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

七/夕/佳/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1)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是古代女子乞巧的节日,所以又称乞巧节。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现在更是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但其实七夕并非只关乎那浪漫而又凄美的风花雪月,更有许多的人世常情,正如白居易在《七夕》一诗中所言“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在七夕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词,那么这些诗词带着何种人生况味和历史记忆呢?让我们一起穿越经典诗词,感受千百年前那情深几许的欢情与离恨。

《迢迢牵牛星》

汉·乐府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是汉代的一首五言古诗,《古诗十九首》之一,南梁太子萧统在编撰《昭明文选》时也将此诗收录其中。

诗的作者虽然早已无法知晓是何人,但是诗中借感叹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的悲情,所抒发的离别相思之苦却娓娓道来,跃然纸上。诗中虽然表面是写天上的悲欢离合,实际上则是为了表达人世间不得团圆的悲哀。牛郎与织女日日夜夜的相互思念,最终却只能相隔两地,脉脉不得语,像极了人世间分散的人儿,日夜盼望执手相看泪眼的瞬间。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2)

《昭明文选》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之夜,月光细微,万重深深宫墙之内,一位女子默默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星,不时用罗扇扑着飞舞的流萤。她的身影就这样映入了杜牧的眼中,她的孤单寂寞也就这样留在了这首《秋夕》之中。

有人说《秋夕》不仅仅是一首宫愁怨,似乎更是杜牧的内心独白。他出身高贵,又有经纬之才,23岁即作《阿房宫赋》,为人刚正不阿,半生偃蹇幕僚,壮志飘萧,遂流连诗酒,骋才纵笔,方有这许多诗情画意。看看那锁在深宫之中的女子,再联想到孤身行走的杜牧,似乎内心独白之说也愈加合情合理了。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3)

《杜牧诗传》

《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传说南唐后主李煜,生于七月七,也死于七月七,而这首《虞美人》,便是他在七夕所作的绝命词。

春花秋月如旧,但故国已无处寻,往事不堪回首,一如春水东流,无法挽回。亡国之伤、故国之思一下子在这期盼团圆与感伤离别交织的日子里,如巨浪裹挟着泥沙奔涌着向他袭来,无尽的忧伤与无奈,让李煜写出了这首《虞美人》,也让这位南唐后主,当时大宋的阶下囚,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4)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

《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宋神宗熙宁七年,七夕之夜,苏轼与友人相聚泛舟,饮酒赋诗,好不畅快。但是聚散终有时,再玲珑的夜晚也终将逝去,友人也将远行,这首《鹊仙桥》便是苏轼写给友人的离别之词。

虽说是抒发离别之情,读来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超脱与旷达。相聚时,便“相逢一醉”;离别时,便“高清云渺”飘然而去,恰如李白所谓“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陆游曾在《渭南文集》中评价苏轼的这首七夕词:“昔人作七夕诗,率不免有珠栊绮梳惜别之意,唯东坡此篇,居然是星汉上语,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5)

《苏东坡传》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6)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草丛间蟋蟀鸣叫,惊落梧桐萧萧,天上人间为何都如此愁意浓呢?怕是因为那牛郎织女吧!原本一双夫妻,怎奈横亘在眼前的天河无边无垠,只有等到七夕之夜,才能鹊桥相会,可是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聚首,自己的夫君赵明诚此时却不在身边。

形单影只的李清照不免悲从中来,夫妻分隔的离愁别绪与时代衰微的无奈忧伤紧密的编织在一起,伤感正如那漫天繁星缀满银河,为牛郎织女悲伤,就是为自己悲伤。现在就连天气也变得忽风忽雨又忽晴,恰如这风雨飘摇、动荡流离的时局,只怕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都是相聚短暂,别离无期!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7)

《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头鸭·七夕》

宋·辛弃疾

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

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谁念临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欹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这首《绿头鸭 • 七夕》 是辛弃疾写给他元配妻子赵氏的。辛弃疾与赵氏新婚不久,便跟随计吏去了燕京,到率众起义,再到奉表南归,只是在江阴作签判的三年时间里,才官闲心定守在妻子身旁。随后调任广德通判,妻子生病不能随行,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别,妻子没有等到他们再相聚的那一天,在江阴病逝。

想起这些往事,辛弃疾的心绪真是辛酸沉痛,不堪回首。牛郎织女虽一年才得一次相会,却不像人世间浮沉聚散没个凭信。辛弃疾思念着病逝的妻子,内心的凄苦无可触及,头斜靠在枕头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孤单一个人直到天明。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8)

《辛弃疾:醉里挑灯他看剑》

《鹊桥仙》

清·纳兰性德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康熙十六年,纳兰性德最珍爱的妻子卢氏离他而去,是年七夕,纳兰性德作了这首《鹊桥仙》,一封跨越天上人间的情书。

伊人已逝,这世间只剩我独自徘徊,越是人间佳节,越是孤单寂寞时候,唯余叹息。我甚至不敢看我的旧衣,因为那是你一针一线的情愫。时而低头逡巡,时而仰头沉思,一切都如梦似幻的不真实,只有抚摸到以前送你的妆奁,我才知道,原来曾经的恩爱相守是真实存在过得,如今天人永隔的痛苦悲伤也是铭心刻骨的。

古今七夕的诗词(吟不倦的七夕诗词)(9)

《纳兰性德:他是人间惆怅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