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才是生活的平衡之道(中庸之道倡导随时保持中正平和)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素以德行著称。孔子曾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迁怒,不贰过”,“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不幸早死。可以说颜回的去世对孔子的打击非常大。《论语.先进篇》连续四章记载的都是颜回去世相关的事宜。其中第八章和第九章记载孔子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这与很多人印象里孔夫子刻板教条的形象有很大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恐怕是我们对孔子的印象错了。

这两章的原文分别是:

第八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第九章: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中庸才是生活的平衡之道(中庸之道倡导随时保持中正平和)(1)

“恸”,读音为tòng,朱熹注释为“恸,哀过也”,也就是哀伤过度、过于悲痛的意思。

“从者”,按钱穆先生的注释,“言从者,孔子赴哭于颜子之家也”,就是说之所以说“从者曰”,说明本章的对话发生地是在颜回家,颜回去世了,孔子到颜回家哀悼,发生了本章所描述的情况。

第八章的译文是,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第九章的译文是,颜渊去世了,孔子哭得非常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先生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悲痛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中庸才是生活的平衡之道(中庸之道倡导随时保持中正平和)(2)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于第八章的注释是这样的,“悼道无传,若天丧己也。”朱熹老夫子认为孔子之所在颜渊死后这么悲伤,除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外,也是在感叹自己道的传承者竟然先自己而离世了,虽然还有很多弟子,但要达到颜回这种水平可能就没有了。

在鲁哀公和季康子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意思就是你的弟子中谁是好学的呢?孔子给出的答案基本上是一样的,“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意思就是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而且在回答鲁哀公时还特别强调了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中庸才是生活的平衡之道(中庸之道倡导随时保持中正平和)(3)

对于孔子的伤心,一方面是由于最心爱的弟子的去世,另一方面颜回的早逝,对于相信“仁者寿”的孔子来说,也是对现实社会礼崩乐坏,对于仁道难以推行的悲伤。故此“恸”即是对人,也就是颜回,也是对已,对道的悲痛,所以才会有“有恸乎”的反问。从者之所以会说孔子悲痛的过度了,是因为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对于情感的抒发也并不赞同过度,任何情况下只要是走向极端、过度就会失去中庸所秉持的平静和理智。但孔子却回答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对于情感的过度压抑,对于不符合中庸之道,所以我们过去认为的儒家的教条、压抑也许并不是出自孔子的本意。因为我们从孔子的身上看到的却是真实情感的抒发。


中庸才是生活的平衡之道(中庸之道倡导随时保持中正平和)(4)

孔子会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他认可的是感情的真实反馈,而不是虚伪。孔子提倡“敬鬼神而远之”,其关注点在人,而不在鬼神。即使是对于自己最重视的礼,“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形式主义从来不是重点。是不是与印象里的虚伪、教条不一样。真性情中还透着一些可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