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和麝月结局(麝月战胜袭人和晴雯)

贾宝玉和麝月结局(麝月战胜袭人和晴雯)(1)

贾宝玉屋里,出场最多,在小说里存在感最强的丫鬟,要排个前三名,就是袭人、晴雯和麝月。三个人性格迥异,为人处事大不相同。

按世俗论成功,当然是袭人,她非常早就获得王夫人的青睐和信任,被内定为姨娘,实现了一个奴才能达到的最高地位。贾府里绝大多数的女孩子,对上位姨娘只敢想一想,能看得见的前途就是被配一个小厮,世世代代为仆为奴。所以袭人算是人生赢家了。

可是从精神的层面,袭人是一个失败者,她最终失心于宝玉,被宝玉厌弃,不得不离开荣国府嫁作伶人妇,从高贵的国公府的姨娘沦落为社会最卑贱的伶人阶层的老婆,也成了那个社会一女侍二夫的反面教材。反而是被驱撵继而早夭的晴雯是人生的赢家,她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品格和精神永远定格在了宝玉的心里,她撕扇的娇俏、补裘的忠勇永远存留在宝玉心里,成为宝玉无法磨灭的痛和遗憾。宝玉对晴雯,本来在感情上或许还处于懵懂状态,晴雯之死,倒明晰了宝玉对晴雯感情的确认。

麝月与袭人相比,与宝玉的物理距离要远得多;与晴雯相比,精神的契合更差的远。可是麝月却能在怡红院丫鬟的多次洗牌中保留到最后,她有何德何能呢?应该说,在三个方面,麝月的品质和为人是袭人晴雯都不具备的。

贾宝玉和麝月结局(麝月战胜袭人和晴雯)(2)

一、麝月之贤可类袭人,却没有袭人的争荣夸耀。

麝月和袭人晴雯一样,是贾宝玉最近侍的大丫鬟,怡红院里的大事小情,处处有麝月的影子。可是,活没少干、话没少说的麝月却不去营造袭人般的不可或缺感。没标签,没特色,就是麝月最大的标签,最大的特色。晴雯怼天怼地怼主子宝玉,唯独没有怼过麝月。袭人训导丫鬟们,对宝玉更是多次箴言,可是对于麝月,她认可她是最好的工作伙伴和助手。

麝月工作能力不输袭人,但麝月从来不想当主角。没欲望,就不会成为别人的靶子,这是麝月的生存智慧。

二、麝月口齿直追晴雯,比晴雯还要咄咄逼人。贾府中人包括读者都选择性忽视。

晴雯脾气大,对看不惯的事,这个姑娘容不得一点沙子。晴雯的伶牙俐齿,连不常进园子的王善宝家的都知道。

其实要论刻薄。麝月可是不输晴雯。《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坠儿因偷了虾须镯败露,晴雯做主把坠儿之母叫来带她女儿出去,这个婆子不服,和晴雯理论。晴雯就说你跟我说不着,有本事你去找宝玉。那婆子更不服了,说宝玉还不是听你们的,你们直呼他的名字都行,我们要这样就成野人了。晴雯就急了,马上和那婆子吵了起来。这时麝月出场了,说道:

“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理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理?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认人还认不清呢!”

贾宝玉和麝月结局(麝月战胜袭人和晴雯)(3)

麝月这番话将近四百字,核心有三条:

第一你没资格和我们讲理,我们错了也是对的;

第二你一个进不了二门的粗使下人根本不懂规矩;

第三这个地方你没资格站。

麝月这话太刻薄了、太伤人了。说完,还立马吩咐小丫头过来擦地。这意思是你把我们的地站脏了,我需要洗干净。

麝月这等刻薄话,说了就说了,不但没有得罪人,连读者都把训斥、驱赶小丫头为人张狂的名声全按在晴雯头上,往往忽略麝月。

还有五十八回,芳官因她干娘不公,两个人起争执,晴雯过去训斥那婆子,为芳官打抱不平。袭人看了,叫来麝月,说自己不会拌嘴,让麝月去震慑这婆子两句。于是麝月给这婆子连训斥带上课,教训了一顿,足足又是三百来字,把芳官的干娘说了个羞愧难当,可见麝月的骂人功夫和理论水平。这事儿要换了晴雯,却只会让人记恨她。

贾宝玉和麝月结局(麝月战胜袭人和晴雯)(4)

三、麝月顾大局,默默担任配角,收拾残局,是一个可信赖的伙伴。

《红楼梦》二十回,袭人病了,大正月里,丫鬟们都玩牌、寻热闹去了,唯有麝月,一个人在外间屋里抹骨牌,难道麝月不想去玩儿?当然不是,麝月亲口说了:

“都玩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老妈妈们,服侍一天,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子们也是服侍了一天,这会子还不叫他们玩玩去。所以让他们都去罢,我在这里看着。”

论顾大局和虑事周到,麝月并不输袭人。

晴雯病补孔雀裘,历来被大书特书、大赞特赞,宝玉感动到无以复加,这一夜,奠定了晴雯在宝玉心中不可替代的第一丫鬟之位。但是,功劳并不是晴雯一个人的,给她打下手做辅助工作的麝月同样辛苦了一个通宵,宝玉不在意,读者基本上也忽略了。麝月甘当绿叶,绝无二话。

宝玉成亲后,贾府的经济进一步恶化,大观园诸芳离散,怡红院里的二十多个丫鬟应该大部分都遣散了,可是,早已被长辈定了姨娘、也早就和宝玉有了肌肤之亲的袭人实在没有离开的理由,但袭人的确是离开了,至于为什么离开,我们不知道,但脂砚斋批语写到了袭人临走对宝玉有句话,说:“好歹留着麝月。”可见袭人的离开是不得已的,是被迫的。脂砚斋又告诉我们,宝玉出家前,身边的女性有妻子宝钗和婢女麝月。也就是说,麝月是唯一陪伴宝玉到最后的丫鬟。这也和她“开到荼蘼花事了”的花名签谶语相吻合。

贾宝玉和麝月结局(麝月战胜袭人和晴雯)(5)

家族败落,宝玉的贵公子生活一去不复返,彼时落魄与当初繁华不可同日而语,麝月能一直追随,尽职守则,也足以证明麝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看不到麝月的出彩,可是也别太忽略了这个女孩。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红楼梦》(庚辰底本前80回)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