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的文章(忆童年系列散文)

#你成为童年时想成为的那个人了吗#纠庙记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回忆童年的文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回忆童年的文章(忆童年系列散文)

回忆童年的文章

#你成为童年时想成为的那个人了吗#纠庙记忆

我的老家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临河店乡夏桥村委会,村子的名字叫曹庄,又叫纠庙。缘由是村子东头有一座小庙,小庙的名字叫做纠庙。

在儿时的记忆里,纠庙只是一个名称和概念,原因是它早已失去了寺庙的功能,而变成了我们上学的学校了。那时的学校是小学和初中一体的,不像现在的学校分得这么细。

我上学的时候,纠庙还剩下一座大殿,一个阁楼,左右两座前殿。大殿三间,青砖黛瓦,有挑檐,有前廊。阁楼上下两层,木楼板,砖楼梯,拱形门。前殿也是三间,但没有前廊。总体来说,应该算作明清建筑吧!没有九脊六兽,没有雕梁画栋,没有砖刻彩绘,没有麒麟龙凤。一如我们这个村子一般的普通和朴素,然而却是我们这个村子乃至周边村子多少代人心目中的神圣殿堂,护佑着他们度过春夏秋冬和岁月轮回。

大殿和阁楼前面,横着一排梧桐树,当时乡间很少见的一种树,应该是原来庙里的道人或者和尚栽的。大殿至大门的道路两旁,是两排钻天杨,应该是后来栽的吧!没有松柏长青,没有芝兰幽香,没有梅花春晓,没有金菊傲霜。一如我们这个村子这般的单调和寂寞。然而,在祖祖辈辈的心目中,她却是一副最美丽的画,她却是一曲最动听的歌,她却是一篇最厚重的文章,她却是一首最哲理的诗词。

听村里的老人讲,我们村里的这座小庙敬的是玉皇大帝,并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大殿塑像的名字,清一色的道教人物。不过,也有人说敬的是菩萨,因为庙里住过和尚,一样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有人说,这是一座关爷庙,敬的是关公。因为塑像都在那个特殊年代损毁殆尽,单从建筑规制和风格上又看不出来,再加上没有照片和实物留存,所以,我们村里的这座小庙究竟归属于何种宗教场所已无从可考了。 我的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极有可能是这座小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供奉着不同的神灵。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村里的这座小庙堪称一绝,更称得上是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话。

近些年,随着学校合并,我们村子小学、初中都并到了乡中心学校,校舍废弃空闲出来,只留下那座硕果仅存的大殿孤零零地矗立在空旷的校园里。

令人可喜的是,村子里有位操心的大婶做起了义务管理员,又自费塑了一些塑像,香火又延续了下来。有次回老家,我进去看了一下,结果令我瞠目结舌。里面的塑像五花八门,有玉皇大帝,有如来菩萨,有泰山奶奶,一时让人分辨不出究竟是佛家净土,还是道家静地?

虽说庙里供奉的是何方神灵说法不太统一,但说到这座小庙的名字渊源,口径却是惊人的一致和空前的统一。

据老辈人口口相传的一个说法,我们村子里过去有村民犯过大错,为了表示忏悔和赎罪,也为了给后代子孙免除祸殃,村民们经多方筹资,建造了这座庙宇,并取名叫纠庙,意思是纠正过错,改邪归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据村子里的老人们讲,自这座纠庙建成后,我们村子里很少出现过大的灾难,在历年兵荒马乱和历次自然灾害中都能顺利度过、安然无恙。

有时我就想,归德府有座壮悔堂,我们村子里有座纠庙,尽管名气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出发点和寓意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警示作用和积极意义也是殊途同归的。

尽管庙宇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传庙宇香火繁盛时,方圆几里的村子都来这里敬奉神灵,烧香拜佛,名气一时盖过周边很多庙宇。更令我们村子骄傲和自豪的是,因为这座小庙,还特意设置了庙会。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都要举办庙会。称作纠庙会或者曹庄会,规模相当壮观,生意格外红火,名气自然也是盖过周边很多的庙会和古会。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普通的小村子,有庙宇,有庙会,有美丽的传说,有动人的故事。后来庙宇又改成了学校,而且是小学初中并存。在几次大规模撤并初中建制时都能独善其身、得以保留,为我们和周边村子培养出一批批有用的人才。这样的一个村子在广袤的豫东农村也算是凤毛麟角的啦!如此看来,我们是沾了纠庙的光,更是受了祖辈的恩泽。

纠庙记忆,记忆的是乡土;纠庙记忆,记忆的乡情;纠庙记忆,记忆的是乡思;纠庙记忆,记忆的是乡愁……

五十二岁生日前夕于郑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