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

在地球上,大陆面积占地球表面积30.3%,干旱和半干旱的荒漠地区占陆地面积约三分之一,其中干旱的沙漠地区占陆地总面积20%,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有43%的陆地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1)

(干旱的荒漠地区叫沙漠,半干旱的荒漠地区叫沙地。)

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土地沙漠化一旦开始,放任不管的话,只会进一步扩大荒漠面积,因此土地荒漠化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但是这个“癌症”是可以被治疗的,而治疗的“医生”正是人类。

毛乌素沙漠横亘陕西、内蒙古和宁夏三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2)

昔日里,毛乌素黄沙满地,风一吹,遮天蔽日,在这里行走极易迷失方向。如今,毛乌素林木成群,绿色已然成为主色调。据统计,经过我国70年的治理,毛乌素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为黄河每年的输沙量减少了近4亿吨,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3)

这一傲视全球的沙漠治理成绩属于人类史上首例,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能否运用中国的这一治理方法来消灭它呢?

1、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原理及防治措施。

要想解决毛乌素沙漠,就必须得了解它的形成原因,再依据现在的气候情况,使用合理合适的方法来解决。

毛乌素地区年平均温度6.0-8.5℃,年降水量250-440毫米,从温度和降水量来说,都比较适合植物生长。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大部分地区水草丰美、河水澄清、风光宜人,是非常好的牧场,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4)

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气候变迁和战乱等原因,地面植被丧失殆尽,草皮被完全拔掉,这些地方再经过水土冲刷,大风吹起,土地开始失去有机质变成沙,就这样从毛乌素西部最初的一块小沙地,逐渐扩展,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形成后来庞大的沙漠(沙地)。据记载,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因此毛乌素形成最大的因素是人为造成的,并非自然形成,大自然的力量靠人力很难逆转,但人为因素相对好解决了。综合以上原因分析,就以下方面开始治沙行动。

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方等地长期受到西北部沙尘暴的侵袭,林垦部决定组建冀西沙荒造林局,并首次提出了“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变沙荒为良田和果园”的奋斗目标。随后在毛乌素开始去沙漠化的工作1958年,在当时物资极为匮乏的条件下,国务院成立治沙领导小组,并召开首次全国性治沙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由此正式成立,西北沙区定点试验研究布局初步形成,从此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踏进了科学治沙的行列中。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5)

大动员:在70年前生活在毛乌素地区的人们,每天都要受到沙尘暴的袭击,出门被沙堵在家里是常有的事,出门办事很容易就被沙土给埋了,经过国家号召,陕北人民开始总动员,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治沙工作中。经过70多年,通过几代陕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才得以成功,还绿于毛乌素。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6)

技术:最开始的治沙方式比较粗暴,就是简单地在沙地里种植小树苗,但是小树苗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十不存一,存活率非常低,治沙效果非常小。直到1954年,我国第一个沙漠科学研究站在宁夏中卫建立,麦草方格治沙技术被首次提出,有效阻止了沙漠扩张,被世界赞誉为“中国魔方”。从此各个治沙地方开始采用这一治沙技术。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7)

麦草方格治沙技术

所谓麦草方格,就是把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地上,再用铁锹从麦草中间扎进沙里,留下一半露在地上,然后将沙刨向麦草根部,让麦草挺立在地上,根据大风扬沙的弧线原理,麦草刚好能将方格里的沙子锁在这个方格里,这样沙子就不会轻易地吹到其他地方去了,同时由于废弃麦草能给方格内的沙土提供有机物,进一步让沙土转变成为有机土壤,这样就能保证方格内植物的顺利生长。

经济:经过麦草方格技术的实施,树木得以有很大的生存率,而选择树木就很有讲究了,不光要保证树木能最适宜这里严酷的环境,还要保证能带来经济效益,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实施者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不停探索,总结了以下两种树木最适宜这个地方种植:紫花苜蓿、豆科植物——紫穗槐、高大乔木——长柄扁桃。也许在以后这个地方能种植的水果树木种类更为丰富。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8)

紫穗槐

经过这些行动,毛乌素沙漠现在基本消失,但是离彻底消失,还有一段时间,评判这一标准就在于整个毛乌素地区的生态能否自动调控平衡。科研人员现在抓紧采取各类数据,并使用科学方法做出调整。相信在未来不久毛乌素就能回到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了。

2、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原理

撒哈拉沙漠,年平均日气温的年幅度约20℃,平均冬季气温为13℃。夏季极热,利比亚的阿济济耶最高气温曾达到创纪录的58℃,全年降水量为76mm。所以造就了撒哈拉沙漠地区成为全球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之一,它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控制:

1)撒哈拉沙漠坐落于北非大陆,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赤道附近飘来的干热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北面十分宽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大陆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信风不经过海洋,所以十分干燥。

