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祖母生命垂危(拾玉镯惹祸端义女陈情)

京剧《法门寺》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传统剧目,自京剧诞生的二百余年来一直久演不衰,令人百听不厌,堪称传世经典清末以来,京剧大师程长庚、杨月楼、孙菊仙、谭鑫培及马连良等名家都曾演过该剧,从而使这出剧长期活跃在京剧的舞台上,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陈情表祖母生命垂危?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陈情表祖母生命垂危(拾玉镯惹祸端义女陈情)

陈情表祖母生命垂危

京剧《法门寺》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传统剧目,自京剧诞生的二百余年来一直久演不衰,令人百听不厌,堪称传世经典。清末以来,京剧大师程长庚、杨月楼、孙菊仙、谭鑫培及马连良等名家都曾演过该剧,从而使这出剧长期活跃在京剧的舞台上。

“咱家姓刘名瑾,表字春华,乃陕西延安府的人氏,自幼七岁净身,九岁进宫,一十三岁扶保老王,老王晏驾,扶保正德皇帝登基”。听着小花脸刘瑾的念白,看看他是如何歪打正着,在法门寺审清了这场人命官司。

玉镯酿奇冤

明弘治年间,明孝宗重用宦官,并让大宦官刘瑾辅佐太子朱厚照,刘瑾百般讨好太子,因而深得太子器重。太子即位后,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明武宗感念刘瑾的侍奉之功,便重用刘瑾,一时间刘瑾权倾朝野。刘瑾是陕西兴平县人,因他与太监马永成等七人深得武宗宠爱,被称为“八虎”,而刘瑾则是“八虎”之首。有了权势,刘瑾便大肆敛财。有一次,一位官员刚刚得到升迁,刘瑾就向他索要“贺印钱”,可未能如愿,于是他立刻将这位官员罢官。当时,官员刘宇上任巡抚,用万金向刘瑾行贿,后来又先后给了他几万两银子,结果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刘瑾专权跋扈,这就令“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极为不满。

于是,在正德元年(1506年),李梦阳上疏弹劾“八虎”,列举其罪行,希望明武宗能够将“八虎”明正典刑,以“潜削祸乱之阶,永保灵长之业”。然而,明武宗并没有处置刘瑾,势焰正盛的刘瑾就将李梦阳逮捕入狱。身陷囹圄的李梦阳便在狱中给他的好友康海传递信息,想让康海救他。康海是陕西武功县人,与刘瑾是同乡,他刚正不阿,藐视权贵,以诗文和杂剧闻名。刘瑾素知其才名,企图拉拢他,可康海一直不肯去见刘瑾。当李梦阳事发后,康海为了他便硬着头皮去拜谒刘瑾,刘瑾急忙跑出去迎接,将康海奉为上宾。康海多方为李梦阳辩解,刘瑾看在康海面上,便释放了李梦阳。明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朝廷处死,康海因与其有过来往遂被列为同党。此时,已经官复原职的李梦阳为了自保,就诬陷康海为刘瑾同党,这令康海十分痛心。从此,康海便“放形物外,寄情山水,广蓄优伶,制乐府、谐声容,自操琵琶创家乐班子”,被人们称作“康家班社”,这也是最早的秦腔班社,而在武功县境内出土的明代“康海脸谱”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秦腔脸谱。康海创作出许多有影响的剧本,并让戏班排练,相传《中山狼》杂剧就是影射李梦阳负恩而作。康海和刘瑾为同乡,因而刘瑾的形象就被康海搬上了戏剧的舞台。

