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人会迷信鬼(生人为何拜鬼恶鬼)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人死为鬼”的概念,随之形成了“善鬼”和“恶鬼”之别“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成为恶鬼最早的特征恶鬼可以是生前作恶的恶人死后而化,也可能是生前冤屈之人死后而化恶鬼有意识、能思考,可以直接致人死亡,也可以带来疾病、瘟疫、水旱灾害,还可以长期困扰生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什么古代人会迷信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为什么古代人会迷信鬼(生人为何拜鬼恶鬼)

为什么古代人会迷信鬼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人死为鬼”的概念,随之形成了“善鬼”和“恶鬼”之别。“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成为恶鬼最早的特征。恶鬼可以是生前作恶的恶人死后而化,也可能是生前冤屈之人死后而化。恶鬼有意识、能思考,可以直接致人死亡,也可以带来疾病、瘟疫、水旱灾害,还可以长期困扰生人。

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之后,阴曹地府、六道轮回、天堂地狱、承负、因果报应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恶鬼的形象,也使民间开始普遍地将各种灾难与困厄与恶鬼作祟联系起来,借以解释种种以当时的认知水平无法解释的自然和生理现象。人突然死亡是“冤魂/鬼差索命”,罹患疾病是“恶鬼缠身”,精神失常是“恶鬼附体”,甚至反常的自然现象都可以归为恶鬼作怪。

既然有恶鬼带来的“困厄”,那么也自然就有应对的解厄之法。“在人们需要神的地方,神就会出现”,宗教的兴起和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帮助人类解决种种人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本土宗教及中国化程度较深的外来宗教来说,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不但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也是宗教之间互相竞争的手段。哪种宗教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有效”,就更容易在传播中获得更强势的地位。因此,“解厄之法”也根据不同宗教的教义、教理不同,分成了不同流派。

对最为古老的原始宗教——“巫-萨满”来说,“解厄”的核心思想是沟通。“巫”字在甲骨文中的造型,就有通天彻地,沟通神鬼之意。其宗教法术中最为典型的跳大神其实是一种附体仪式,即通过灵体与巫者的结合,实现具象化(见鬼)——言鬼(与鬼沟通)——驱鬼(劝说鬼离去)的目的。在巫和萨满的驱鬼故事中,双方往往通过沟通达成了某种妥协,并形成了契约,之后鬼在得到满足后停止为害生人并自行离去。而当巫者未能与神鬼达成契约时,则往往招致祸患,比如《通幽录》里的一个故事:

“永泰中,牛爽授卢州别驾……家人命巫卜之,有女巫颇通神鬼,巫至,向树呵之,咄咄语诘之,答:见一鬼黑衣冠,据枝间,以手指蝉以导,其词曰:东堂下,余所处。享我致福,欺我致祸及三女。巫又言:黑衣者灶神耳。爽不信之,网蝉杀之,逐巫者。”

故事中,牛爽家里遇到怪事,招来巫者占卜后,不相信巫者的指点,并且将巫者赶出家门,最终招致祸患,家破人亡。

而对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来说,其形成与发展中本来就与古来的“巫”息息相关,处理这些问题是其基本属性,但有别于巫者重视与鬼的沟通、交流和妥协,在解决恶鬼祸害生人的问题上,道教的态度和手段更加强硬,倾向于使用符箓、法印、令牌等进行驱逐和斩杀、消灭恶鬼。《太平广记》中此类运符驱鬼、杀鬼故事颇多。有个叫《邬涛》的故事里,汝南人邬涛被女鬼所害,日渐憔悴,幸得道士相救,先给他一道符贴在门上,挡住了女鬼,然后用咒水泼洒女鬼,彻底消灭了她。现代影视剧中,多有道士画符捉鬼的情节,也是这一思路留给现代社会的固有印象。

与之相比,佛教的“解厄”之法思路更加“柔性”。佛教的经文、咒语相较于道教的符箓要温和,开设道场,诵经设斋,供奉香火饮食的主要目标是“超度”,使恶鬼邪灵脱离痛苦,从而失去作恶的动机。同样出自《太平广记》的鬼故事《寇墉》就是这一方法的典型:

“元和十二年……命照公与作道场。至三更,又闻哭声。满七日,墉乃作斋设僧。方欲众僧行食次,照忽起,于庭如有所见,遽厉声逐之,喝云:这贼杀如许人……亦与设酒馔。自后小大更无恐惧。”

在这个故事里,寇墉住进了一所凶宅,并且为恶鬼所困扰,于是和僧人们一起开设道场,找到了恶灵作祟的原因(冤死未得葬)。于是在安慰了亡魂之后,又安葬了死者,最终解决了恶鬼问题。在这个故事里,佛教解决恶鬼作祟的两个核心思想,“慰灵”和“解怨”得以体现。既然恶灵作祟的原因之一是得不到安葬和供奉,以及生前有冤屈,死后无法解脱,那么解决的方法就是奉以香火饮食,然后诵经解除其生前的怨恨,最后给予妥善安葬,要求她不再回来,这就是所谓的“因果释节”。

而不同原因形成的恶鬼,凶戾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普遍的信仰,越是生前大奸大恶,死后化成的恶鬼也更加凶残乖戾,而非正常死亡的方式、死后未得妥善安葬和处置,则更会平添恶鬼的凶恶程度。表面上人们恐惧的是恶鬼,实际上恐惧的真正指向还是恶人。“人恶鬼凶”是现实世界的恐惧在死后世界的超自然投射。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实施普渡的、无差别的“慰灵”,不仅在非宗教信徒看来模糊了是非的界限,对弱势的受害者也不够公平,即儒家的经典之问:“以德报怨,则何以报德?”

(作者系大学教师、历史学者)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