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以太网作用及应用(在汽车上是如何应用的)

以太网(Ethernet)最早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1980年由DEC(美国数字设备公司)、Intel(英特尔公司)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成为一个网络标准。以太网是一项使用电缆连接的网络技术,可供任何制造商使用。

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以太网(10Gbit/s)等。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访问控制法,符合IEEE802.3标准。

1

带有五根或四根导线的以太网

在F01上已开始使用带有五根导线(四根数据导线和一根用于启用接口的导线)的以太网来进行车辆编程和导航系统数据更新。在F01上使用另一个带有四根数据导线(用于向RSE传输导航数据)的型号实现从Headunit至后座区娱乐系统RSE的以太网连接。

两个以太网型号均与计算机网络的标准以太网型号100BASE-TX相似。在G11/G12上仍使用带有五根导线的型号实现从OBD2接口至车身域控制器的以太网连接。

2

带有两根导线的以太网

在G11/G12上使用带有两根导线的以太网进行车内通信。

无保护层单对双绞线是一种以太网形式,由OPENAllianceBroadR-Reach研发。它是两根单线、相互缠绕且无保护层的数据传输导线。宝马公司将这种针对汽车领域进行调整的特殊以太网称为OABR以太网。

OABR以太网连接的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2×100Mbit/s。

3

硬件优势

车载以太网作用及应用(在汽车上是如何应用的)(1)

4

数据传输

采用标准以太网100BASE-TX时,发送和接收时分别使用一个线对来传输数据。

车载以太网作用及应用(在汽车上是如何应用的)(2)

5

分层模式

信息传输遵守传统以太网100BaseTX定义的规定。负责发送和接收的装置必须依据上述规定进行工作,从而就如何处理数据达成一致。

以太网使用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简称OSI模型。共由七层构成。

第一层:100MBit/s物理层。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设备驱动程序,硬件)。

第三层:网络层(数据包传送,路由)。

第四层:传输层(数据包保护,加密)。

第五至七层:应用层(用户使用和流程)。

针对双线以太网OABR增加了以下附加模块:

◆ 车辆网络管理。

◆ 服务发现协议(针对不同步启动和停止功能)。

因此用于双线OABR以太网的OSI模型表现如下:

车载以太网作用及应用(在汽车上是如何应用的)(3)

▲ OSI模型

1—应用层(用户使用和流程);2—传输层(数据包保护,加密);3—网络层=网络(数据包传送,路由);4—数据链路层=建立连接,接口(设备驱动程序,硬件);5—以2×100Mbit/s进行数据传输的物理层;6—针对OABR以太网定义的附加模块

6

在G11/G12上使用双线OABR以太网

在G11/G12上通过双线OABR以太网使以下控制单元与车载网络连接。

■ 主动定速巡航控制系统ACC。

■ 基于摄像机的驾驶员辅助系统KAFAS。

■ 顶部后方侧视摄像机TRSVC。

在G11/G12上还通过双线OABR以太网连接以下控制单元:

◆ HEADUNIT

◆ 后座区娱乐系统RSE

◆ 选装配置系统SAS

◆ 远程通信系统盒

◆ 顶部后方侧视摄像机TRSVC

7

以太网的安全性

以太网上的所有设备都有单独分配的识别号,即MAC(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建立连接时,宝马编程系统通过该地址和VIN(车辆识别号)识别车辆,以此避免第三方更改数据记录和存储值。

8

以太网上的控制单元

车载以太网作用及应用(在汽车上是如何应用的)(4)

车载以太网作用及应用(在汽车上是如何应用的)(5)

▲ 顶部后方侧视摄像机TRSVC

(3)基于摄像机的驾驶员辅助系统KAFAS

基于摄像机的驾驶员辅助系统KAFAS控制单元用于以下选装配置:

■ 具有停车和起步功能的基于摄像机的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 堵车辅助系统;

■ 交通标志识别;

■ 碰撞警告;

■ 带城市制动功能的行人识别功能;

■ 带城市制动功能的碰撞警告。

车载以太网作用及应用(在汽车上是如何应用的)(6)

车载以太网作用及应用(在汽车上是如何应用的)(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