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的课文原文(我是虫豸)

1

从中国的姓氏发展历史看,平民的姓氏是从无到有,从等级区别到一律平等,它紧随着封建礼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脚步一路进化而来。

阿Q的故事发生在清末宣统三年,正是封建礼教消亡前猛烈的垂死挣扎,上下尊卑观念仍然横行,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在如此逼仄的生存空间挤压下,国民形如槁骸,心如死灰,失去了人的精神和活力。甚至像阿Q一样,失去了姓赵的资格。

社会再逼仄,生活再悲苦,人终得要活着。怎么活?阿Q找到了一个妙方——精神胜利法。这精神胜利法,不管遇到多么糟糕的事情,都能让阿Q心满意足,获得胜利。

2

阿Q如果活在现在,那肯定是个人设高手。在那个活着都困难的年代,阿Q就有自己的人设——先前阔,见识高,真能做,将来也阔。在这样高大上的人设下,当然会有一些自以为是,目中无人。

阿Q穷,没有家,住在土谷祠。可先前是阔的:“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阿Q爱听好话,当有个老头夸他真能做时,不管是真心还是讥笑,他都很喜欢。

阿Q很有见识。比如城里人把长凳叫做条凳时,油煎大头鱼时不加半寸长的葱叶,却加切细的葱丝。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会很肯定地说:“这是错的,可笑!”

阿Q相信自己的儿子将来会阔。所有人,不管有钱的没钱的,阿Q一律不太看得起。连受人尊敬的文童的爹爹们,他也不会格外崇敬。他认为:“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你看,阿Q人穷 ,地位卑微,却给自己一个完美人设,难免会表现得滑稽,成为别人的笑柄。

阿q正传的课文原文(我是虫豸)(1)

这不,阿Q头上长了一个癞头疮,这成了他的忌讳。随着别人屡屡犯忌,他对付的策略由打骂变成怒目而视,终都不济,就又改了策略,仿佛这癞头疮高尚而且光荣起来,别人还不配长。

然而还是忍无可忍地打了起来,别人心满意足得胜走了。被打的阿Q站了一刻,也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

怎么阿Q不是败了吗?可是阿Q心里胜了呀:“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怎么样,阿Q的精神胜利法很奏效吧。但一般人没有阿Q这本事,想不出这许多安慰自己的念头。不信,你瞧。

人们知道了他这种精神胜利法后,打他之前,就先一招破解他,让他说“人打畜生。”阿Q就自轻自贱地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吗?”

别以为这回阿Q的精神胜利法失效了,照样灵着呢。

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于是,阿Q照样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

怎么样?这精神胜利法玄乎吧。还有更玄乎的。

阿Q有钱便去赌博。一般情况下都是输,但也有出乎意料赢一回的时候,可结果比输更惨。

这不,这一回他赢了又赢,赢了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可不知怎的,突然打起架来,天旋地转后,赌摊就不见了,他赢的那堆洋钱也不见了,只有身上挨得拳脚还痛着。

这次精神胜利法有点儿不好使了。说被儿子拿了去吧,乐不起来。说自己是虫豸吧,仍然乐不起来。那可是一大堆洋钱哪。这回,阿Q真切地感到了失败的痛苦。

阿Q的精神胜利法真失灵了吗?哪会,这可是阿Q。他立刻就转败为胜了。

只见他举起右手在自己的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便心平气和起来。为什么?因为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就像是自己打了别人一般,心满意足地躺下睡着了。也亏得阿Q能想的出。

阿Q这精神胜利法,真是百试不爽,灵丹妙药。

3

人是社会的总和,没有哪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处于被无限压榨的社会和悲惨无望的生活里,阿Q们逃无可逃。况且在封建礼教的精神毒害下,养成了愚昧麻木冷漠的劣根性,养成了一味忍受不懂反抗的奴隶性格。

这一切,借助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都得到了全面生动的体现——“我是虫豸”。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高级动物。而现在,在两千多年封建礼教的的统治压迫下,人的生存状态竟退化到连猴子都不如的虫豸。

鲁迅塑造阿Q 的形象,就像在对愚弱的国民说:看看自己的样子。

国民能够看清自己的遇弱后,羞愤难当,奋起反抗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