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调查报告(现代六尺巷再演动人)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朝康熙年间因宅基地与邻居吴家发生纠纷,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请求他利用职权进行干预后的回信家人收到回信立即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六尺巷”故事被广为传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调查报告?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调查报告(现代六尺巷再演动人)

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调查报告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朝康熙年间因宅基地与邻居吴家发生纠纷,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请求他利用职权进行干预后的回信。家人收到回信立即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六尺巷”故事被广为传颂。

如今,“六尺巷”故事的发生地安徽省桐城市,利用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出一条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由桐城法院创设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把“六尺巷”蕴涵的思想内涵和智慧融合在执法办案中,指导创新诉讼调解多元化解工作,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使很多案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调撤率达8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传统文化孵出高效调解法

走进桐城市孔城法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墙上长长的“六尺巷”故事绘图,静静地述说着谦和礼让的“六尺巷”美德。与之相映衬的是,孔城法庭整洁有序的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法庭,绘制出传统文化瑰宝与现代司法文明深度融合的独特景致。

桐城法院“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就孵化于孔城法庭。在这里,与法官聊起办理的案件,很多都是生动的现代版“六尺巷”故事。

孔城镇居民潘某途经某建设投资公司工地时被吊车压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潘某家属与建设投资公司及施工企业在赔偿数额及责任分担问题上互不退让,矛盾一度激化。随后,孔城法庭法官张诚介入了诉前调解,向双方明晰法律关系、赔偿等问题,并多次走访当事人进行调解,针对争议焦点责任划分问题,提出先搁置责任划分,两家企业先行将初步达成的赔偿款赔偿到位,再另行协商责任划分,促成了这起纠纷和平化解。

“我在调解中说得最多的是‘六尺巷’的故事,让互不相让的双方有了相互退让的选项。”张诚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调解就是要维护双方都能接受的权益分配,让双方能够在合理范围内作出让步,“六尺巷”的故事往往一下子就能激活当事人心里潜藏的“礼让”心态。

张诚介绍,他每年办理200多起案件,绝大多数都是调解结案,不论是诉前、诉中还是审判执行时,都会将调解作为优先选项,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今年以来,张诚办理的所有案件全部调解结案,无一起上诉或信访案件。

像张诚这样心仪调解,如今在孔城法庭乃至桐城法院的法官中已是常态。“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成为法官们的必修课,很多法官的调撤率都达到90%以上,构成桐城法院“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矩阵。

从法官尝试运用“六尺巷”里的智慧进行调解,到总结提炼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桐城法院进行了不断挖掘和实践,找到了“六尺巷”故事意涵与审判工作的交融点,很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院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诉讼调解品牌。

桐城法院院长夏风说,“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意涵就在于:以借古喻今为切入点,用六尺巷典故启发人;以释法明理为着力点,用情理法交融引导人;以化解矛盾为关键点,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人;以公平正义为根本点,用知进退境界昭示人。

六步走法则全程介入调解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文庙旁,是一条全长180米、宽两米的巷道。灰墙古道、树荫掩映下的“六尺巷”,让穿巷而过的人们油然而生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让他三尺又何妨……”人们经常会在这里遇到身穿法官制服的“讲解员”。这些法官不是客串讲解员,而是带着案件当事人到“六尺巷”,通过让当事人实地感受其中深厚的底蕴,迈上调解的路径。

据统计,2015年以来,桐城法院法官引导当事人到“六尺巷”原址或法院“六尺巷”文化墙,现场开展调解1260余次。

“做生意和做人一样,要学学张英的大度豁达,把精力腾出来放在事业上。”桐城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张卫东把一位宁夏来的当事人请到“六尺巷”,一边说故事,一边分析案件利弊。

“何况两家企业的官司只是因为负责人赌气,握手言和能够为双方将来的合作发展留出余地。”张卫东劝道。

“法官办案办到这个份上,真的让我很感动。”宁夏中强威普公司代理律师说,法官没有搞地方保护,调解不是牺牲一方利益,而是寻求双方利益的最佳平衡点,并着眼于维护双方将来继续合作发展,“我一定尽力说服公司负责人走调解的路子”。

目前,宁夏中强威普公司与安徽扬帆机械公司的案子已经调解结案,更可贵的是,双方修复了裂痕,续写了合作。

为了让法官愿用、会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除了把“六尺巷”传统文化植入到法院、法庭的各个角落,桐城法院在总结提炼“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内涵的基础上,对“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进行了流程再造,并辅之以制度、机制规范。根据“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操作规程,在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都要介入“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程序,通过听、辩、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运行调解程序。

孔城法庭法官吴问银解读说,听,就是倾听双方当事人陈述,有话在庭上说;辩,就是释法明理,明辨是非;劝,就是参观六尺巷或六尺巷文化墙,聆听六尺巷故事,进行劝导;借,就是借古喻今,借力调解;让,就是强者先让,互谅互让;和,就是解决争议,握手言和。

这六字法则需要法官们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领会调解中的奥妙和技巧。人们发现,这里的法官办起案来热情似火、耐心多多、信心满满:他们能用乡言乡语诠释法律,用乡风乡俗化解矛盾,用乡情乡意联结审判,让原本拔剑弩张的双方很快心平气和,让原本哭闹的当事人破涕为笑,让原本冷漠无情的当事人重拾情感……

优化工作发挥品牌效应

“在运用‘六尺巷’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法官自身也得到熏陶,会自觉高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桐城法院范岗法庭庭长刘峰说,每一起成功的调解,既教育了群众也教育了自己,影响辐射一大批人,种下崇尚谦和礼让的种子。

据了解,有两位案件当事人通过桐城法院的推荐,成功当选“中国好人”。

代子还债的“中国好人”汪秀云就是其中一位。汪秀云的儿子因欠2.4万元被债权人起诉,后因车祸造成四级伤残,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履行还债义务。64岁的老人在与法官交流中明白了法律是怎么一回事,决心替儿还债。她变卖家产替儿子偿还了欠债,还担起照顾儿子的重担。汪秀云老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不仅被评为“中国好人”,她的困难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救助。

“看到老人把五分、一毛积攒的钱,拿过来还债,我们都被这位胸怀大义的老人感动了。”桐城市范岗法庭法官们提起这起案件,仍然十分感慨。

桐城法院法官们从调解中收获了成功和信任,而且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好。如今,他们平均结案时间较以往缩短29天。法官们认为,只要方法得当,现代“六尺巷”的故事就会不断精彩上演。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这一创新做法不仅成为桐城市化解矛盾纠纷的特色品牌,现在已经被复制到安徽省很多地方。目前,桐城法院正在借助科技法庭、诉讼服务站、法院文化建设等措施,借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力量,进一步优化“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发挥其品牌效应,让现代司法文明嫁接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生根。

人们期待,桐城法院“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化蛹成蝶,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再次成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经典。

记者 伍彪 李光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