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的特征(无法控制的扭转痉挛)

扭转痉挛分为原发性扭转痉挛和继发性扭转痉挛,原发性多见。临床表现为颈部、四肢、躯干甚至是全身的剧烈、不自主的扭转,以及手足的过度弯曲伸展。

扭转痉挛的特征(无法控制的扭转痉挛)(1)

部分病人在发生扭转痉挛后会出现智力减退,或由于不自主活动而无法进行正常活动;晚期病人会因为骨骼畸形、肌肉挛缩等原因而致残。

为什么会发生扭转痉挛?

1、原发性扭转痉挛:病因尚不明确,多为散发,少数病例有家族遗传史。有研究表明,约85%的扭转痉挛患者存在较低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少部分有新的突变。

2、继发性扭转痉挛:多由感染、中毒因素引起,其次是胆汁色素沉着于基底节。

此外,累及基底核的各种疾病(产伤、感染、变性、颅内创伤等因素)可诱发症状性扭转痉挛;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症(MLD),是症状性扭转痉挛的罕见病因。

如何治疗扭转痉挛?

01

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为左旋多巴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以及其他药物。

左旋多巴类药物:通常小剂量即可改善遗传性扭转痉挛患者症状;

抗胆碱能药物:当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对治疗扭转痉挛有较好疗效;

其它药物:如中枢性肌松剂,安定类,止痛类等,均可缓解扭转痉挛的某些症状。

注:具体用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02

外科手术治疗

扭转痉挛的特征(无法控制的扭转痉挛)(2)

若患者年龄在7岁以上;病程在1~1.5年以上;应用各种药物(包括暗示疗法)治疗无效,且未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可考虑DBS手术治疗。该手术可有效缓解肌张力障碍,改善扭转痉挛的症状。具有微创、可逆性、可调节性、安全性高等优点,不损伤脑组织,也适用于脑部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患者。

但对于双侧严重病变伴明显的球麻痹、智力低下及学龄前的儿童不宜手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