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

在河南省中部有一个镇,面积近57平方公里、5万多人口、下辖29个行政村,如果单纯以面积、人口和管辖村数来说,这样的体量别说在河南省,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也不算大镇。镇虽小但是它的名气却很大,基本上在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大部分县城里都能看到这个镇的名字,因为以这个镇命名的是一种美食——胡辣汤,这个镇就叫做“逍遥镇”。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1)

今天的西华县及逍遥镇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像笔者一样一下子就被它所吸引,怎么还有地方竟然能够以如此美好、惬意的词语为名呢?既然有这么好的名字,相信以它为名的食物也不会差到哪去吧。能够通过看到名字就得知某种物品不错,在今天的商业行为中来看,也绝对算得上是一种高明的营销策略了。

逍遥一词由来已久,《楚辞·九章·哀郢》中就有:“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还有著名的《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那么,逍遥镇的名字是在屈原和庄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吗?为何逍遥镇的胡辣汤能够在全国有着较大名气?

逍遥镇的历史和名字当然没那么久远。据民国时期的《西华县志》记载,逍遥镇在唐宋时期就已经设镇,到了元朝还成为一个名为“清水县”的治所:

按元史,……元初因之,旧领宛丘、南顿、商水、项城、西华、清水六县,至元二年南顿、项城、清水皆废,至清水县设于何时,《宋史》、《金史》均未载。唯沙沟桥村颍水石桥碑侧有文曰:汴梁路清水县巡检司属……又查逍遥镇《明万历五年重修城隍庙碑文》云:西华县治小窑镇,乃古之清水县,云云。又西华县常社店明天顺七年重修寿圣寺碑文曰:出箕城西五十里许曰小窑,乃古昔清水县治之所,均可证明逍遥镇为古清水县治。

此外,在上述记载里也可以看出,逍遥镇原称为“小窑”。但是在乾隆《西华县志》中对清水县志的描述却是:

清水故县治,旧志云即小陶镇也,创革不可考,邑人张友止云清水县治在小陶镇,其城隍庙及就祀诸神祠俱存。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2)

清朝乾隆、民国两个版本《西华县志》中对“清水故治”的记载

在这里看,清水县治又在小陶镇,并且此版的“建置”里在村集镇庙寺祠中确实记载着在小陶集存在着12个用于祭祀用的寺庙祠,一般只有县城才有着如此整齐的祭祀系统。那么小陶镇是清水县治的可能性又很大。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3)

1870年清朝地图中的“小窑”

乾隆《陈州府志》的“市集”里记载西华县里有“小窑集”,而乾隆《西华县志》的市集里则仅有“小陶集”而没有“小窑集”,并且在清朝的一些省级、府级的地图上均有“小窑”或者“小姚”,想来“小窑”和“小陶”就是一个地方有两个名字而已,极有可能是因为发音的原因,使其有了两个发音相似的名字:在县内用“小陶”的多,而县外则称为“小窑”的多。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4)

乾隆《陈州府志》中的西华县和小窑集

但是不管怎么样,叫小陶也好,称小窑也罢,一开始逍遥镇并不叫“逍遥”却是事实,那么它的名字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变成逍遥镇的呢?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西华县志》里记载:逍遥镇原名小陶镇……小陶为逍遥殆习俗相沿,于史无考。

说从“小陶”变为“逍遥”是习俗相沿,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5)

1931年《中华分类析省图》中仍然为“小窑”

其实,从“小陶”变成“逍遥”并不算太难,因为它另一个名字“小窑”的同音字就是“逍遥”,只需要在文字中和对外交流中刻意强调一下这个变化就行了:“我们来自逍遥镇,不是小窑镇,更不是小陶镇。”久而久之就完成了这个变化。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6)

1947年《华北各省交通详图》中已成为“逍遥”

为何非要执意地去实现这个变化呢?这和逍遥镇的发展,并且也是作为逍遥镇胡辣汤能走向全国的原因。

还是以民国版《西华县志》对逍遥镇的记载:逍遥镇原名小陶镇,为县境西南之重要市镇,……东门外临大沙河,舟楫云集,为陆陈转运之所,西门外颍水逼近城根,形势天成,为西华、郾城间必经要道。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7)

民国逍遥镇周边交通形势图

因为逍遥镇处于沙河、颖河两条水路,以及联接西华、郾城、临颍等地的西郾和西临两条县道的交汇点上,成为水陆交通运输的枢纽。此外还处于远离县城的西部地区,在区位上能和县城形成一东一西两个经济发展极,呈分庭抗礼之势。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8)

民国时期的西华县,东有县城、西有逍遥镇,一东一西极为均衡(今天逍遥镇南侧的乡镇已划入别的县)

这样的交通条件给逍遥镇的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还使逍遥镇的人们以及逍遥镇的食物走出家门,逐步遍布全国。

但是经过对外交流发现,以“小窑”或者“小陶”介绍自己,总感觉差了点意思,显得说出去不够上“档次”,可能正是从那时候起,逍遥镇的先辈们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一次全新而简单的“包装”,以“小窑”的谐音“逍遥”为名。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9)

民国时期地图上的“逍遥寨”

事实证明,这个“品牌营销”是成功的,“逍遥”一名听上去就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瞬间就可以记住这个叫“逍遥镇”的地方。

随着平(北京)汉(汉口)铁路的通车,逍遥镇的商业开始衰落,直到现在沉寂了下来,成为普通一镇。虽然这样,得益于逍遥镇的名头,以它为名的胡辣汤还是成功的遍布于国内大部分地方。

河南十大乡镇(河南省中部一个镇很小)(10)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卫星图,处于两河之间的逍遥镇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