3)北非大陆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着印度洋吹来的湿润气流,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大陆西岸有加那利寒流从北至南经过,使得西岸沿海地区温度降低,湿度也随之减少。

5)北非大陆地形单一,地势平坦,所以干热的气流毫无阻挡,形成的气候就十分单一,沙漠地区由此连接每一片北非内陆。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9)

其实远在几百万年前,非洲、欧洲、亚洲交接点有一个很大的海——特提斯海,吹向北非的东北信风会从海中带去大量的水汽,这就让北非大陆水汽旺盛,地表草木众多,后来因为地壳不断运动,造成非洲北面的特提斯海不断收缩,导致东北信风中的水汽大量减少,至到现在,北非大陆上只有在夏季的时候会有从大西洋吹来的西南季风。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10)

这个西南季风会与东北信风碰撞,形成了由西向东的风向,这个风会一直吹到埃塞俄比亚北边经过红海,最终进入印度洋,而这个风向形成的路径就是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北边的地区一直受到东北信风的影响,干燥、少雨、高温就成为了主要的气候,这就是撒哈拉沙漠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而南边的地区由于在夏季受到海洋季风影响,会有一定程度的降雨,所以就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近几年整个北非大陆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旱灾,高温持续不断,再加上撒哈拉南部的非洲人民过度开垦,撒哈拉沙漠正在以每年6千米的速度向南边扩展。

3、撒哈拉沙漠治理现状

撒哈拉沙漠范围的扩张,引起了北非各国的注意,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治理。

在1958年,埃及发起了一项超级大工程——“新河谷计划”。该计划最初设想是在图什卡洼地建造一座巨型水站,把尼罗河的水拦住,同时修建五条数十公里的灌溉网,若是计划成功的话,埃及图什卡洼地附近将多出数百万亩良田。这项计划坚持了数年,先后投入了60亿美元,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11)

但埃及还是不想放弃,在1997年,当时的埃及总统又重启了“新河谷计划”(图什卡工程)。这个工程在原新河谷计划的基础上,再修建长达70公里的主渠道和4条28公里的支渠构成一个沙漠灌溉网,当时预计20年内完工,造价865亿美元。然而因为种种因素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这项巨大的工程,再次遗憾的烂尾了。

除了埃及在抗争,北非各国也纷纷意识到危机,11个非洲国家联合发起了被称为“非洲绿色长城”的撒哈拉治理项目,这个项目是在撒哈拉沙漠南边种植一排排横跨大陆东西的树木,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张,治理效果还有待观察。

4、中国经验能否运用到治理撒哈拉沙漠?

以前的埃及想通过一步到位的方式,大范围的治理,可结果却是失败的,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治理沙漠永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量力而行,与大自然抗争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治理。那么北非人民能通过中国的成功经验来解决撒哈拉沙漠吗?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12)

中国治沙的方法在于利用麦草方格治沙技术,然后种植树木固化沙土,最终改善土地质量,使得更多的植物能生长,这样就能解决沙漠。

撒哈拉沙漠从形成原理来看,长期受到副高影响,并且四个方向,只有西南季风会带来潮湿水汽,但季风越靠北,越靠内陆,水汽会越来越少,因此撒哈拉沙漠中水汽是非常少的,这一点就和毛乌素沙漠不一样,毛乌素一年的降水量还是比较多的,并且温度不高,水汽蒸发较慢。这一点情况就和撒哈拉沙漠完全不一样。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13)

解决沙漠化最关键是要固化和改良沙土,而固化和改良沙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种植草木,种植草木就必须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能提供充足水分的,只有撒哈拉沙漠的南边和东边,南边有季风带来的降雨,东边则有尼罗河。而这两个地方都能给草木提供水分,依靠麦草,能固化沙土,同时能给沙土提供有机质。有了这两个因素,麦草方格技术能在这两个地方实施起来,起到减少防沙,治沙的目的。

但是依靠这种治理能彻底解决撒哈拉沙漠吗?

依靠麦草方格技术从南向北推进,从东向西推进,越往沙漠内部推进,水分就会越少,温度就会越高。植物就变得非常难以生存了,即使能存活,植物强大的根系在地下疯狂吸取水分,但叶子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会大量蒸发水汽,让原本干燥的沙漠变得更加干燥,使环境变得更加恶劣。所以这时不可能再进一步向里推进了。

我国治沙30年沙漠现状(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14)

5、总结

毛乌素沙漠由于人为因素不断扩大,影响着大半个中国,又因为人为的努力被我国给彻底征服了,中国治沙经验响遍全球。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是自然因素和气候变迁形成的,即使使用中国成功经验的方法,也只能做到控制和防治扩散,并不能彻底地消灭撒哈拉沙漠。

大自然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人类在其面前显得那么的渺小,我们只能量力而行,尽力控制,如果试图改变大自然,最终只能碰着一脸的灰!

作者:枫林科学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