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呢(老人说2023年是一龙治水)

导读:2023年不一般,预测“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饼”,啥意思?

2023年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呢(老人说2023年是一龙治水)(1)

时间是白驹过隙,眼看着孟冬快要结束了,仲冬已经在准备迎接我们了,当然,作为寒冬时节,迎接我们的不会是热情的天气,而是寒冬时节,因为随着后面数九天的到来,小寒大寒节气的深入,我们将会迎来最冷的壬寅虎年,也就是农历2022年的年底,总体来说,农历2022年算是非常平稳的,虽说出现了降雨、干旱分布不均,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不是很大,这也得益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再局限于降水的多寡,我们会运用高科技运程滴灌,还可以深挖灌溉水井,农民接上水管就能用,这样就摆脱了那些年景,不分白天黑夜的去浇水,并且有些年景缺水高温,还要等到太阳下山之后再浇水,否则高温蒸发快,浇水都被蒸发到空中去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我们有了更多期许,并且根据老祖宗的一些经验总结,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民俗说法来预测年景到底怎么样,是好是不好,我们可以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2023年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呢(老人说2023年是一龙治水)(2)

农历2023年是不一般,是癸卯兔年,并且还是闰二月,还是双春年,老话说“两春夹一冬,黄豆贵如金”,这样的年景大家是不是心理有谱了。

2023是癸卯兔年

这里说的是农历2023年,干支年是癸卯,生肖是兔。这里可能对于生肖与干支年之间的关系有点对不上,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

2023年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呢(老人说2023年是一龙治水)(3)

干支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而成的,并且这样的组合共有60组不同的。

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组合就是以天干第一位与地支第一位按照双向顺序排列组合,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这样下去。

而生肖有12个,并且也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序不能变,按照先后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并且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一一对应的,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龙-辰,蛇-巳,马-午,羊-未,猴-申,鸡-酉,狗-戌,猪-亥。就是以这样固定组合来根据干支年对应生肖。

2023年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呢(老人说2023年是一龙治水)(4)

2023年是癸卯年,而卯对兔,所以,2023是癸卯兔年。

2023是闰二月和双春年

一般来说,农历年有12个月和13个月之分,并且农历年的月份只有29天与30天之分,这样的话,农历年12个月只有354天,农历年13个月383天。而阳历年是固定的365或者366天,并且我们知道,农历年与阳历年要同步的,否则这两套历法系统不能匹配了。但是聪明的古人利用闰月的方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固定“十九年置七闰”,也就是说在十九个年头当中会有七年会有闰月,所以基本上是两三年就会有一个闰月,而2023年根据时间排列就有了闰二月。这样的话,农历2023年将会有13个月,这也为双春年打下了时间基础。根据时间安排,在正月十四和腊月二十五这两天都是立春节气,所以2023年也是双春年,对于双春年,大家有什么想法呢?关系留言分享。

2023年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呢(老人说2023年是一龙治水)(5)

不过,老祖宗预测2023年的年景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饼”,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饼”

这个说法与干支历法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的龙对辰,牛对丑,而饼同“丙”谐音,所以,我们还是要找到干支日。

而根据老祖宗的经验,从正月初一开始,找干支日对应的,这里说的“几龙”就是说“辰日”在正月初几,这里说的“几牛”就是“丑日”在正月初几,而“分饼”就是找到“丙日”在初几。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就只需要找出正月初一开始的干支日历法了。

2023年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呢(老人说2023年是一龙治水)(6)

2023年正月初一是庚辰日,这里出现了“辰日”,所以我们就说是一龙治水,并且根据老祖宗的说法,龙越多,说明天气越干旱,龙越少,雨水更多,而这里说的“一龙治水”说明2023年将会是雨水特别多,某些时间某些地区可能要防洪防涝。

正月初十是己丑日,所以我们说“十牛耕田”,并且耕牛越多,说明可供耕种的田地越多,这也说明雨水更加充足,像一些山地荒地也因为雨水多可以耕种。

2023年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呢(老人说2023年是一龙治水)(7)

正月初七是丙戌日,所以我们说“七人分饼”,这人多分饼,说明饼不够吃,这也说明年景不怎么好,虽说雨水多,可能天气冷,并且发生洪涝等天气,对农作物有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