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防蚊子的(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诗怼蚊子的)

正值炎炎夏日,是在空调房里吃瓜纳凉的好时节,但也少不了的是蚊虫的肆虐。尤其是像小编一样住在低楼层的,或者是特殊血型的人们,更是备受蚊子的“独宠”,那种痛苦与无奈,简直是难以言尽。

古人是怎么防蚊子的(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诗怼蚊子的)(1)

其实,蚊子的侵扰自古已有,而有侵扰就会有反抗。在没有杀蚊药的古代,人们常常用花草、烟熏或是帷帐来防蚊。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是如何写诗“狂怼”蚊子的吧!

《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诗人在夏夜发现蚊子趁着黑暗飞入室中,嗡嗡的低沉声音简直如同雷声,虽带夸张,却又不失形象,尤其是首句中的一个“伺”字,更是将文字那种小人多作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佩服。

由于蚊子是用它的尖嘴叮人,所以让人难以觉察难以提防。“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势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两句,是诗人虽有七尺之躯却被蚊子所伤的无可奈何,但被叮咬,毕竟也不是我们太无能,而是它们数量太多,得以猖狂。

古人是怎么防蚊子的(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诗怼蚊子的)(2)

当然,全诗的高潮与重点,当然是最后两句,“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清商”在古代即秋风,等到秋高气爽之时,你们这些小小的蚊子就会被丹鸟吃掉,为你们感到羞恶!丹鸟,据说是萤火虫,而萤火虫能够吃蚊。终于,诗人在结尾指出那些蚊子到秋冬的可悲的下场,是对它们的讨厌,亦是不屑与厌恶。

其实,蚊子的寿命很短,它们大多只有一个月到两个月的寿命,就是不被丹鸟吃掉,那些在夏天肆虐猖狂的蚊子,也难以在秋天继续生存。但对于身边叮咬自己的蚊子,看见它们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的时候,想想它们不久后的悲惨结果,再送它们一句“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型饲丹鸟”,简直真的是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其实,在这首诗里刘禹锡是一语双关,不仅批判了蚊子,还是借蚊子比喻当时偷偷摸摸做坏事的腐朽官僚,表达对其的不满,更是不屑。诗人在如此逆境里仍保留着乐观豪迈,往远处想,不被一时的失利所打倒,对于邪恶势力持有“羞尔微型饲丹鸟”的态度。透过这首怒怼蚊子的诗,这一点人生态度,也实在是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古人是怎么防蚊子的(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诗怼蚊子的)(3)

诗人孟郊也曾写过一首《蚊》,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

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

“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同样是突出了蚊子靠吸血偷生,但并不为此而羞愧的丑恶形象,令人发指。更过分的是,“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蚊子一心只想吸血,而不顾可能被打死的危险,甚至,蚊子们吸血,并非适可而止,而是贪婪无穷。蚊子吸血,仅叮咬人身上的一处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着实令人讨厌。同样是飞虫,飞蛾扑火,追求光与火,义无反顾,这一点,可不是同样为满足贪婪与享受的而“义无反顾”的蚊子可以比得上的。

古人是怎么防蚊子的(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诗怼蚊子的)(4)

“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幮即是纱帐,应该是用来防蚊,愿为天下幮,使人们能有一个没有蚊子,安静想和的夜晚,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胸襟与情怀,也是实在让读者欣赏与赞叹。

宋代大诗人范仲淹也有一首写蚊的诗:

“饱似樱桃重,饥若柳絮轻 。 但知求旦暮,休要问前程。"

蚊子吸饱血时,若饱满的樱桃,是何其重;蚊子恶时,若飘飞的柳絮,又是何其轻,实在可笑。蚊子吸血,只求旦暮之欢,得过且过,而不管将来,可谓梦死醉生,短浅无知,实在让我们人类不齿。

当然,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诗人作这首诗,也并不是怼蚊子那么简单,想必他也是想要讽刺那些和蚊子一样目光短浅的可悲之人,总之,我们在恨蚊子怼蚊子的同样,千万要注意不要成为蚊子那样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虚度光阴的庸人!

古人是怎么防蚊子的(看看古人是如何写诗怼蚊子的)(5)

蚊子,这个小小的生物,古往今来,可谓是达到人神共愤的地步。那些古人们笔下怒怼

蚊子的诗,往往形象生动而又富有理趣,读罢,顿感为之一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