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考报名学习经历和实习经历模板(实习带教老师总结出一套护考复习方法)

护考报名学习经历和实习经历模板(实习带教老师总结出一套护考复习方法)(1)

几周前护士长分配给我一个刚出学校门来实习的同学,作为她的第一位带教老师,秉着不误人子弟的信念,教导方面多了一点耐心。

最近两天,我的这位实习同学突然问我,老师,护士资格考试难不?

我问她为何要这样问,她说看了学姐们发的朋友圈,感觉护士资格考试很难很偏,很担心通过一年的实习后,仍然无法顺利通过护士资格考试,而这也关系到她以后能否顺利找到工作。

我很坚定的告诉她,护士资格考试不难,但是前提条件下是好好学习,而不是天天玩手机打酱油,我不要求你上班手机一刻都不能拿出来,但是拿出来要有它该有的用途,遇到不懂要么问我,要么嫌弃自己问题低级怕被笑话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上网查去,总之遇到问题不要放过,不要听之任之,一年之后,护士资格考试高分可能谈不上,但是通过问题一般不大。

虽然这样拍着胸口向我的这位实习同学保证了,但是为了更有说服力,我拿出手机网上搜索了一下2019年的护士资格考试题,当面分析几道题目,也算给她吃个定心丸。

由于我是神经外科的护士,我点的这些题目,全部是在我所在科室能找寻到答案,其他未到之处,只能各位实习生多多努力学习。鄙人认为科室之间的学习方法是相通的,一旦有个方法入门,后期按照同样方法学习,效果不会相差太大。

护考报名学习经历和实习经历模板(实习带教老师总结出一套护考复习方法)(2)

下面我简单描述我的教学方法,从最常见、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开始:

静脉输液。

大家不要以为就是简单的打针就结束了,我会分好几个知识点来阐述。而怎么提高打针的技术,我几乎提都不提,因为这是练的,就算现在练的再好,几个月不动手,照样会手生。最为重要的是,你一针打不进去还可以再来一针,还有的补救,可是液体换错了呢?速度调的太快了肺水肿了呢?

首先我一般要求新入科的实习生尽快熟悉科室的布局,熟悉之后连着三查八对一起去更换液体,期间掌握何种年龄患者适用何种滴速;再熟悉科室的常用药物及其药理作用,同一患者多袋液体的输液顺序及原因,根据特殊原因再次调节输液速度,如甘露醇,止血药,抗生素等等;特殊患者需要使用输液泵,输液泵的调节,输液泵与滴速之间的关系等等。在此期间不断学习如何处理输液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如排空气,液体不滴,急性肺水肿等等。这个如果真的掌握了,不是糊弄过去了,下面这题我认为很容易。

为慢性心测力衰竭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输液速度易控制在

A.10~20滴/分钟

B.20~30滴/分钟

C.30~40滴/分钟

D.40~50滴/分钟

E.50~60滴/分钟

各种注射我习惯放在一起讲解,很多实习生分不清皮内和皮下,我一般强制要求记住一个,就是皮内注射,最常用的就是抗生素做皮试,进针角度很小,药物剂量基本都是0.1ml。其他的量超过100ml都是静脉输液,0.1ml-1ml的基之间的基本的皮下注射,1ml 的基本上都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垂直进针,选择题一般想想平时怎么注射的,选一个很相近的注射角度就可以了,至于注射部位,每注射一种药物记一次位置,应该可以了。下面是查询来的真题:

有关接种卡介苗进针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15

B.15—30

C.30—40

D.45—60

E.60—90

静脉留置针以多少角度进针

A.10°~20°

B.15°~30°

C.30°~40°

D.25°~30°

E.5°~10°

胰岛素注射部位是

A.肩胛区域

B.上臂外侧

C.大腿内侧

D.小腿内侧

E. *******

护考报名学习经历和实习经历模板(实习带教老师总结出一套护考复习方法)(3)

关于生命体征的测量,每个实习生必须过关。学习不是简简单单我就听着老师的指令按着相关规定把体温血压测量回来就可以了。关于体温要清晰了解有几种测量体温方法,各自适用的人群以及我们科室常规采用的测量体温方法,正常体温范围铭记于心,高于多少需要如何处理,物理降温or药物降温,各自的注意点在哪里?最后多加了一个体温表的消毒。关于血压,临床多采用电动的血压计,但是手动的一定要会,量血压的四定,以及血压正常范围,何种情况可能引起血压升高,排除外在因素,找出真正的目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药的五大分类以及各自的不良反应等等。要求有些高,但是看看去年的考题,觉得这样要求还是有必要的。下面同样是查询的真题:

乙醇擦浴时间不少过多少时间

A.5min

B.10 min

C.20 min

D.30 min

下列因素除哪项外,可使血压值升高

A.睡眠不佳

B.寒冷环境

C.高热环境

D.兴奋

E.神经紧张

再往后的就是一些特殊的操作了,如雾化吸入,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的护理,这些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临床的操作可能与书本不符,那是因为书本落后于临床,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的动心并未改变,只要书本理论和临床实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很好的记忆。

比如我读书的时候,雾化吸入是要把带有蒸馏水的湿化瓶更换成干燥的湿化瓶才能给患者雾化吸入,目的是为了防止吸氧湿化水稀释了雾化液的浓度,而我所在的临床为了简化工作量,采用的转换开关,雾化吸入时可以不通过吸氧湿化水直接雾化,看似和书本不一样,但是仔细揣摩原理,不难理解。

而留置胃管书本要求是45-55cm,但是现在患者身高普遍比之前的患者高,置入的胃管深度也要适当改变,而且我们临床采用的胃管为了避免堵管的机会,胃管末端不止一个侧孔,如果盲目按照书本上的45-55cm置入,肯能该胃管最后的一个侧孔并未通过喷门进入胃内,注入食物过程中发生误吸的风险更高。留置尿管据说书本上已经更改,但因为没有看到更改过的尿管护理,在此不介绍了。

这些特殊的操作要求和输液、生命体征一样,不是简单的会操作就可以了,还要求为什么该患者需要这项操作,学会评估何时需要,何时需要停止。该项操作的注意点有哪些等等。

护考报名学习经历和实习经历模板(实习带教老师总结出一套护考复习方法)(4)

要求虽然高了一些,但是通过此方法学习的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学生跟我反馈护士资格考试没有通过,学到的是自己的,可能有些一辈子都不会考到,但是鄙人认为医学知识是想通的,你多理解一些最普通的,后期可能很多你想不通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愿2019年的实习生在实习一年中,顺顺利利,明年都能考过护士资格考试,找到一份顺心的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