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作者: 唐山市水利局 | 责任编辑: 陈勇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因地制宜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

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玉田县高家团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唐山市国土面积13472平方公里,据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322.47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丘区。多年来,我局坚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到2020年底,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972.5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在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多措并举,加大投入

近几年,抓住中央、省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积极谋划项目, 2016年以来争取中央资金4588万元,省级资金2420万元,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省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同时,加大本级财政性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建设。在资金使用时,水利部门和其他部门资金相互依托,统筹使用,有利于形成规模,聚集效应。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带头作用,致力荒山开发,开展集约经营,形成投资合力。

因地制宜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

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玉田县高家团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二、突出重点,注重效益

坚持以国家、省、市综合治理项目为抓手,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产能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项目及项目区选择上,我们紧扣当前乡村生态大局,侧重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村观光旅游、山区综合开发等;在治理形式上,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集中连片,逐步做大。在治理方向上,水土流失治理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相结合,尊重民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在措施布置上,重点进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护地堤、水蚀林地整治、沟道治理、水池水窖等建设。2016年以来,实施了迁西县鑫山小流域、迁安冷口沙河小流域等14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滦县九百户镇大井峪村小流域、玉田双城河改道小流域等7条省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等8个市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9.5平方公里,为乡村生态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发展环境。

因地制宜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扎实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

迁西县长河生态治理工程

三、提高标准,打造精品

在开展规模治理的同时,从抓精品工程入手,着力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档次和水平。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打造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域旅游景区,2020年实施了沙石峪愚公洞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致力于打造山水田林路、鸟语花草香的秀美山村,2021年开展了迁西县侯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22年投资1620万元,将实施迁西县李家峪、迁安隔滦河左支上游、遵化市冯各庄、平山寨等3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溯源治污、分区防治、村庄配套、产业跟进、科学发展”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成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水土保持措施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这就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功劳所在;美了生态,火了乡村,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过上好日子,这就是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魅力所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正逐年发挥着它的影响力,助力山区乡村插上腾飞的翅膀,带动乡村百姓共同致富,建设美丽乡村。(供稿:唐山市水利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