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的真实情况(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

人之初性本善的真实情况(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1)

人之初,性本善。说明我们从骨子里认为,人天生是善良的。

然而,有的科学家并不这么认为,相反,他们觉得有的人天生就是“坏蛋”。

19世纪70年代,纽约监狱协会的内科医生伊莱沙·哈里斯注意到在北部的一所监狱里,一些囚犯的姓氏是相同的,且突然大量出现。

同一姓氏的囚犯,是否意味着犯罪行为具有遗传性?

人之初性本善的真实情况(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2)

带着这样的疑惑,哈里斯追溯了一个住在美国北部的大家庭,最终发现这个大家庭传承了七代,然而整个家族中有200人被记录为罪犯,还有很多人是白痴、低能、酒鬼,以及其他堕落的人。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基因和罪犯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巧合,那么芬兰对900名罪犯的基因分析后的结果,那将是基因和暴力之间互相联系最好的说明。

研究人员对芬兰900名罪犯的基因分析后,发现了两种与暴力犯罪有关的基因,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出现暴力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高出13倍,而且在这900名罪犯中,至少有5-10%的暴力罪犯可以归因于具有这些基因型。

人之初性本善的真实情况(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3)

战士基因

遗传学家汉斯·布鲁纳在一个家族的委托下,开始寻找家族男性频频出现犯罪行为的原因,直到1933年,才找到原因。

布鲁纳认为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的MAOA基因,也就是我常说的“战士基因”。MAOA基因的非正常运作,无论是过度活跃还是不活跃,都会影响人体的行为,尤其是不活跃的时候,相应的蛋白质减少,会导致人体体内激素紊乱,出现反常的情绪和行为。

研究中,无论是符合“极端暴力”特征的78人,还是犯下1154起谋杀、杀人未遂或殴打罪的另一组罪犯,都被发现携带着的MAOA基因,活性较低,也再次证明了战士基因对人体行为的影响。

人之初性本善的真实情况(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4)

额外的Y染色体

除了X染色体,Y染色体异常也会和犯罪扯上关系。

如果你经常看犯罪电视剧,就会发现,多出一条Y染色体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条染色体是很多法律案件中罪犯“天生坏”的原因之一。

1965年,遗传学家帕特里夏·雅各布斯调查了苏格兰一所高度戒备监狱的197名囚犯,发现在12名有异常染色体的男性中,有7人多了一条Y染色体,被称为XYY综合症。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一件轰动的谋杀案,理查德·斯帕克一夜之间残忍杀害8名护士,每一位受害者都受到了惨无人道的伤害和折磨,就连内脏也全都被挖走。当罪犯落网后发现,理查德·斯帕克比普通人多了一条Y染色体,导致他异常“man”,最终成为具有暴力行为的“超级男性”。

人之初性本善的真实情况(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5)

不良基因 不良经验=可能的犯罪倾向

人类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因此,仅靠基因来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坏人,是非常片面的。

然而在犯罪基因刚问世的时候,人们对犯罪基因还是存在很大的误解。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为了干预不可避免的基因问题,全世界多个国家的医院托儿所开始检查,男孩婴儿中是否有多余的Y染色体,一旦发现,社工就会及时跟进探访,为他们的父母提供“预期指导”,指导他们如何应对即将蹒跚学步的“潜在罪犯”。

人之初性本善的真实情况(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6)

直到1974年,人们开始明白基因和犯罪之间没有绝对联系,筛查项目才停止,那些一出生就被认为是“坏蛋”的婴儿,才能真正融入生活中。

科学家们也再次强调,这些基因不能用于筛查罪犯,就算这个人同时拥有两种犯罪基因,大多数人也不会犯罪,天生的暴力犯罪还是罕见的。

就以额外的Y染色体为例,每1000名男性中就有1人有额外的Y染色体,但这些人中,96%的人是不会入狱的。

只能说多了一条Y染色体的人,天生长得很快,说话和理解可能会出现困难,这些特征会让他们面临更多的压力,从而诱发出攻击性行为。

换句话说,有不良基因的人,容易出现争强好胜、好斗等特征,这种特征最终会不会成为犯罪行为,关键在于环境和经历。

一个从小不幸福或者被虐待的人,长大后出现不良行为的可能性至少增加50%。

人之初性本善的真实情况(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吗)(7)

最后

尽管我们都知道,基因因素还不应该用于刑事法庭,这也是科学家们所认同的,但是在现实中,律师使用基因信息来减刑的例子,已经有好几个了。

2009年,意大利一家法院为一名基因与不良行为有关的罪犯减刑;在美国的一个类似案件中,一个杀人犯的基因档案也成了减轻罪行的原因之一。

犯罪基因是否会成为罪犯逃脱法律责任的手段,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直面基因和犯罪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联系,但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也不是必然导向的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