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

2019年上半年的最后1周,F1再次于奥地利Red Bull Ring展开本赛季第9站的比赛,并在上半年的最后1天举行决赛,全部10支车队20位车手将在Red Bull的主场,进行71圈的赛事。

Ferrari继续以极速交换弯道的操控性

Ferrari车队成绩一直不振,精确来说,一直追不上Mercedes AMG,又与后方的车队有段距离,让业界一直谣传Ferrari已经打算放弃2019年赛季,「展望2020年」。但是显然是还没有。

据Motorsport.com在法国站后的采访,Ferrari总监Mattia Binotto表示Ferrari在本季研发的方向明确显得出现偏差,让车辆在弯道中的下压力不足,轮胎的胎温未能良好的管控,进而造成车手在驾驶上的争扎。而Ferrari已经打算调低在直线的极速,来换取在弯道上的下压力。

事实上,Ferrari在法国站就带来了针对这目的所更改的套件,但是所达成效果有限,因此在奥地利站还会继续朝此方向前进。是否能在决赛前有效改善,有待观察。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1)

Alexander Albon将因为更换动力系统而罚退

Honda在法国站就为Toro Rosso车队提供了Spec 3的升级版动力系统。然而在车队策略的考量之下,在法国站仅有Daniil Kvyat换上了新的动力系统,以免双双受到罚退。而奥地利站,Alexander Albon的赛车将会换上新的动力系统。因为Albon本季已使用了3具引擎,因此升级将必须承受罚退10位。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2)

轮胎设定

奥地利的轮胎配方与法国站相同,是从C2至C4的3种软硬配方。Pirelli倍耐力表示,Red Bull Ring赛道对轮胎的压力偏低,对于侧向力的要求一般,地面的抓地力亦偏低,对于车手不算好消息。然铺面的磨耗极少,让车手与车队的策略可以更为灵活,而下压力的设定亦是中等。

在胎压设定,前后轮的最低起跑胎压为23.5 PSI与19.5 PSI;内倾角的设定则分别为-3.50度及-2.00度。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3)

轮胎选择

轮胎的选用上,各车手及各车队显得更为多变。前3大车队的2位车手选择均不同。Ferrari与Mercedes AMG的王牌车手Sebastian Vettel以及Lewis Hamilton均比队友少选1套黄色C3轮胎,多选1套白色C2轮胎,从2人过去的使用纪录来看,相当特别。Red Bull的主将Max Verstappen则是比队友多1组黄色C3轮胎,而少1组红色C4轮胎。

整体选择,9组红色C4轮胎是主流,占了13位车手,而Ferrari与Racing Point均仅选了7套红色C4轮胎则是异端,是否会在决赛成为胜负的关键,有待观察。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4)

Red Bull Ring赛道简介

Red Bull Ring赛道位于奥地利的Spielberg,最早源自二战后的1950年代。在战争压力之后解放的欧洲社会,赛车活动再次在各地恢复兴盛,加上众多战时的机场闲置,成为人们对于速度追求最好的游乐场,Spielberg也不例外。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5)

当年Spielberg赛道位于现址西南方Zeltweg的一座机场附近,以干草堆与锥筒排成L形的赛道,便成为当地车迷互相较劲的地方,并在1958年办起了第1场国际赛事,由驾驶Porsche赛车的德国车手Wolfgang von Trips拿下冠军。

随后Zeltweg也于1959年和1960年举办过两次F2比赛,由于赛道营运组织终极目标,就是在此举办F1大赛,终于在几年过后愿望成真,于1964年举办第一届奥地利F1大赛,只不过因为赛道简陋,崎岖不平,因此在隔年F1便没有回到此地举办。

Österreichring奥地利赛道的诞生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6)

为了取代Zeltweg赛道,Österreichring于1969年落成。这个赛道的英文翻译便是Austrian Circuit奥地利赛道之义,显见其对于奥地利赛车运动的重要性。全新的赛道与Zeltweg机场赛道相距不远,就在Styrian山的山脚,其原始设计是一条相当高速、且高低落差极大的赛道。

