以进行第一次施肥,沿盆边挖2~3个1~2厘米深的土穴,每个土穴放入3~5粒N∶P∶K=15∶15∶15复合肥,埋土、压实后浇透水。浇水一般用微酸性纯净水,浇水3~5次后,可浇1次100~200倍液磷酸二氢钾溶液,以调节土壤pH值和追肥。如此往复,直至花朵凋谢。花朵凋谢后可以换盆,换大盆时,需填充新的宝莲灯花专用泥炭土,用锋利刀片剔除坏死根系,同时施用20~30粒N∶P∶K=15∶15∶15复合肥,压实,浇透水,喷施800~1000倍液多菌灵消毒。新芽萌发后,保留1~2个健壮芽,其余抹除,正常养护10~12个月可再次开花。

水分管理是宝莲灯观赏养护的难点,基质含水量过高易发生茎腐病,含水量过低植株生长停滞,严重缺水则造成落花落叶,甚至死亡。浇水采用微酸性纯净水,见干见湿,一次浇透。日常养护可以通过叶片分泌物判断植株生长状态,叶片出现类似糖精颗粒的分泌物,说明植株生长代谢状态正常,养护措施得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