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

丽江土司阿甲阿得家族自元代起世袭丽江土知府,明朝时,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木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1)

大门附近木牌坊上书“天雨流芳”四个大字,乃为一语双意,用汉语解是“皇恩浩荡如天雨流芳”,也是纳西语"读书去吧"的谐音,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重视教育的灵心慧性。纳西族的男人不会“琴棋书画”,那是件很丢脸的事。但对于纳西女人,却又只要求她们“披星戴月”操持家务,重男亲女的思想在这里显得格外严重。

木氏土司对朝廷忠义不贰,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奖。土司的忠君爱国也反映在这门联上:

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

意思是说,皇帝的诏书一来,就好像离红日更近了,心里暖融融的。如果长时间接不到朝廷的文书,那么,看白云也悠闲无聊,心里就空落落的。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2)

议事厅,是土司议政施政的地方,也就是木府的“金銮殿”了。那三块御赐的"诚心报国"匾,分别是明朝的洪武、永乐、嘉靖三位皇帝的褒奖。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3)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4)

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宏,是土司议政之殿;前议事厅是纳西族木氏土司商议政事之殿堂,其气势威严壮观,由此可见当时木氏土司显赫一时。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5)

屋顶的三个藻井,中间是龙。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为了避嫌,这龙只有四爪,而不像皇宫里的有五爪。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6)

万卷楼为木府藏书楼,以陈列中原各种典籍、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甘珠尔》、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师书画为主。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7)

看来纳西族是吸收了很多汉文化的,连这么愚孝陋俗的“割股奉亲”也是照收不误。据说这块匾为明世宗手书。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8)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木氏土司家事之所,在纳西族土司根深蒂固的家教和信念和人生观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国有国法,家亦有法的观念根深蒂固。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9)

明朝土司木公,虽然生性骁勇,一生打过很多次胜仗,但他雅好吟咏,与当时流放云南的大才子、四川状元杨慎关系很好。杨慎特意送一牌匾,上书“为国干城”。意思是说木公是国家主权的捍卫者。顺便“科普”一下,在游览时,听到有人把“干”读成四声,其实是读错了,应该是一声。“干城”出自《诗经》:“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10)

三清殿,显示出纳西人更推崇道家精神。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11)

木府花园,算是一个微型园林。各种名木名树,奇花异草汇聚一起。最奇特的是那棵“倒长树”,根在上,枝在下。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12)

丽江城里的紫禁城(纳西人心中的紫禁城)(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