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游目骋怀郑志忠)

郑志忠 :花径怀古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游目骋怀郑志忠)(1)

庐山如琴湖畔的花径充满无限的诗意,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经一代伟人毛泽东誊写,镌刻在花径亭旁的一块巨石上。当你沿着“白司马花径”漫步,看径侧的草,赏径边的花,听潺潺的流水,让思绪拂着渐行渐远的轻风,用心去品味花径的诗情与画意。这一奇遇,这一胜景,一定会给你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一个缥缈的仙境。

驻足花径亭前,观赏花径亭中的石刻板上“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的手书。此刻我默念着白居易这短短的四句诗,觉得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记述和描写。但细咏之,揣摩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有情趣。

诗人在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止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的性格呢!这就是此诗的佳处,可谓是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启人神思,惹人喜爱,不愧是唐人绝句小诗中的珍品。

痴痴地想,会心地笑,不觉已到了白居易草堂。它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占地65平方米,再现了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让人情不自禁地吟咏白居易的诗,回味他那忧国忧民的神思。

默念着白居易的诗,从草堂东面原路返回。看眼前的瀑布景色,晶莹剔透的水珠汇聚涓涓细流灌入石渠中,水声如抚琴,抑扬顿挫,细听之犹如天籁之音,让人如痴如醉。在湖畔,穿过花径的大门,可见大门旁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这是花径的绝唱,留下了诗人践行“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的理想痕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是夜抵达家中,我捧着白居易的诗卷,通宵达旦地读。那感于事、动于情、兴于嗟叹、发而吟咏的诗歌,那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为民请命的诗歌,那抱负破灭之后还念念不忘生民疾苦的诗歌,让我仿佛穿越历史,脑海浮现的全是香山居士的家国情怀,心里隐隐作痛,忧思绵长,而无法释怀。

郑志忠:焚香闲吟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游目骋怀郑志忠)(2)

窗外雨声如线飘落,眼前的“倒流香九鲤瀑布”,“艾草崖柏”轮番点燃,轻香袅娜亦撩人,浅红色沙粒的漏斗,预示着今日白露至,沏一壶红茶,品茶香氤氲,而此刻“焚香”入诗、入词,更是一件雅事。“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读着北宋陈与义作的这首诗,始知古人读书境界的高妙了。

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馥,香雾隐隐绕帘。如此焚香读书、品茗闲吟、悠然自远,再去感受经典的鬼斧神工之作,怎能不令人心地清明?沉浸在浓洌艾香茶香书香营造的美妙世界里,读书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这与为功名利禄而去读书迥然不同,不啻为读书人心向往之人生境界。“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流,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明人于谦作这首《观书》诗,如此晨昏相亲者,书籍也;令人物我两忘、心神悠然者,书籍也。

在古代,“读书焚香”竟是一种时尚,一种闲情逸致。一缕缕白色的烟雾,顿时从倒流香中袅袅升起,除了增添情趣、修身养性外,也会让你文思萌动,灵感神来,涓涓奔涌,佳作迭出。宋朝才女李清照作过不少“焚香”词,其中有一首《浣溪沙》这样说:“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品那轻快自由的调子,悟那白描的手法,一读就会进入一种舒适、慵懒、令人绵软欲睡的香闺氛围,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都融和在一种舒和淡雅的意境之中了。

闲吟中回首细观,忽见暗香盈盈,流淌浮动,低回悠长,熏人欲醉。沉浸之中,感悟生活的宁静,享受心灵的自由,心间便自有绿水长流,芬芳馥郁。这一瓣心香,是你最真诚的善意,是你心灵所散发的最美好的芬芳,沁人心脾呀。此刻仿佛听见人类智慧的声音,在书页的抖动中洒落下来,那是丰富、优美、诗意、人性的语言,在讲述缠绵悱恻的故事。此刻的我身安,心静,神爽,只觉得岁月静好!

作者系仙游县委报道组组长 仙游报道主编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游目骋怀郑志忠)(3)

责编|詹兴妹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