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

之前推荐过一款 PubMed 的 Scholarscope 插件,其因为对不同浏览器的兼容性、全中文的友好界面,以及能够简单方便地显示 PubMed 上的影响因子和分区而广受好评。

然而,最近 Scholarscope 却要收费了,而且每次打开 PubMed 进行检索时,都会强制打开 Scholarscope 的登录界面,需收费才能进行。毕竟,插件维护也需要经费和时间,收费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插件,作为用户的我们也很无奈。

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1)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带来其他的 PubMed 插件,有些甚至比 Scholarscope 的效果更好。

为了更好地测评,笔者这次将对主流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和 Edge 浏览器进行全方位的插件测评,让使用不同浏览器的读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PubMed 插件。

一、EasyPubMed

作为一款 PubMed 插件,EasyPubMed 做得可谓是非常全面,但是仅能在 PubMed 网页检索文献时使用。在谷歌和 Edge 的插件商店中可以直接检索到,但是很遗憾火狐浏览器的插件商店并没有。

安装好 EasyPubMed 插件后,在 PubMed 检索页面,会在文献名称右上角出现「翻译」的图标,同时在文献下方会出现分区、影响因子等文献信息,还支持一键直达 Sci-Hub 等便捷操作。

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2)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在文献的单独页面,题目和摘要的右上角也会出现翻译字样,下方依旧是分区、影响因子等内容。

在以前,点击「翻译」图标即可出现文章题目或摘要的全文翻译,但是目前 EasyPubMed 的翻译功能出现了错误,所以想要翻译的读者,还要使用浏览器自带的翻译功能或者「彩云小译」插件才行。

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3)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点击浏览器右上角「EasyPubMed」图标,会打开 EasyPubMed 的设置页面,在「More Options」选项中,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修改插件的展示内容,也可以随时关闭翻译、显示分区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EasyPubMed 和 Scholarscope 不兼容,使用 EasyPubMed 时,要将浏览器中的 Scholarscope 删除。

二、easyScholar

easyScholar 的覆盖面非常强大,主流浏览器如火狐、谷歌、Edge 都能在插件商店检索到。除了对众多浏览器的适应性,easyScholar 还是一款「通吃」的插件,安装后基本上不论中英文,只要我们能想到的检索网站都能用。

除了 PubMed 之外,谷歌学术、百度学术、Web of Science 等检索网站都能使用,在知网等中文文献的检索平台也可以使用,可以说覆盖面相当广泛。其主要功能还是显示文章分区、影响因子等信息。

除了基本的信息外,还会显示一些各种各样的分区,比如一些大学的分区。这些大学分区在英文期刊检索中比较多余,但是在知网等中文期刊检索的过程中能很快帮我们筛选出核心期刊等内容,比较实用。

当然,假如不想看这么多,在设置中我们也可以将其关闭,只显示 SCI 影响因子和分区。

值得注意的是, easyScholar 的插件内容仅能在文献检索页面使用,打开到文献界面,不会有插件内容。

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4)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5)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除了显示各种影响因子外,easyScholar 还支持对「任何网页」进行翻译。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只要选中相应的英文段落即可翻译,这在一些英文期刊的投稿页面,或者在线英文内容的阅读上都会方便不少。

在设置中可以选择翻译引擎,有谷歌、百度、腾讯、彩云四个翻译引擎可供选择。

初始翻译快捷键是「T」,当我们选中网页中的英文后,点击键盘上的「T」即可启动对应引擎的翻译功能,还可以设置翻译结果出现的位置,按「Y」即可隐藏翻译结果。

经笔者测试,刚载入的网页使用翻译功能会有一定的延迟,有时点击「T」会没有反应,需要打开网页后过几秒钟反复点击「T」进行翻译或者需要重新刷新网页。

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6)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三、Pubmed Impact Factor

Pubmed Impact Factor 的功能较少,但是相对也比较精简,占用空间较小。插件仅能在谷歌和 Edge 插件库检索到,火狐浏览器不能检索到。

Pubmed Impact Factor 的常规功能就两个,显示分区和影响因子,不会像 EasyPubMed 一样显示很多信息,非常适合喜欢精简页面的读者。

除了查看影响因子和分区外,Pubmed Impact Factor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功能。

通常我们打开 PubMed 的文献检索页面,仅能看到部分包含检索关键词的摘要,检索关键词会被标注黑体,只有打开文献页面后才能查看整篇的摘要,但是这种形式查看摘要、检索关键词就不会出现黑体标注。

Pubmed Impact Factor 可以帮助我们直接在文献检索页面打开文献的全文摘要,可以很轻松地让我们查看到检索词在全文摘要的分布。

安装好插件后,在检索页面,摘要的省略号后会出现「>>>」,点击即可打开全文摘要,摘要中所有的检索关键词也会标注黑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7)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为什么要选择pubmed数据库(拿什么拯救我的)(8)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因子和分区会不断变化,不论是哪款插件可能都无法很快地更新实时的影响因子和分区。所以,显示内容仅供参考,特别是在新的影响因子和分区刚刚公布时,一切还是以最新公布的官方数据为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