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

雨果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

©E.Ursule-CRT Normandie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个大全景,天地浩渺,舍我其谁

法国大西洋边有一座圣米歇尔山 (Mont-Saint-Michel),像极了我们传说中的蓬莱,自带仙气。他方圆四野是平坦开阔的流沙滩涂。随着潮汐变化,进山的道路只有白天显现,一到傍晚海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15公里外奔腾而至将圣米歇尔山包围,使其成为一座孤岛,茕茕独立于天地间。

圣米歇尔山是法国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也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山上的第一座建筑就是教堂,始建于公元8世纪。传说这个地区的主教Aubert几次三番的梦见大天使圣米歇尔,但并没有领会天使的用意,直到天使再一次入梦并把手指戳到他的头颅上。

Aubert 醒来发现天使的指痕这才忙不迭地开始着手建教堂。 听说在阿弗朗什的圣维杰珍宝室,今人还可见到留有天使指孔的奥贝尔主教的头盖骨。

天使也是下手略重了....

魔幻的自然布景 宗教朝圣之地= 传奇度double

百度百科上描述道

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这种说法是有误导的。百年战争分为若干阶段,事实上圣米歇尔山抵抗英军是最后一个阶段而不是一开始。因为,前面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撑到24年就停火了……

而且即便是最后一个阶段,英军也没有连续围困过这里24年,打了几次,每次一两年就撤了。我们只能理解为,有这么一点人,在百年战争最后阶段,驻守在这,英军来了就打,英军走了就该干嘛干嘛,这么抵抗了20 多年

摘自知乎用户,赫连镜繇的回答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打仗的日子我们可以放羊啊”

围绕圣米歇尔山的神乎其神的故事还有很多:罪犯被某种自然力量挡住;只有在忏悔后才得以进入;妇女在海水中分娩居然没有被冲走...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他是法国最具辨识度的景观之一,欧洲人甚至说“没去过圣米歇尔山,等于没去过法兰西”。

法国版“不到长城非好汉”有木有?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5)

☝ 说了那么多,全是铺垫

修道院开放夏季夜游啦

据前方线报,最近山上来了一位神秘客人,小住在修道院中,白天闭关,只有晚上才会闪现他的身影。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6)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7)

© 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8)

© 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9)

© Céline Diez

你看出来他是什么了么?

必须要告诉大家,夏季的圣米歇尔山开放夜间游览,只持续1个半月,今年是7月10日至8月26日。机不可失,失了就等来年吧。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0)

这是一个小众的项目,没有了白天的游人如织,晚上的圣米歇尔山将会迎来他最壮丽神秘的时刻——涨潮。我们可以在山顶教堂前的空地上凭栏远望。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1)

© DDaguier

默默哼唱: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

从19:30 起修道院内的声光秀开始。整个修道院摇身一变成为一座会讲故事的迷宫。此时你要走进的修道院已经和白天截然不同了。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3)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6)

© 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

夜游不耽误我们拍夜间大全景!

山上的旅馆接待能力有限,价格稍高,大部分客人会选择住在山下小镇上的连锁酒店,乘坐免费班车进山参观。夜游结束后,从修道院出来,如果不着急做班车,还可以逛一逛夜晚宁静的圣山。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7)

来自一位夜游者实拍

空荡荡的街巷都是你的啦

多带件外套小心着凉啊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8)

离开圣米歇尔山的路上一样可以拍到传说中的魔幻夜景,不会错过。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19)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用信息

修道院夜游开放时间

7月10日至8月26日,除周日以外的

每晚19点30至午夜12点(最后入内时间为23点)。

修道院夜游价格

全票价:10€

优惠价:8€

修道院白天参观与夜晚游览的联票

全票价:15€(有效期为2天)

优惠价:12€(有效期为2天)

往返圣米歇尔山和酒店区的班车也会为夜游活动延迟到午夜,注意最后一班离开圣米歇尔山的班车是23 :45

交通信息

巴黎蒙帕纳斯车站(Paris Montparnasse) 出发乘坐TGV到达雷恩 Rennes 或者Dol de Bretagne 火车站,约1小时10分

出站后门口巴士站乘坐直达圣米歇尔山大巴,约30分钟可抵达圣米歇尔山旅游咨询中心。

从旅游咨询中心,有三种方式可以抵达圣米歇尔山:

  • 步行,需时约50分钟

  • 马车,需时约25分钟

  • 免费穿梭巴士,需时约10分钟

注意:自驾游的客人不能直接开车进山,也需在旅游咨询中心换乘官方旅游巴士。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0)

圣米歇尔山引发的互怼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圣山妥妥地坐落于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地区的分界线附近。

这下可好了,关于圣米歇尔山的归属问题,多少年来让布列塔尼人和诺曼底人吵的不可开交。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版法国行政大区分布图

布列塔尼地区素来以色彩浓厚的地方性著称。传说布列塔尼人的祖先是隔海相望的凯尔特人,他们还拥有自己的语言——布列塔尼语(Breton) 。 布列塔尼原本一直是独立公国,直到15世纪才正式成为法国领土。

人们习以为常的将围绕圣米歇尔山的小河Couesnon 作为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分界线。

但是Couesnon河在靠近圣山时居然没有走直线!

它拐了个弯就让圣山便成了诺曼底的地盘。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布列塔尼人有句俗语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Couesnon发疯的时候把圣米歇尔山划给了诺曼底。

"Le Couesnon en sa folie a mis le Mont en Normandie"

布列塔尼人一般还会为这句话加上后半句:

如果Couesnon河还有理智会把圣山还给布列塔尼。

"Le Couesnon, en sa raison, le rendra aux bretons"

到现在这个问题还在让布列塔尼人抓狂。于是你能看到:

在Twitter上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4)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5)

在google上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6)

发个信息聊天也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7)

可是网投的结果是: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8)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诺曼底完胜!

其实现代的地区划分中,圣米歇尔山正式地属于诺曼底地区。而且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分界线早就已经不是Coueson河了。

不过这个问题,其他地区的法国人也在经常犯迷糊,曾经有一版 Nathan 出版社做的地理教科书就把圣米歇尔“错误地”划归于布列塔尼地区。

结果又是一场口水战喽~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29)

心动高发区——诺曼底骑行道

既然说到诺曼底不得不吹吹这里的骑行环境

长达1600公里的单车骑行路网,大都选择了车流量较小的道路。其中700多公里是绿色之路,不允许任何机动车通行,可以让骑行者一路畅快到飞起。

所以我们还可以骑着车去看圣山~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30)

© Marc Lerouge

蹬啊蹬,单身的你多么逍遥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31)

© Vudoiseau

蹬啊蹬,你和你的TA是多么惬意

前方发糖,高甜预警

前方发糖,高甜预警

前方发糖,高甜预警

前方发糖,高甜预警

前方发糖,高甜预警

有视频为证,在诺曼底骑行,一不小心就会骑出人生新境界。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32)

这些四通八达的骑行道可以送你到达所有诺曼底不可错过的地方。鲁昂 (Rouen),卡昂 (Caen)这样的大城市就不用说了,还有众多可爱的小城市和村庄,比如: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33)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34)

吉维尼(Giverny)的莫奈花园

迪耶普(Dieppe)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35)

圣米歇尔山真实样子(没去过圣米歇尔山)(36)

诺曼底登陆点

因一部爱情经典电影出名的瑟堡(Cherbour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们在法国还没有碰上那个传说的“心动一刻”,那就去诺曼底试试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