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杏熟了按照什么顺序(秋末冬初来说杏)

已经59岁了,59年来,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好好的看过一回杏花呢。关于杏花的对联不少,其一: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其二: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其三: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至于描写吟咏歌颂赞美杏花的诗词文章那简直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并浩如烟海了。

我家杏熟了按照什么顺序(秋末冬初来说杏)(1)

粉红色的杏花

家乡是夹在南原(也叫鹿原或白鹿原)与北岭(也叫绣岭或横岭原)之间的蓝川,蓝川在清末民初出了一个诸葛亮式的大名人,这就是牛兆廉(也叫牛老爷、牛布衣、牛蓝川、牛才子)。杏花开放之际站在蓝川中间的东西向的312国道(101省道),可以南望南原也可以北眺绣岭,二者基本上都被白茫茫的粉红色的如云似雾的杏花所笼罩并遮蔽。杏花在未开时其花骨朵都是深红色的,远望就像非常飘渺的红色的云状烟雾,走近来给人一种进入红罗帐般的感觉。待开放后就会变成粉红色的花朵并云蒸霞蔚非常壮观。杏花的蓓蕾是深红色的,她的花不是梨花似的雪白,而是白中有红红中有白的白大于红的粉红色的杏花。桃花是火红的,梨花是雪白的,而杏花则是淡淡的粉红色的。由于白大于红,所以人们在遥望时就误以为她是白茫茫的如烟似雾的了。

杏子成熟时节,你是看不见南原与北岭的杏树林的,但是杏花开放时节却能清晰的望见如烟似雾的白茫茫一片片的灿若云霞的杏花。也只有在杏花盛开时,你才能知道南原与北岭的杏树有多少,但这必须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天气。杏花的花期满打满算也就是那么10天,而且10天中的杏林中的地面常常是那么纷纷扬扬的一层花瓣。陶渊明谓之曰落英缤纷。当家乡的杏花铺天盖地云蒸霞蔚之时,这往往是阳历的三月同时又是农历的二月。每年杏花开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但基本上大同小异。记得曾经有一年,正当杏花盛开之时却刮起了大风下起了鹅毛大雪。俗话说,三月桃花一树红,风吹雨打一场空。大风和大雪无疑是杏子丰收的克星。遇上了诸如此类的灾害性的天气,作为人来说也是无能为力的,这就犹如人们面对火山地震一样。

再说杏树的花色品种不同,这就决定了她们开花的时间的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全错也就是三四天最多一周。这是由那些杏树品种的特性所决定的。决定杏树开花时间不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花色品种的原因以外,地形地势、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向光背光等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就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高度之处,其花开的迟早快慢也是不一样的。关于这一点白居易有诗为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家乡的北岭是向阳的阳坡的峻岭,而南原则是背光的阴坡(陈忠实家乡)。所以陈忠实家乡的杏花肯定没有北岭的杏花开放的早,而杏子也没有北岭成熟的早。但全错也就三四天最多一个周。

记得一首很有名的唐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红杏当然是粉红色的杏花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名叫杏花的村子在中国当然很多了,顾名思义,从古到今杏树与杏花显然早已功成名就并蔚为壮观。农历二月盛开的花朵当然是杏花了,农历腊月是腊梅花,农历正月是迎春花,农历三月是桃花。每个月(农历)都有相对应的花 ( 能代表该月的花 )在盛开。据说有人还研究出来了一个“花与人的性格”的关系。能根据你出生月份的代表性花朵从而推断出你的性格特征。就说农历二月吧,和它相对应的花是杏花,那么在这个二月出生的人的性格特征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个性特征:诚实坦率,不说谎话,讨厌虚伪的人,因此有时受人打击。