清代中期以后,随着京剧的流行,刘瑾的形象逐渐出现在了京剧的舞台上,其中最有名的剧目便是《法门寺》。这出戏讲的是明朝正德年间,生员宋国士因家贫,就将儿子宋兴儿雇与地保刘公道为长工,而他的女儿宋巧姣许配给了陕西世袭指挥傅朋,只是未曾过门。有一天,傅朋到孙家庄偶遇孙玉姣,顿生爱慕之心,便有意丢下玉镯,被孙玉娇拾获。可没想到,这一幕却被刘媒婆看见,刘媒婆贪图银钱,便为孙玉姣说媒,并拿去了她的一只绣鞋,不料被其子刘彪偷去。刘彪是有名的恶棍,他拿着绣鞋讹诈傅朋,地保刘公道加以劝解,刘彪不服。当晚,刘彪来到孙家庄找孙玉姣,却误将孙玉姣舅父、舅母杀死,还将舅母的人头丢在刘公道院中,嫁祸于他。刘公道非常惊恐,便派宋兴儿掩埋,又怕宋兴儿泄露,就将他杀死在朱砂井内,与人头一同填埋。孙家报官后,郿坞知县赵廉看到孙玉娇的玉镯,便问其故,孙玉姣实言相告,赵廉便将傅朋和孙玉娇二人收监。无奈找不到人头,就安排二人见面,命师爷前去偷听二人谈话,才知判错了。正在为难之际,刘公道前来报案,说宋兴儿盗物逃走。赵廉便认定宋兴儿为杀人凶手,并连夜拘捕宋国士及宋巧姣,命其交出宋兴儿。宋巧姣认为其弟尚幼,不可能做出此事,在堂上质问赵廉,赵廉无言答对,便将宋巧姣以顶撞官府之罪收监。在监中宋巧姣遇到孙玉姣,才知同是一案中人。宋巧姣细细盘问了孙玉姣,知道刘媒婆拿去绣鞋后再无信息。又从为孙玉姣送饭的傅家苍头口中得知,刘彪用绣鞋讹诈傅朋之事与刘彪平日的行径。孙玉姣此时才想起凶案发生后,她房中遗下了她送给媒婆的绣鞋。至此真相大白,宋国士用傅家所赠之银赎出宋巧姣。宋巧姣为了替父伸冤,就在九千岁刘瑾陪太后去法门寺降香时喊冤。在佛殿上,宋巧姣将前因后果细说一遍,刘瑾一时兴起,又为太后所嘱,命赵廉复查此案。赵廉此时才恍然大悟,抓到刘公道等一干人犯审问明白。最后判决刘彪、刘公道斩首,刘媒婆杖三十。奉太后旨,以孙玉姣、宋巧姣二人赐婚傅朋。这个故事引人入胜,逐渐被戏剧家们搬上了舞台。

名家演经典

《法门寺》被改编为京剧后,深受人们的欢迎。除京剧外,晋剧、秦腔、湘剧、汉剧、川剧、徽剧、豫剧和河北梆子等均有此剧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北京通州人杨静亭编撰了一部介绍北京风物的笔记《都门纪略》,书中列举了许多经典的传统剧目,其中就包括《法门寺》,这也是京剧《法门寺》的最早记载,书中还记载了当时活跃于京师舞台的8个戏班26位老生演员。到了清末,《法门寺》成为慈禧太后所喜爱的剧目之一。

京剧《法门寺》是由《拾玉镯》《朱砂井》《郿坞县》三折组成。剧中知县赵廉(跪者)由天津京剧院的凌珂扮

全本的京剧《法门寺》是一出大戏,由《拾玉镯》《朱砂井》《郿坞县》等几折连缀而成,而每一折都可以单独演出。剧中角色众多、行当齐全,人物个性鲜明,骨肉丰满,各具特色,是传统戏中的经典之作。该剧唱、念、做并重,是一出难得的群戏,各行当表演各有侧重。老一代京剧大家如谭鑫培、裘盛戎、袁世海、童芷苓、言菊朋等均工此戏,可见该剧深受欢迎,影响广泛。而京剧大师程长庚、杨月楼、孙菊仙、谭鑫培、马连良、奚啸伯、冯志孝、张学津、李崇善等曾饰演赵廉,杜近芳、李蕙芳、赵慧秋曾饰演宋巧姣,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景荣庆、尚长荣曾饰演刘瑾,萧长华、孙盛武、萧盛萱、郑岩曾饰演贾桂。《法门寺》经过几代京剧艺人的千锤百炼,使之成为一出角色众多、行当齐全的好戏。如今,流传较广的音像版本便是1950年杨宝森、王泉奎、张君秋和詹世辅等录制的《法门寺》,1951年又有谭小培、郝寿臣、华慧麟和萧长华的录音资料,而最为有名的当属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和萧长华于1958年的录音,四位主演唱念可谓炉火纯青。

