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

纵观罗贯中的整部《三国演义》,花费笔墨最多、主角光环最强的,不外乎也就是刘备阵营的关羽和诸葛亮了。诸葛亮出场时间比关羽更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历史节点都没有诸葛亮的身影,毕竟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跟着刘备东奔西走创业时,诸葛亮还躬耕于南阳。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1)

如果说通篇《三国演义》只能有一个主角,那这个主角一定非关羽莫属。即使是关羽的人生还是走下坡路的时期,直到败走麦城被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花了整整五回来书写。初读时只觉得这几回一以贯之、一气呵成,但是相比之下,官渡之战如此宏大的战事,其所占的篇幅竟也没有末路的关羽一人多。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2)

英雄末路

陈寿在《三国志》中叙述关羽被杀仅用了一句话,交代了孙权派兵袭击关羽,并在临沮斩杀了关羽、关平父子俩。而在小说中,仅仅一句话是不能满足读者们对关羽这个人物的喜爱和期待的,关羽这样的风云人物即使谢幕也必须英勇、壮烈。也是为了迎合读者对关羽这个人物的崇敬之情,罗贯中在描写关羽被杀时,在史料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文学、艺术的表现力,将关羽英雄末路的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读到这里无不为关羽叹惋的。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3)

在对关羽之死感到痛心的同时,对于杀了关羽的人,读者又是感到仇恨的。刘备借荆州不还,孙权对此耿耿于怀,终于找到机会夺回荆州,而镇守荆州的正是关羽,于是斩杀关羽。这么说来,孙权杀关羽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孙权为何非要杀掉关羽呢?关羽能不能不杀呢?

《蜀记》这样记载:“孙权欲活关羽以敌刘备、曹操。”也就是说,孙权是想留关羽一命的,一方面关羽是以忠义著称的名将,杀了他恐怕会有损自己的名声;另一方面,关羽还有利用的价值,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留着关羽可以作为要挟刘备的筹码,而曹操非常欣赏关羽,一心想得到他,把关羽交给曹操也是笔划算的买卖。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4)

所以,孙权在抓到关羽后,并不想置他于死地,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认为关羽还有利用价值,想要留他一命。那是什么让孙权改变了主意,下定决心对关羽痛下杀手呢?

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前,正值他一生中最闪亮的时期,他水淹七军,生擒了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于禁,又斩杀了白马将军庞德,威震华夏。而吕蒙白衣渡江,突袭得手,这才致使关羽落败。关羽对于战败本身是不服气的,加上他自身的性格中有一股傲气,以往与江东打交道时,也多次表现出去孙权的不屑。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5)

孙权贵为东吴之主,刘备尚且也未必能与他平起平坐,地位肯定是要比关羽高的。但以关羽的性格,以往就看不起孙权,如今战败被俘,更不可能卑躬屈膝,反而更加傲慢。关羽被俘后不见屈服,再加上属下的劝诫,孙权于情于理都不想再留关羽性命。《蜀记》记载:孙权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操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于是,孙权也不顾许多,下令处死关羽。

根据史料来看,孙权是在属下的一席话后改变了主意,决定还是杀掉关羽。但是史书一笔带过的事情在当时可能复杂得多,也可能是孙权早已对关羽傲慢的态度感到不满,早就有了杀他的想法,这背后的原因我们只能猜测,真相就不得而知了。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6)

孙权与吕蒙的部署

根据史书记载,关羽征讨樊城的时候,留兵防守公安、南郡。吕蒙上疏说:“关羽征讨樊城,却留下许多武器,恐怕是为了防备我偷袭他。我就假装生病,以治病为名,带兵返回建邺。关羽听说的,必定拆除武器。到那时,大军渡江,昼夜逆流而上,攻其不备,那么南郡可以拿下,而关羽可以擒获了。”

关羽在返回的路上,多次派人和吕蒙联系,吕蒙就厚待使者,周游全城,各家去问,大家都写信表示过得还好。后来孙权不久到,关羽自知孤立困境,于是逃往麦城,西到漳乡,大家都背弃关羽而投降。孙权派朱然、潘璋切断这条路,就是关羽父子被俘虏,荆州平定。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7)

这样看来,在东吴在出兵袭击荆州之前,吕蒙与孙权就商议过生擒关羽。关羽从樊城撤离时,得知荆州遭到袭击,派遣使者与吕蒙联系,询问家属情况。吕蒙回复他说家属们都安好,关羽也就放松了警惕。直到孙权亲征,关羽才意识到要撤离,逃往麦城、漳乡,手下的士兵慢慢都离开了关羽。孙权派朱然和潘璋截断关羽逃跑路线,最终生擒关羽。

有人认为,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俘被杀说到底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刚愎自用、又对人傲慢,一时不慎吃了败仗,又得罪了人。但关羽败走麦城,并意味着关羽必死无疑,关从关羽吃了败仗到被俘被杀,中间还过了许多天。

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在关羽战败后,如果刘封和孟达第一时间去救援,关羽能否活命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8)

刘封、孟达的救援

《三国志》记载道:“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自助。刘封、孟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关羽命。会关羽覆败,先主恨之。”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9)

也就是说关羽战败之后,就立刻派人向刘封、孟达请求救援,但刘封和孟达没有听从。

从关羽战败到被俘,他先是从襄樊到江陵,再从江陵到麦城,最后从麦城到漳乡,从漳乡到夹石,在夹石被朱然、潘璋抓获。这段路程大约有500里地,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天气、军队整备等,关羽从战败到被俘,这中间还有大概一周的时间。

从房陵到夹石,大概有400里地。军队行军大概每天能行进190里。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刘封等接到败报,整军出发,行军等因素,从关羽派人请求救援,到刘封孟达军到夹石,则至少也要四日。

因此,如果刘封、孟达二人在得到关羽请求救援得消息后,立刻出兵赶去,虽说时间略显紧张,但还是有机会能救下关羽的。这也成为了后来刘备忌恨刘封的原因之一。

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关羽败走麦城被俘)(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