品德修养:有丰富的才能与学艺,对自己的名誉看得非常宝贵,待人诚恳,容易获得众人好感。

爱情与未来:很多想与你结交的人并无诚意,爱情将会有小挫折,但晚年幸福。

弱点:嫉妒心强,虚荣心强,容易得罪人。

关于这个有趣的游戏,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

又大又粗又老的杏树,把它分解成厚厚的木板,而这种略带红色的木板最适合作擀面用的案了。作为案,与杏树不差上下的并驾齐驱的木板当然是梨木板了。梨木案比杏木案还好,因为它坚硬细致不容易出现裂缝,所以也常常被人们用来刻木头章子。人们之所以用梨木与杏木来作案,就因为这两种木板坚硬精致,刀剁后不容易出现裂纹即使出现裂纹也很容易在极短的时间内弥合并消失,就像月宫里吴刚砍伐的桂树一样。当那些能行的木匠把厚厚的杏木案做好,搬倒你的跟前时,厚厚的,白白的,红红的,光光的,还飘散着丝丝缕缕的杏木的馨香,木匠的严丝合缝使你休想找到一个哪怕头发丝般的裂逢。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用着这样的案板擀面,让人咥一碗粘面都大银杏般的甘甜。

大银杏无疑杏树花色品种中最好的杏果,最大的大银杏相当于最小的苹果,又黄又红,一掰两半个,抠出蒜瓣似的肥胖的雪白的杏核,大快朵颐,好不香甜,吃完了杏再砸它的核,剥掉那雪白的薄薄的核衣,送到嘴里,又香又油又脆又甜,吃一个还想吃,吃一个还想吃,简直让人感到幸福极了。华胥镇有两个村的大银杏特别出名,一个是阿氏村,另一个是上许村。二村之间隔着偌大的一个疙瘩庙。上许村位于干峪——刁旗寨那条深沟的最北头。除了出产大银杏外,还生产雪白甘甜的杏花牌黄桂稠酒。阿氏村最早叫娲氏村,成千上万年前古华胥国(今油坊街)首领华胥氏的女儿女娲及儿子伏羲因遭遇洪水的威胁(今灞河)就居住在支家沟以北的红河东岸地势比较高的背风向阳处的峻岭(今阿氏村),当时兄妹二人的母亲留下遗嘱后就匆匆离世。最后由于灞河发大水不仅淹没整个蓝田西川还南上白鹿原并北上峻岭的阿氏村,严重威胁着女娲伏羲二人的人身安全,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卓绝,偌大的一个华胥国到最后只剩下他们兄妹两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兄妹二人于是继续北上,最终在骊山之巅安营扎寨并按照母亲华胥氏的遗嘱结成夫妻繁衍后代,而后来的大名鼎鼎的黄帝就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之一。当然在结成夫妻之前,兄妹二人还试探性的上演了一出永远为子孙后代传为美谈的“滚磨成婚”的极富传奇色彩的浪漫戏剧。

据说银杏与水杉是我国的不可多得的即将灭绝的植物活化石,其实这个银杏与我们吃的水果——大银杏是两码事。唐朝诗人王维在蓝田的辋川亲手种植了一颗银杏树,一直长到现在仍然根深叶茂,但果实不是人们吃的大银杏,而是叫做白果或公孙果。所以银杏树也被称作公孙树。原因是公公(爷爷)栽树,直到孙子才能吃果。杏树的花色品种比较多,所以相应的果子成熟的时间迟早以及口感味道也不一样,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三国时期的吴国,有一位名叫董奉的家住庐山的医生,他常年为平民老百姓治病,却不收取病人一分一文的报酬。得重病的人被他治好了,他就要求病人在他家附近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被他给治好了,他就要病人在那儿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他家附近的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了,医生董奉眺望杏林简直绿色的海洋,他不但感慨万千而且非常欣慰,于是就在这绿色海洋的中心修建了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并且居住在里面。待到杏子成熟的时候他就对人们说,谁要想吃杏子便可以拿一盆米来换回一盆杏子。于是董奉就把用杏子换来的米,除过留给自己吃之外全部用来救济贫苦的平民老百姓。这种品德高尚的义举善事简直是无私奉献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自从董奉去世后,类似“杏林”的故事层出不穷并代代相传,譬如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在自己居住的山下,种植杏树成千上万颗。苏州的郑钦谕在庭院广植杏林,病人感激馈赠他的的财物除去自己省吃俭用之外全部接济贫民。元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生病危在旦夕,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类似于匾额的《杏林图》送给严子成表示感激。后世人们在歌颂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时,就用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语来赞美。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来命名”。如今“杏林”早已成为医药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医药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名医激励、鞭策自己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典范。显而易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杏林”精神与美德将会在医药学界代代相传万古流芳。