超越原有崎岖路面的全新赛道设施,Österreichring顺利地1970年至1987年间连续举办F1奥地利大赛。而高速的赛道设计,让车手与车队能一展性能极限,受到各方一致的欢迎。根据过去在此地拥有比赛经验的车手说法,驾驶6速变速箱的赛车,几乎用不到4档以下的档位,其高速的特性可见一斑。

正因为平均时速相当高,因此在过去奥地利赛道被视为一条危险的赛道之一,尤其是Bosche弯这个几乎是180度的下坡弯道,也由于高速特性设计,因此在1980年F1赛车允许涡轮增压科技的年代,一辆赛车在此可轻松飙出320km/h的速度,不过也由于平均速度相当高,因此对于赛车引擎与轮胎负担相当大,也意味着事故很容易就发生。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7)

安全意识高涨,1990年大幅翻修,更名A1 Ring

随着赛车运动安全意识在1990年代高涨,因此Österreichring在1995年开始进行幅度相当大的重建工程,几乎整条赛道都经过修改,单圈长度从原本的5.942公里缩减成现今的4.326公里,而这也就是现今Red Bull Ring的雏形,而由于奥地利电信商A1 Telekom为重建工程出资不少,因此这条赛道也就此更名为A1 Ring,并且在重建完成之后,于1997年开始重新成为F1奥地利大赛的地点,直到2003年被机能饮料大厂Red Bull买下为止。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8)

Red Bull出手买下,从工程停摆到重生

在全球各地致力推广极限赛事的Red Bull,对A1 Ring开发也有相当的兴趣,因此于2004年Red Bull饮料出资买下A1 Ring、并着手全新的计划拟订,计划中除了单纯做为赛车场外,Red Bull共同创办人Dietrich Mateschitz,还想要将其整建成为一个大型赛车主题游乐园区。

2004年Red Bull饮料出资买下A1 Ring,Red Bull共同创办人Dietrich Mateschitz,还想要将其整建成为一个大型赛车主题游乐园区,虽然这项计划最后告吹,但现在的Red Bull Ring周边仍然有着相当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规划。

当中包含了高级饭店、卡丁车场、赛车学校以及周边各式休闲娱乐设施等等,而且这切设施都将会与原本的赛道串连在一起,而拟订计划后,Red Bull便开始进行大规模整建,正当大看台与Pit区都先拆除了之后,邻近居民却开始对这项工程抗议,最后因为得不到奥地利环境保护局的支持而就此停摆,这也就是奥地利大赛在当时缺席的主要原因。

到了2005年,奥地利政府认为A1 Ring有着存在的必要,因此决定要将这条历史悠久的赛道重新整建,资助合作伙伴名单中除了Red Bull,据悉Volkswagen、奥地利机车公司KTM还有知名汽车零配件供应厂Mana也名列其中,只不过后两者最后都放弃投资,Red Bull更曾扬言不会再投资此赛道。

眼看这条优美赛道将成为废墟之时,2008年Red Bull获得奥地利政府的许可展开赛道重建,只不过原本的大型主题园区计划因为资金短缺而放弃,因此Red Bull只是将原本拆除的部分重建,整修赛道环境与赛道而已,赛道设计与原本A1 Ring大致相同,并自2010年开始举办KTM与F2等赛事,随后Red Bull便于2012年和FIA开始交涉,希望重回F1年度赛程之中,直到2013年才宣布Red Ring成为2014年赛季其中一个分站。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9)

历史纪录

在Österreichring时代,自1970年至1987年,F1在此举办了18届的赛事,采用Ford引擎的Lotus车队拿下4届冠军最多,车手纪录则由Alain Prost的3冠领先。在A1-Ring时代,1997年至2003年共7届的比赛中,使用Mercedes-Benz引擎的McLaren车队与Ferrari车队各拿下3胜,Williams则是1997年由Jacque Villeneuve夺冠。而该时代的2大强手Mika Häkkinen与Michael Schumacher则各拿下2冠。

2014年起的Red Bull Ring时代,正逢Mercedes AMG王朝年代,前4冠均由Mercedes AMG车队所拿下,2014年及2015年为Nico Rosberg,

2017年则是Valtteri Bottas,近年最强的Lewis Hamilton则仅拿下2016年的分站冠军。而Red Bull车队入主多年,终于在2018年由Max Verstappen达成主场夺冠。