国家一级演员刘淑云在京剧《拾玉镯》中扮演孙玉姣

在这出以生、旦、净、丑各展所长的群戏中,正值艺术鼎盛时期的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都有着精湛的表演。其中,马连良饰演县令赵廉,极具“马派”风格。刘瑾为花脸的太监戏,由净行翘楚裘盛戎扮演,念京白相当见功力,他演的是大太监,不能挂髯口,却也勾着红脸,同时又勾了一个火盆嘴,以示其性格粗犷权势赫然。宋巧姣由青衣流派的“张派”创始人张君秋扮演,在剧中无论是唱与念,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张君秋塑造的宋巧姣最为上乘,从上场与其父宋国士的那段对唱“明知道深山内有豺狼虎豹,难道说断了那过往渔樵”,到大佛宝殿醒来后的“一霎时好一似鹰抓雀燕,吓得我魂灵儿飞上九天”,唱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配以吐字清晰循规蹈矩的念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可以说,张君秋塑造的宋巧姣,超过了同辈所有的大青衣。张君秋作为无可争议的北京京剧团头牌旦角演员,上演了数不胜数的、令人击掌称赞的青衣正旦戏,如《四郎探母》《龙凤呈祥》《三娘教子》等。他塑造的舞台形象迄今无人能够超越,学生遍及全国各地。

最难让人忘怀的是丑角大师萧长华,他扮演的的小太监贾桂一出场就喧宾夺主,萧长华略带太监味儿的“嗻”,立马就把奴才式的一副嘴脸显露无疑。赐他个座位,他也不敢坐,自称“站惯了”。“咱们爷儿们这会儿够瞧的了吧”?大太监刘瑾的话音未落,贾桂便接过了话头儿:“敢情,够瞧好大半天的啦!您这会儿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谁还比得了咱们爷儿们呀!”贾桂的话说的相当得体,后面的媚笑更是没笑硬挤,真是皮笑肉不笑。这无疑也是为京剧小花脸开了一个先河,而贾桂也由此成为中国溜须拍马的祖师爷。配角中,扮演刘媒婆的赵丽秋、扮演刘公道的马富禄,扮演刘彪的张洪祥,扮演宋国士的马盛龙,扮演皇太后的耿世华,扮演孙玉姣的马艳芬,扮演傅朋的茹富华也都相当出色。其中,张洪祥长期为“马谭张裘”配戏。

佛堂重审案

京剧《法门寺》剧情紧凑,趣味性极强,且富有喜剧的效果,因而历时百余年而久唱不衰。尽管该剧是一出公案剧,却不乏诙谐幽默与讽刺鞭挞。剧中的四个角色都被人们所熟记,科举出身的县令赵廉,本是一个昏官,却精通贿赂之道,居然逢凶化吉。大太监刘瑾肚里空空如也却专横跋扈,偶尔也能断狱审案。民女宋巧姣面对未婚夫因拈花惹草而获罪,却依然挺身搭救。小太监贾桂审时度势、八面玲珑,见了县官也不忘索贿。这四人的形象令人难忘,成为了舞台上的经典。