杏树的果实大银杏成熟后基本是黄色,还带了一些红色,可以说是红黄二色混合后的颜色,《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聚义庭前头,不是就矗立着一面写有“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那些高大粗壮的老杏树才能结蒜辫子般的累累果实,其实像这样的杏树已经太老了。近些年来一些胳膊般粗壮的树冠不怎么大的小杏树结的杏子特别繁密,简直是繁星般的果实累累。这些杏树一般被人们称为杏树里面的少壮派。就好像人类中的20——30岁的少壮时期的正值育龄阶段的妇女一样。而那些奉献了一辈子的高大粗壮的老杏树,只能是挂果越来越少的好像50——80岁的老年妇女了。这样的杏树虽然不能为人们奉献甘美的杏果,但仍然按时为人们奉献满树白茫茫花团锦簇的粉红色的杏花,成为一道靓丽的不可多得的风景线,装点并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并最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春天,著名散文家和谷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题目叫《献给春天的歌》,直到现在我还能背诵开头的一段:万里苍翠的青山,一江奔腾的春水,繁华枝头,绽开了绚丽多彩的蓓蕾。啊,春来了!从北京出发,又绿了祖国的山和水,把五届人大五届政协召开的喜讯,一刹那,传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我当时以为这是极好的文章,所以从报纸上专门剪了下来,粘贴在一本旧的《红旗》杂志里面,几十年的风霜雨雪雷鸣电闪般一晃而过,关于那本陈旧的《红旗》杂志却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是啊,杏花她是花,她也会花团锦簇美丽动人,当你面临着杏树林里那满树满树的的含苞欲放的数不清的蓓蕾时, 你是否是在深深的吸上一口那甜丝丝凉津津的沁人肺腑的花骨朵的清新与馨香呢?

每年的春无一例外的都是这样开始的:冰天雪地中腊梅绽放出傲视群雄的金黄色的小花朵,这些小花朵一直从当年的12月初开放到次年的3月末,多么令人敬佩的着实罕见的长达四个月的花期啊!四个月,三分之一年啊!正月15左右,金黄色的腊梅花唤醒了同样金光闪闪的小小的迎春花,迎春花唤醒了柳树米粒大小的柳芽,柳芽唤醒杨芽,就在杨柳春风马上就要万千条之时,啊,我们的粉红色的杏花终于含苞欲放了!二月杏三月桃加上李花以及玛瑙(樱桃)花,真是万紫千红春满园哪!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远望白茫茫一片的如烟似雾的粉红色的杏花如轻盈的白云笼罩并飘荡在南原与北岭之上,乍一看,可不就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原驰蜡象?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木兰花开山冈上,北国之春天,啊,北国之春已来临。城里不知季节变化,不知季节已变换……

作为西安市民长年累月身居闹市的堂哥,忽然在正月25之后的一天打电话问我,家乡的杏花开放了没有,我说没有啊,这几天倒是迎春花开的正美。看来堂哥是想和和堂嫂一起回来观赏故乡那如云似雾的白茫茫的杏花了!我说这好啊,很容易,也很简单,你们耐心等待吧,如果杏花开放了,我随时会告诉你们的!堂哥说那就麻烦你了,我说一家人还客气什么!我把这给妻子一说,妻子说城里人嘛,现在都有这个闲情逸致,他们非常喜欢咱们农村,就像咱们农村人非常喜欢城里一样。这种情形还真是被钱钟书给说对了,钱说婚姻就像一座城,城内的人想出来,而城外的人想进去,再说堂哥也是很想念他在农村的这个家了。堂哥的家其实就在我们家的对面,隔着一条跑车的宽宽的水泥路。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其实堂哥的这个家不能叫做家,应该叫做别墅!——水磨村的第一个别墅!自从别墅建成后,堂哥就长年累月工作生活在古城西安,很少有时间回来居住并休闲。

