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人人都学易经(易经不战而屈人之兵)

无论是古代的战争,或者是如今的谋事,最好的一个状态和智慧并非是“百战百胜”,而是战胜对方的基础之上,不损自己一兵一将。

曾仕强人人都学易经(易经不战而屈人之兵)(1)

有一些人在竞争或者谋事的时候很,都会用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损失,去换取期待的成功,但是这却也是一种思虑不周,即便是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损失也是极其惨重,这样的成功也是毫无价值的。

真正的智者应该掌握一种“不损已利”的道理。

就是在不损伤自己的基础之上,能够得到想要的目的,让一件事情取得成功。

《易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九二是吉利的卜问,征讨他国则凶,不能减损他要增补他。

在《象传》之中说,九二爻辞说的是“吉利的卜问”,因为九二之爻是属于下卦中位,就好像人行事的时候需要守真。

曾仕强人人都学易经(易经不战而屈人之兵)(2)

“九二”属于阳爻的刚毅,在下卦的中央,也就是代表着中庸,而不妄进,所以坚持正道有利。如果积极的向外去发展,就会出现凶险之事。

这一爻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掌握一种不损自已的道理,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次西部边疆的战争中,大将刘平战死。

议论这一些事情的人,认为是朝廷委派的宦官监督军务,使得主帅没有了调配军队的权力,才导致刘平失利,最终战死沙场。

曾仕强人人都学易经(易经不战而屈人之兵)(3)

于是宋仁宗就下令诛杀监军黄德和,另外还有人请求一起罢免其他部队的监军,这个时候宋仁宗就用这个事情问吕夷简,吕夷简这个时候回答就说:“不必罢免,只要选一些忠厚,谨慎的人去担任即可。“

这个时候宋仁宗就委派吕夷简去挑选这一些人,吕夷简就说:“微臣是宰相的身份,不应当和宦官交往,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贤明,皇上可以下令让都知,押班去推荐,如果推荐的人有不称职的,举荐之人也同样需要治罪。”

宋仁宗听了吕夷简的建议之后,第二天,都知,押班都过来磕头,请求罢免各路监军宦官。

士大夫都称赞吕夷简做事非常具有谋略和智慧。

曾仕强人人都学易经(易经不战而屈人之兵)(4)

吕夷简非常具备才能,如果皇上杀掉一个监军,其他的监军同样存在问题,并没有解决根源的事情。

如果由皇上来罢免,那以后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就会拿这件事情当做借口。

而吕夷简对皇上提出的建议是让他们“自行举荐”,不但轻松的解决了问题,还避免了自己招致祸端,这就是一种最好的智慧。

最好的智慧,就是能够保全自我,并且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正所谓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把很多方式想象成不同的力量,当你能够让这些方式取得一个平衡,这些力量就能为你所用,把你推向一个更高的高点。

曾仕强人人都学易经(易经不战而屈人之兵)(5)

如果说只是一味的执拗偏激,只是单纯的使用一种力量,那么最后的结局就会有失偏颇。

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思考全局,用一种最合理的方式“借力使力”,让这一股力量为自己所用,达到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