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

保定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地处鲜虞国、中山国、晋国交汇处,战国时为赵国、燕国的边界,隋唐之后更成为宋、辽、金、蒙古交战的主战场。相较于河北诸多古城,保定建城历史较短,无法与邯郸、正定、邺城、大名等相比,甚至不如其下属的易县、满城、涿州和清苑,即使在宋辽时期,其重要性都远不如军事重镇雄县。保定南部的清苑曾是北宋赵家的中兴地,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多有建设,但在经历了宋、辽、金、蒙古的连番战火,清苑城被彻底摧毁。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

如今的保定城垣修筑起始于元初,清苑城毁于战火后,由蔡国公张柔修建新城,作为保定府治所。张柔,1190年出生于保定定兴一个普通汉族农户,自幼喜好练武,经历类似前辈岳飞。根据宋、金签署的《绍兴和议》,他应为汉裔金籍子民。1213年,蒙古大军南下,张柔组织乡民自保。金朝为了抵御蒙古,征召张柔拉起的民团队伍,授予定兴令、清州防御使、永定军节度使等一系列官职。金朝皇帝弃守中都北京逃往南京汴梁时,升张柔为中都留守,统筹中都全部防守。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2)

1218年,张柔在狼牙山区的紫荆关迎战蒙军时,因战马受惊跌落马下被俘,投降加入蒙军后被委以原职。作为蒙古将领,他率军攻下易州(今河北易县)、安州(今河北安新西南)、保州(今河北保定)、雄州(今河北雄县)等地。作战中曾经脸部中箭,击落两颗牙齿,但他拔掉脸上的箭后仍然指挥战斗,表现得异常勇猛。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3)

1227年,张柔受命规划、修建保州城。最初的城墙全部由夯土筑成。城的中心位置建有佛教寺庙“大慈阁”,主殿共有三层,建于22层石阶之上,楼高33米,为保州城内制高点,依栏鸟瞰,市井民宅历历在目。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4)

张柔引泉水入城,在大慈阁以南建园林“雪香园”,因池塘遍植莲花,被后人称为“古莲花池”。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5)

1232年,张柔参加灭金战役,攻入汴梁缴获大量金国档案,立下战功。1259年,蒙古大举伐南宋,张柔列于中军,随忽必烈渡江,再立战功。忽必烈即汗位,张柔奉诏班师,因作战勇猛,数次负伤仍坚持战斗而受嘉奖。1266年,授张柔荣禄大夫,判行工部事,主持修建元大都城。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6)

张柔之子张弘范亦是蒙军一员悍将,参加了灭南 宋的全部战役,率军进入南宋国都临安,代表元朝接受南宋恭帝赵显投降,并将王室成员押解至元大都。随后他还参与组织了“崖山海战”,俘虏宋右丞相文天祥,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张弘范深受元世祖忽必烈器重,被封为镇国大将军,去世后被授予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等殊荣,地位比其父更加显赫。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7)

1402年,朱棣登基称帝,明守御都督孟善在原土墙基础上,首次“以砖石瓮城,增女墙”。孟善,山东滨州无棣人,原为元朝汉族官员,降明后追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在白沟河之战中立功,仅以少量士兵抵抗数倍于己的中央军,守住了保定城,被封为保定侯。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8)

明、清时期保定城曾数次重修,城墙全部以砖石包砌,全城周长6公里有余,墙高3丈5尺,并有宽3丈、深1丈5尺的城壕,至解放时仍保存完好。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府将城墙逐步拆毁,如今仅剩南部一小段城墙残迹留存。文革前有一部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非常有名,影片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保定,影片曾以当年的古城墙为背景。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9)

明、清两朝也曾数次维修、扩建张柔留下的古莲花池。清雍正年间,直隶总督将其改造为政府宾馆用来接待来往官员,并在园内西北角设立直隶书院,命名为“莲池书院”,曾为北方最著名的书院。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0)

乾隆年间,莲池宾馆被升级扩建为行宫,乾隆皇帝先后6次来此游赏。此后,嘉庆、光绪二帝亦曾来此驻跸巡幸。“庚子之变”时,保定是义和团主要基地,古莲池毁于战火,虽经重建但经抗日战争、民国内战之后,已基本荒废,解放后被辟为公园对外开放。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1)

保定城在明、清年代能够迅速崛起,得益于朱棣迁都北京,河北成为京畿重地。保定府下辖三州十二县,“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地位日趋重要。清顺治起设置直隶省,初期治所在大名府,后直隶巡抚移驻正定府。康熙年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府,直至清末,近二百五十年间一直作为直隶行政中心未变。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2)

直隶总督署位于保定市中心,与古莲花池隔裕华路相对,有几进院落,院内有几株古柏,枝繁叶茂,闹中取静。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3)

总督署大堂,五开间,长22米,进深10米,高9米,是总督署的主体建筑。解放后,这里曾经是河北省政府、保定市政府所在地。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4)

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是总督日常办公和接见外地官员的地方,中间设置有直隶总督座椅。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5)

总督府后院为总督官邸,为家属居住区。从整个总督府的规模上看,即使到了清朝末期,直隶总督署理的事务已经非常庞杂,但政府编制仍然很小。那个时候百姓还很穷,国家财力十分有限,尚无法养活足够的政府机构和官员。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6)

清朝187年间共计任命了59位直隶总督,更换频繁,最知名者为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三人,其中李鸿章任期最长,3次受命,先后达28年之久。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7)

李鸿章任职期间,中国内外交困,面临巨变。随着外交、通商、海防事务的增多,清廷又增设了北洋通商大臣,并规定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晚清兴办近代海军时,朝廷又命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负责筹建,可见直隶总督在晚清时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8)

清末随着天津的开放,华北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天津,保定作为内陆城市,重要性开始下降。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后,基本都是在天津的北洋大臣公署上班。民国以后,天津成为整个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河北省会也迁到了天津。解放初,天津设为直辖市,保定重新成为河北省会。1958年,天津再次成为河北省会。1966年,天津又成为直辖市,省会重又迁回保定,每次搬家都给保定带来惨重损失,导致大量人才流失,以至于河北省至今都没有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19)

保定最后一次成为河北省会时恰好遇到了文革,各派造反组织武斗严重,局面极为混乱。1968年,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时,无法在保定立足,只能临时跑到石家庄办公,没想到就此省政府再也未能回到保定。几十年来,北京、天津、石家庄对保定的虹吸效应愈发明显,人才、资源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缓慢,沦落为河北省排名第五的普通地级市。

保定直隶总督府开放没有(保定直隶总督府)(20)

2017年,保定东部最富饶的三个平原县被划为独立的“雄安新区”,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管理机构直接隶属于河北省政府,这对保定来说是祸福难料。唯一可以预料的是,在中央政府、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三方合力推动下,“雄安新区”很快会发展成为一个大型都市,而且地位远在保定之上。届时,大量人口被吸走,保定也许会变成一个更加安静、休闲和舒适的小城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