妻子忽然说,堂哥门前东边的花园里不是就有一颗自动跑出来的鞭杆子粗的野杏树吗?我说对啊,是有一颗这样的树的。可惜现在天已经黑了,不过没什么,咱有手电。于是我拿着手电出门,两三步就来到堂哥家门前东边的小花园外。从花园里面拉过树枝用手电一照,只见好多瘦瘦的花苞比米粒还小,但毕竟都是鲜红的湿润的,让人看到了生命的不屈与希望。第二天,我就把这些花苞用手机拍了照,把图片发给了堂哥,堂哥也是很高兴的。

我们村不是没有杏树而是杏树很少。三、四十年前,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村啥地方有颗啥树谁家的结啥果子,我即使闭上眼睛脑海里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几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村里的杏树增加了不少,最大的一颗要数转叔门前的那一颗了,结的杏虽不是大银杏但很像大银杏,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棵树长得很不是地方,它竟然长在厕所附近。是先有厕所还是先有树,我说不清楚。所以这树的枝叶就像一把伞一样基本上遮蔽了厕所。由于厕所的缘故,所以转叔家的这颗树上的杏子喜欢吃的人不多。

给堂哥发图片之后的两三天,我特意观察了转叔家的厕所附近的那棵树,树枝上的蓓蕾比米粒大多了,就像最小的花生粒。我拍了照发给了堂哥,堂哥很高兴。又过了两三天堂哥问我别处(外村)的杏树怎么样,我说我明天去看看,反正双休日在家里也没事,骑上电动摩托十来分钟就就到支家沟里的六队了。六队杏树最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大银杏。于是周六十点多我吃过饭骑上电动摩托就出发了。沿着宽广平坦的水泥路很快就进了支家沟。在村口碰见了一个正在吃旱烟的老汉,我笑着问道:大哥,不知咱沟里的杏花开了没有?那老汉高兴地说:没有哪,还得两三天才能开。于是我骑着电动摩托继续往沟里跑,没走多少路却发现了路左边坡上的,距离我不到百米的两三颗花开得白茫茫的果树,这不盛开的杏花树吗?那老汉怎说没开呢?我返回到村口又去问那老汉,面对我的疑问老汉笑着说,那不是杏树,是早开的野山桃和野玛瑙(野樱桃),它们很像杏树,但杏树开花还得两三天。

我谢过老汉骑上电动摩托继续往沟里跑,上了一个大坡后来到了右前方的一个杏树林,十几颗大杏树分散开来,树上全是含苞欲放的星罗棋布的花生豆大小的饱满而肿胀的蓓蕾,每个蓓蕾的外面的薄薄的壳子是深红色的,紧紧包裹着中间的马上就要爆裂的粉红色的花心,这粉红色的花心好像随时都会冲破深红色的壳子的包围与束缚。看来再有两三天杏花无疑就会盛开或怒放。我拍了好几张照片给堂哥发了过去。

傍晚我与妻子去家具城散步经过转叔门前的那颗杏树,想不到仅仅一晌的时间这颗杏树的好多蓓蕾都变成了笑语盈盈的粉红色的杏花了!天哪,这也太神奇了!人们常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想不到这杏花竟也未能免俗。我马上把给这颗树拍的照片发给了堂哥,并发出了以下的文字:酒饮微醉,花看半开。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欢迎大哥回我们支家沟来,观赏杏花。当我们天黑从家具城回到家时,堂哥早已发来了感谢兄弟这些日子文图并茂的随时相告,我与你嫂决定将于下周周二回来,与你们共同观赏!谢谢兄弟。这堂哥,一家人嘛,还这样客气!

我家杏熟了按照什么顺序(秋末冬初来说杏)(2)

黄色的杏

2021、10、水磨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