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集聚发展要素的引力场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切实感知政府对改善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各地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此出谋划策常德市桃源县能够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促进本地发展的“金字招牌”,对于其他地方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重点项目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重点项目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重点项目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集聚发展要素的引力场。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切实感知政府对改善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各地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此出谋划策。常德市桃源县能够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促进本地发展的“金字招牌”,对于其他地方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桃源高新区全景。

桃源县因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而闻名遐迩,而你有所不知的是,桃源县的营商环境也是声名远播!

近日,常德市桃源县经济发展捷报频传:桃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全省“五好园区”,位列省级园区前五;省、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通报中,桃源县分别达到5项、20项,成为常德市获奖最多的县;去年年底进行全省综合营商环境测评,桃源县位居第一方阵……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阳光雨露,是市场主体的活力之源,下好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就下活了经济发展“全盘棋”。笔者认为,桃源县之所以能在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正是抓住了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

工作开展依法依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桃源县秉持“依法依规、守正创新、高效推进、限时办结、闭环操作”的“桃源工作法”,不断燃烧优化环境“卡路里”,持续跑出企业减负“加速度”,塑造了营商环境的“好口碑”。

2020年以来,国家、省相继出台条例和规定,将优化营商环境上升到了法律制度的层面。桃源县紧随其后,出台《桃源县营商环境优化大提升工作方案》《帮扶工业企业十条》《桃源县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在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笔者梳理发现,桃源县依法依规办事,从减税降费工作落实上可见一斑。

每个工作日,桃源县税务局驻政务中心工作人员都会耐心把当前的税收利好政策,推广给每一位来窗口办税的企业代表和群众,并且在税务办理过程中用足用好金融优惠政策,主动减费让利。

优质营商环境助推桃源高质量发展,图为沅江两岸桃源县城俯瞰。

2021年,桃源县各项贷款余额315.2亿元(其中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2.8亿元),较年初增加55亿元,增长21.2%;整体贷款利率较2020年平均下降0.4个百分点(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调10%左右),全年减息让利1000多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同时,桃源县依法依规为16家企业办理留抵退税2557万元。通过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56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共减免企业所得税3180万元。在落实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工作中,为229户制造业企业累计缓缴税费1758万元。

服务方式守正创新

营商环境到底好不好、优不优,企业家感知最敏锐、最深刻。

说起桃源县的营商环境,湖南国宗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凡赞不绝口,“家乡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我在朋友圈里大力宣传,吸引了很多朋友来桃源,在广东的企业过来了4家。”杨凡回乡发展不到一年,就准备谋划将佛山的总部迁回桃源,还将带回很多配套企业。

面对新形势,需用改革创新的方式,破解企业发展与部门管理的难题,自成良木,方能引来凤栖。

桃源县委主要领导现场督导项目发展进度。

为了及时了解企业需求,2020年底桃源县创新开展“书记餐叙”活动,推行以活动为载体、企业需求清单为基础、限期督办机制为关键的新制度。桃源县委书记庞波每周邀请4至5名企业负责人在机关食堂参加工作餐叙,通过餐前实地调研问题、餐中商定解决方案、餐后限时办结到位,以问题倒逼责任,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如今,全县已经累计开展餐叙30次,参加企业136家,搜集需求235个,解决223个。

“餐叙”提出问题,不到一个月时间,湖南站成鞋业门口的路灯亮了起来。

针对餐叙中企业反映较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桃源县创新思维,迅速与银行、企业对接,启动金融服务企业“双推双培”行动。截至目前,已经有10余家银行和60余家企业进行合作,累计签约金额36.2亿元,极大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各项措施高效推进

“刚来桃源的时候,公司叉车等车辆需要办理证件变更,园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及时为公司办理了相关手续。”湖南昱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仇玉生提起桃源高新区的服务深有感触。

按照“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桃源县推进资源、业务、流程、事项有效整合,打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平台,并对照“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清单,全力推动业务整合、流程再造。2021年4月19日,桃源高新区与县发展改革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等22个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赋权交接书,一共赋权236项事项;同年5月17日,桃源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于当月办理审批事项近10件。

纪委工作人员到桃源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现场体验办证流程。

申报材料平均减少40%以上、办理环节平均压缩50%以上、办理时间平均缩减60%以上。在此基础上,桃源县推行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审批、一日办结”,同时由县财政安排资金,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公章、制作营业执照边框。

仇玉生注册成立湖南昱量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时,恰好就赶上了这项服务。“这次企业开办又提速了,全流程网办,一日办结,我们只用去领公章、营业执照等免费‘大礼包’。”仇玉生向笔者说道。

整合业务、优化流程、压减时限,以“提升园区速度、创立服务品牌”为工作目标,全力优化园区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加快项目落地,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全县已为企业及其员工代办事项450多项。

重点工作限时办结

“我们项目去年9月拿地,11月就完成了从立项到规划总平图,并取得了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证件。”桃源四季鑫城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以往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可能要七、八个月时间,在桃源县不到两个月就办结了。

桃源县探索开展政务质效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社会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在立项用地的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审批用时总计不超过58天。

在优化审批环节方面,桃源县将部分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审批用时压缩了30%左右,同时通过联合验收(自然资源、消防、人防、档案等部门)将竣工验收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志愿者现场发放“函告督办卡”,为企业发展负责。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桃源县还建立了“函告制度”,高新区根据园区企业(员工)申请事项,确定函告内容,明确事项办理主体之后,通过发文的方式告知相关单位完成相关事项的办理;相关单位收到《函告》,24小时内要办结回应,不能办结的事项24小时内要书面回复情况,并明确下步计划和具体办结时间。桃源县对《函告》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问效。

招商落地闭环操作

49天,桃源县跑出了“高速度”。

“桃源高新区配套公司与设施都比较完善。拎包入驻,大大缩短了我们投入回报的周期。”江胜实业有限公司去年注册,从签约到投产全过程仅用了49天时间。投产半年,创造出口额200万美元。实现企业的快签约、快开工、快投产,主要得益于桃源县的招商落地闭环机制。

2021年,桃源县推行“全县上下搜集信息、招商部门跟踪衔接、书记县长考察定调、县级领导推进落地”的招商落地闭环机制,用权力“减法”和服务“加法”,有效激发了市场“倍增”效应。当年,全县市场主体净增4962个,其中企业净增1090户;新引进、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分别达到40个、32个、22个。

新修的桃源高新区科创大厦,成了企业人的“娘家”。

“企业引进来之后,我们安排专人联系企业,一直到企业投产达效后才能撤退。” 桃源县委书记庞波告诉笔者,投产之后服务并未停止,服务监督全程在线。

企业复工复产期间,桃源县推行投诉制度,开通24小时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热线,部门单位职工两次被投诉的要追责,三次被投诉的要下岗,形成了高效的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置、回应、问责闭环管理的工作机制。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桃源县委、县政府一直对标全省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力争创全省营商环境优质县,已然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了桃源的“金字招牌”。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继续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