然而在赛道纪录部份,原本最快单圈纪录是由Lewis Hamilton在2017年所创下的1:07.411,打破高悬14年,由Michael Schumacher在2003年所创下的1:08.337。而2018年驾驶Ferrari的Kimi Raikkonen则以1:06.957,再度刷新纪录。

2018年的比赛杆位由Valtteri Bottas以1:03.130,刷新自己在2017年所创下的1:04.251场地纪录,而Max Verstappen以1:21:56.024完成比赛。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10)

赛道攻略

尽管4.318公里的单圈长度在F1赛道当中不算长,但其座落在山谷中的位置,使其拥有极大的高低落差,赛道最低点至最高点落差达60公尺,更重要的是,Red Bull Ring大致维持A1 Ring的配置,仍为一条只拥有9个弯道的高速赛道,其中包含了4段时速可轻松飙破200km/h的路段。

f1奥地利站近况(即将开战的F1奥地利站)(11)

为符合比赛规则,奥地利站必须进行71圈,使得比赛总长度达到307.02公里。依2017年的比赛,比赛需耗时1小时20分。

比赛的起点在赛道南侧的大直线上,以顺时针方向朝西。起跑线在大直线中段偏后的地方,为了其他赛事,可以看到起跑格线一路划到直线前的9号弯处,但是仅有22辆赛车的F1,均可以在直线路段起跑。

在这条最高可超过每小时330公里的直线底,紧接着接近90度的1号弯,在路面明显缩小的状况下,车手在这里必须要重踩煞车,并仔细在车阵中寻找路线,方能避免发生碰撞或是冲出宽阔的缓冲区,以时速120公里左右的速度,进入第2段向北的直线。

从上图可以见到起跑经过一小段冲刺之后,便马上迎接一个幅度极大的狭小弯角,势必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此区观众席也是奥地利站的大热门。

这段在1号Catrol Edge弯之后的直线,在地图上看似平坦笔直,但事实上除了速度会一路攀升至时速320公里,海拔高度亦会一路攀升60公尺,来到整个赛道的最高点。

在山丘顶点迎接车手的,是一个右转超过90度的急弯,除了曲率极大之外,车手还必须面对转折向下的地势,惯性加上急煞,车手必须精确调整重心的变化,以维持车辆的抓地力。而这个弯道的弯点速度,仅有不到时速70公里,变速箱亦必须快速降至2档,对车手的操控形成一定的考验。激烈的速度变化,亦让2号弯成为超车的重点位置。

而在经过激战的2号弯之后,车手再次碰到笔直的直线路段,只是这次是在下坡,车手可以轻松地加速至时速320公里以上。而这个路段亦是起跑直线之外另一个DRS作动区,在2号弯失去位置的车手将有机会在这里再扳回一城。

山丘底的3号弯,路线较为诡谲,在高速下坡急减速至时速100公里以下,对于煞车与轮胎形成极大的压力,而车手亦必须在高G值的侧向力拉扯之下,以3档通过。

通过3号弯之后车手不能有所休息,因为曲率不大的4号弯,是可以几乎全油门加速的路段,车手在努力保持平衡的状况下,还要加弯中加速至时速285公里以上,并不轻松。4号弯之后的接近定曲率的5号左弯,则让车手能够以时速155公里的速度通过,再次考验体力与平衡的控制。

5号弯之后的6号弯前段看起来与4号弯十分相似,可以相当尽兴的加速,但是在切到弯点之后,才会发现其后道变成转而向右的7号反曲弯,让车手必须在急煞之下仔细选择路线,方能在时速185公里之下保持稳定,通过这2个弯点。

离开7号弯之后又是一段不短的直线,再次考验赛车的性能。唯这段直线并没有DRS作动的权利,因此各车队赛车在这里需要真刀实剑的进行较量,而车辆的速度将可以高到时速316公里。

直线底接着一个开阔的大半径8号弯度,所以车手并不需要放开油门太多,弯道中的速度将可以高达每小时200公里左右。

在8号弯弯点,就接着维修区的入口,有需要换胎的车手在8号弯的速度很明显会受到影响。而没打算进站的车手则可以完整过了8号弯之后,再重踩煞车让车速降至时速150公里,以精密的角度进入直角向右的9号弯,回到起跑的大直线,继续下一圈的比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