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

河南有个神垕镇,是著名“钧都”,“垕”字怎么读?有人一读就错。《明史》作者也乌龙,竟然将明朝皇帝的名字都写错,讹传至今。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1)

在收藏界流行一句这样的话,叫“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与其他瓷品不同,钧瓷以其独有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特点,而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2)

钧瓷的主要贡献,就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是瓷中极品,所以,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3)

北宋徽宗年间,钧瓷成为皇家贡品,为此,建造了专为皇家烧造宫廷用品的官办窑场,其官窑就位于现在河南省禹州市的神垕镇一带。官窑的建立,实现了钧瓷生产由民窑向官窑的转变,从而一跃而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4)

唐以前,青瓷一直是陶瓷生产的主流。瓷器烧制技术,至唐代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有例外。钧瓷虽属北方青瓷系统,釉色比青白要丰富,主体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这就是唐花釉瓷。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5)

萌生于唐代的“花釉瓷”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河。北宋时期,花釉瓷经过长时期的探索,窑变技艺已经日渐成熟,经自然窑变形成的绚丽釉色玉润晶莹,已绝非唐时花釉瓷所能比拟,受到了文人雅士,王公贵族的喜爱。宋徽宗初年,在禹州钧台附近(现神垕一带)建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这才为钧瓷艺术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机。当年的神垕,因官窑的开办而盛极一时。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6)

那么,问题来了,神垕镇的“垕”字怎么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垕字的结构是,上面一个后,下面一个土。《集韵》厚古作垕,其音也同厚,表厚重之义。另外,垕字还可作人名与地名用。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7)

用“垕”作人名的,为大家所熟悉的人就是明穆宗朱载垕。朱载垕,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即位后,称穆宗,公元1566年-1572年在位,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令人尴尬的是,后世有学者指出,《明史》作者其实是闹了乌龙,明穆宗的本名并不叫朱载垕,而是朱载坖(jì),而朱载垕也确有其人。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8)

朱载垕也是明代宗室,为衡王府分支之齐东王。朱载垕是齐东温惠王朱厚炳之庶长子,早年被封为镇国将军,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温惠王薨,翌年三月他被封为“长子”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月正式袭封为齐东王。隆庆六年(1572年)薨,朝廷赐谥“安和”。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9)

《明史·穆宗本纪》将明穆宗朱载坖的名讳认定为“载垕”,其实这是后世的笔误。在嘉靖、隆庆年间的史料中,他的名讳实为“载坖”。《明实录》明确记载,“上命皇第三子名载坖,第四子名载圳”。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10)

晚明重臣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误将朱载坖之名讳写作“载垕”,朱国桢的这一讹误,为清廷官修《明史》所沿袭,导致后世普遍弄错了朱载坖的真实名讳。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11)

而“垕”字作地名用的,就是本文介绍的“神垕镇”。神垕镇位于禹州市郊区西南部,地处伏牛山浅山区,镇区内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凤阳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东西走向横亘在中部的乾明山把全镇分成两个狭窄的盆地。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12)

神垕镇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冶陶。自唐代出现钧瓷以来,神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13)

神垕镇名字的由来一直是一个谜。神垕故址原是肖河两岸五个古老的村庄,因神垕盛产瓷器,窑多火旺,水相应缺少,五行运转不灵,水火不能平衡,用水命地名以示天上水配地下火,以水济火为青。《易经》有云:“水火既济,大器乃成。”也有人说商汤在禹州三峰山祈雨有功,当地居民为纪念他,尊商汤为神垕,将神垕取为村名。

明末文学作品(明史作者也乌龙)(14)

有文字记载的情况是,宋时始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年神垕镇之繁华。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