在这出戏中,《拾玉镯》是全剧的头一折,主要由花旦、小生和丑旦应工。孙寡妇去寺庙烧香,嘱咐女儿孙玉姣在家看守门户,孙玉姣正值情窦初开,闷在家中做了些家务。剧中一系列的家务劳动如搓线、纳鞋、放鸡出笼、给鸡喂食等,再加上丢玉镯、拾玉镯等场面,表演细腻,生活气息浓郁。这出戏因场面与前后情节的关联较少,常演变成舞台上的折子戏,为观众所喜爱。而重头戏便是皇太后进香这一出,《法门寺》全剧虽然生旦净丑,角色繁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剧中的主角大太监刘瑾却是红脸,这是由于刘瑾在法门寺审清了这场官司,因此就给他了一个红脸。此剧生旦净丑俱全,甚至龙套都有精彩的表演,且剧中的净和丑均念京白,通俗易懂。刘瑾在剧中虽然唱词不多,却自始至终说着一口京白,这在众多的京剧剧目里也不多见。人们常说“千斤道白四两唱”,所以道白表演起来是很吃功夫的。剧中的刘瑾视人命如草芥,当宋巧姣在法门寺喊冤告状时搅了他的雅兴,差一点就让他给杀了。全剧最可爱也最光彩的人物是宋巧姣,她虽为民女,却不乏正气和胆略,为了给她的未婚夫洗雪昭冤,不惜挺身而出,告御状、陈疑惑、诉冤情,终于打赢了官司,令人敬佩。

此外,在太后吩咐摆驾法门寺之后,则与刘瑾等原地不动,而是由四堂龙套组成仪仗队高唱曲牌《一官迁》,走一套图案组合。龙套边走边唱,一队人马威风凛凛,浩浩荡荡,颇有气势。唱罢就到了地方,这是戏曲独特的时空表现方法。剧中幽默色彩强烈,常常令人忍俊不禁。当刘瑾率小太监等一干人马陪伴那位“一心赴蟠桃,但愿得长生不老”的“太后老佛爷”去往法门寺降香时,遇到民女喊冤。刘瑾当即正色道:“这儿没她的父母官吗?这是诚心搅,杀了她!”贾桂立即传令“杀了她”。老太后闻言传下懿旨,说“大佛宝殿岂是杀人之所?看看那女子身旁有状无状”?刘瑾当面表示“遵旨”,回过身来却训斥小太监说:“桂儿呀,这大佛宝殿可怎么能够杀人哪?”贾桂附和说:“可说得是哪!”刘瑾接着问:“这是谁的主意?”心知肚明的贾桂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摇摇头说:“奴才可不知道!”每次看到这里,便不觉会心一笑。

作为未婚妻的宋巧姣当她闻之自己的未婚夫是被屈打成招,是糊涂官错判的糊涂案时,居然萌生了“慢说千岁前呼后拥,就是一座刀山也要前去”的想法。宋巧姣在“大佛宝殿”倾诉完毕,太后传旨:“我儿将此案审明,胜似为娘烧香还愿。”裘盛戎扮演的刘瑾说:“实指望跟着太后老佛爷出京走走逛逛,没想到遇见这么档子逆事。”贾桂说:“逆事?逆事可也得办哪!”刘瑾问:“怎么办呢?”萧长华使用了一句地方口语:“您就瞧着办啵!”刘瑾说:“真格的这法门寺属哪儿管?”贾桂说:“郿坞县所管。”这时刘瑾边说:“拿我令箭,把郿坞县给我提溜来!”裘盛戎与萧长华无愧于公认的京剧艺术大师,仅仅是这段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白口,就将刘瑾和贾桂的形象推向了艺术的巅峰。而像萧长华和马富禄这样的名丑,艺术造诣均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但在舞台上也只能给“马谭张裘”等名副其实的名角名剧锦上添花。剧中其他配角儿也表演不俗,这些配角在其艺术生涯里或许没有挑过班,却都以各自精湛的表演,把优秀传统剧目《法门寺》打造成传世之作。

“腰横玉带紫罗袍,赤胆忠心保皇朝”,刘瑾的“赤胆忠心”最终令他不得善终。然而,他在法门寺的大雄宝殿里审案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舞台上的不朽经典。

文/余闯 摄影/毛羽 标题书法/夏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