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需不需要讲格律 实例示范修改老干体文字

什么是呼喊口号式的句子?如果诗词中都是此类句子构成,给读者的观感如何?可能很多诗词爱好者并不以为然,又或因是初学者无法判断自己所写的诗词就是呼喊口号式。

下面以一些例子来实际对比,对原作的问题进行剖析,改作的调整过程与思路也做详细说明,可以使大家更清晰的认识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为诗词,不是句子符合格律字数,就能称之为诗词的。尤其有部分初学诗词的朋友,一定要避免空洞无力的呼喊口号。

古体诗需不需要讲格律 实例示范修改老干体文字(1)

向日葵 原 作

赤诚耿耿向骄阳,灿灿金轮烁烁光。

雨打不屈身正直,风摧更见志刚强。

对田俯首心无怨,向日怀忠善自扬。

沥血呕心酿脂液,颗颗丰满溢芳香。

向日葵 改 作

漫凭尘世说炎凉,向日长留熠熠光。

三尺铜根和露扎,一条铁脊任风狂。

边栽角植心无怨,籽满香浓善自扬。

不与群芳争艳丽,素描亦是好文章。

可以看出,原作是真心赞美葵花,句句不离称赞,但是句句都是浮在表面的口号教条称赞,落不到实处。比兴手法不用,形象思维的描写刻画也没用,当读者如何信你?有证据证明葵花真有那么好?读者都是在听你说葵花而已。标语、口号则贴了贴,呼了又呼,才"向骄阳"又"向日",表过"赤诚"再"怀忠",一篇文字,几乎都浪费在口号式的表态上。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作者口花花,但都是虚的,有吹牛扯大旗嫌疑。

原作就是一首标准的呼喊口号式的作品,朋友们如无法判断自己的作品是否有这问题,可做参照对比。

起句“赤诚耿耿”就是标语写法,推倒重来,整句调整为"漫凭尘世说炎凉"七字,以“漫凭”来引起读者注意。次句是把原作一、六句部分意思,重新组合成型。"烁烁"改"熠熠",较为准确。这样调整后的句子会更形象与精练一些。

古体诗需不需要讲格律 实例示范修改老干体文字(2)

第三句的“雨打不屈身正直”这也属于作者自说自话,而且"不屈"两入声字,声律严重失谐,如想以入声代平声,那种写法在散曲中为常见,诗则不宜这样子作。第四句虽合律,但与上句一样,都是抽象赞扬,即是主观说教方式。

所以这两句全删,换为"三尺铜根和露扎,一条铁脊任风狂",这种描写就是纯客观拟人的,以此加深读者对向日葵的形象观感。用这种画面就足以表达出原作两句的赞扬,何必直接用字写出来赞扬呢?

古体诗需不需要讲格律 实例示范修改老干体文字(3)

五、六句亦是重复概念,了无情趣,今各裁掉前四字,以"边栽角植"、"籽满香浓"代之,或可稍补空洞。为何要如此调整?"边栽角植"是对“心无怨”的客观呈现补充,不至于空喊“心无怨”。而“对田俯首”则是作者说葵花如何,在讲故事,而非葵花自然状态,故起不到对“心无怨”的刻画补充。

结联也是说教式颂扬,不但全都是作者对葵花判断式的浮夸字词,而且也未收束,句子软弱无力,读完了无余味。不如以"群芳"来作陪,反衬葵花之不简单,以免过于自说自话。

古体诗需不需要讲格律 实例示范修改老干体文字(4)

晨 雾 原 作

晨曦何处寻?村舍布浮云。芳草凝霜色,繁花暗锦心。

雏鸡声唤母,老鹊翅垂榛。车队如蜗阵,渡船难载人。

晨 雾 改 作

晨曦何处漏?天地满浮云。芳草凝霜色,繁花暗锦心。

受风尘不起,无雨露偏匀。莫作前程叹,山形自可扪。

咏物的诗词,要诀在于不即不离,言外具意。如果过于粘着物上,纵写得天花乱坠,也无余味可寻。此诗写晨雾,中间也有不错的句子,可算妙语如珠,但整体过于粘着"雾"字不放,不曾放开,而是纠缠于雾的表面本身,过于乡村腐儒的小家子气,神韵略差。倘能稍惜表面笔墨,进一步开掘内涵,借物起兴,当可与袁枚的《良乡雾》媲美。

良乡雾 袁枚

不雨征鞍湿,方知雾里行。晓花难辨色,溪水但闻声。

对面人千里,终朝天五更。前程原似梦,何必太分明。

古体诗需不需要讲格律 实例示范修改老干体文字(5)

首句"寻"字不好,用的俗气,改作"漏"字便有趣得多,形象。次句目光局促,只盯着"村舍"一隅,气象太小。晨雾一般来说应漫天而来,才会是晨曦偶尔漏出,所以应放开眼界,才见格局。

原作的颔联妙绝,"凝""暗"两字用得极具活力,描写刻画也相当形象,作者功力才情从此联可以看出,此二句具唐人风韵。

但原作五、六句又跑的略微远了,而且景物刻画的相对呆板,此二句其实与雾的关系不大。且"雏鸡"、"老鹊"开头,词性与"芳草"、"繁花"相同,收尾又都用名词,这样的句式拼在一起便显呆滞,冲淡了前联的韵味。律诗中两联对仗至关重要,除含义须明确分工外,句式亦不宜雷同。此联若改作"受风尘不起,无雨露偏匀",则更显得灵动与神气。

古体诗需不需要讲格律 实例示范修改老干体文字(6)

原作的结联还是纠缠在"雾"的本身上,尽管"蜗阵"这类的用语还是比较形象,但从全局来看,此时就不适合再诸如此类的描写了。诗到结尾,多少要有些寄寓,咏物类诗词尤须如此。若还是做纯自然主义的描摹,一味拼接图画与描写,便会封杀读者的想象空间,只能给人白开水感觉,写完拉倒,而了无余味。今不避续貂之嫌,代拟"莫作前程叹,山形自可扪"十字相赠,未知作者肯兼容否?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