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

地处忻州市东北部五台山北麓、滹沱河两岸的繁峙县北靠“五岳”之“北岳”恒山,与朔州市下辖的应县、浑源县相接,东邻大同市灵丘县和河北省保定市隶属的阜平县西壤代县,繁峙县总面积2368平方千米,在忻州市属面积大县。境内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平型关位于东部山地间,中部为滹沱河上游谷地,是忻定盆地一部分。多条河流流经县境,滹沱河干流流经辖域80千米。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

植物资源有多种中药材种植,以繁峙黄芪,也称恒山黄芪最为著名,被誉为“黄芪王”。莜麦、山药、小米、荞麦、黄米等高地耐寒类作物形成经济资源。矿产资源品种丰富。其中钼矿探明储量占全省85%,为山西首位。金矿储量亦居山西首位。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2)

繁峙黄芪

繁峙县始建于春秋时期,为霍人邑;战国时属赵;秦属代郡;西汉置卤城县,属代郡,厚属太原郡;东汉续称卤城县,属雁门郡;西晋复置繁峙县,属雁门郡;五代属北汉;金时升繁峙县为坚州,属太原府;民国后期属察哈尔省;1983年始隶属忻州地区、忻州市。

繁峙县文物古迹众多,遗存遍布。有岩山寺金代壁画、平型关等很多景点。

地处五台山北麓的岩山寺原名灵岩寺,坐北朝南。遗存有大量金代壁画,都是以佛教故事为主题创作,多点面映现了宋、金时期社会生活的缩影,是研究宋、金历史、社会、宗教、建筑、美术的珍贵资料,与晋西南永乐宫壁画堪称山西壁画“双璧”。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3)

繁峙岩山寺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真可谓峻岭雄关。

平型关以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朔州市灵丘县白崖台乡境内)而举世闻名,通过这一场漂亮的伏击战的胜利使抗日军民士气大振,大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热情,增强了抗战必胜信念。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二次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振了全国民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平型关博物馆是一处抗战遗址,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有自然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军事博物馆。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4)

平型关

公主寺位于繁峙县城东南15公里的杏园乡,属五台山北台外寺庙,占地4000平方米,中轴线有三进庭院,寺内最有价值的是过殿、大雄殿,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主寺始建于北魏,为北魏城信公主逃避红尘之苦出家修行而建。现存殿堂为明代建筑。该寺建筑完整,规模宏大,寺内壁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5)

繁峙公主寺

滹沱河发源于繁峙县五台山北麓青龙泉,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间,至界河折向东,切穿系舟山与太行山,流经河北省保定市平山县境,东流至沧州市献县与淦阳河相汇成海河水系的子牙河后入海。滹沱河流经晋冀两省多县域 ,繁峙境内全长80公里。千百年来,滹沱河作为繁峙的母亲河,养育了不计其数的滹源儿女。可以说繁峙最美的风景是山水间盘桓袅娜的滹沱河。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6)

滹沱河源

韩庄长城位于繁峙县神堂堡乡,全长35公里。战国时的赵国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长城外包砌砖石,加高加宽,筑成内长城。保存较完整的是神堂堡乡韩庄村一段,城墙随蜿蜒起伏的山势修筑。墙高6.6米,顶宽3.6米,砖石结构,每隔一段有一台,从韩庄到茨沟营20公里的地段上共有13个台。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7)

韩庄长城

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风景区跨越忻州多市县,但最美、最峻的地方,均在繁峙县境内。位于繁峙境内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2处,只是风景区隶属关系独特,很多景点与古迹很难过细划分,但这丝毫不会降低繁峙县在五台山文物古迹大家庭中应有的角色。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8)

分布于多县域的五台山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9)

五台山东台望海峰

繁峙特产有黄米、台蘑、豆腐和白水大杏等。

繁峙疤饼、繁峙驴肉、繁峙豆腐干以及繁峙黄米油糕构成了令人垂涎的舌尖上的美食链。

山西北地多食疤饼。因饼面遍布疤痕而得名,始于明代。用料有白面、食油、白糖、鸡蛋、苏打等将活好的面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于布满大小均匀石子的铁锅内,稍纵即熟。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0)

繁峙疤饼

民间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的白面跑断腰”的说法。用软黍米面做成的油糕,作为繁峙特色美食,清香四溢、绵软利口、四季可食、营养且耐饥。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1)

繁峙油糕

繁峙县历史名人璀璨。

春秋时期晋国大将解扬是今繁峙县籍。史载有“解扬守信”的故事。

世称“遗山先生”的唐朝元好问(1190__1257),秀荣(今忻州)人。今、元交替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当时北方文学主要代表和文坛盟主,被尊为“一代文宗”。少年时代与其父是在砂河镇滹沱河河北度过的。

繁峙县大山里的小山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2)

元好问雕像

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担任中央调查部干部局局长、副部长的王涛江(1915__1995),1937年就参加了中共 ,此后一直在基层为党工作。

解放后曾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范慕韩(1917__1996),1938年参加革命,解放前一直在党的经济战线上工作。

解放后担任国家司法部副部长的郑希文(1921__2015),战争年代就曾任中共繁峙县县长。1955年以开国上校授衔,后晋升大校。

梁膺庸,解放后曾任化工部副部长。

侯守常(1882__1968),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期毕业生。抗战时期曾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等职,后退役。1968年逝于西安。

谢濂(1887__1952)砂河镇人,民国陆大特别班第一期毕业,参加过武昌起义,官至联勤总部军需监。1949年1月参加北平和平起义。

赵征夫(1912__1967)砂河镇人。著名中共党史专家、理论家、作家。

张凤翔(1915__1951)抗战中任国民政府山西军管区中将副司令。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战役中被俘。五十年代初被处决。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我们聊山西省___忻州市___代县。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风景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 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