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1)

如春雨润物无声,如夏风送来清凉。首都师范大学东一区校园的每个人,陪伴学生的老师,忙着学业和毕业的学子,门口的保安大哥,食堂里的大师傅,宿舍楼里的阿姨……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责任与爱”,做好自己,关爱他人,每个人都是校园里最生动的那道风景,成为艰难时刻点亮希望的那束光。5月21日,东一区校园采访组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跟踪采访,以此呈现每一位为校园疫情防控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的师生们的风采,并籍此向你们说一声辛苦,道一声感谢。

凌晨0:00

校园采访组整装待发

东一区校园采访组整装待发,他们将以24小时不间断的跟踪采访,捕捉校园每个角落里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者身上的动人故事。

凌晨2:00

24小时全天候的守护者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2)

是谁还能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凉风习习?是凌晨2点还值守在校园南北围墙的安保人员们。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每天两班值岗轮换,每一班值守12小时不间断,全覆盖校园无死角无盲区——他们,用责任与力量赋予了整个“无硬隔离围墙”的校园十足的安全感。每路过一段200米的校园外围铁栅栏,你就能看到他们挺拔的身姿和如炬的目光。他们不苟言笑,却又吃苦肯干;他们少言寡语,却又恪尽职守,如同一颗颗钉子般,深扎于首都师大疫情防控第一线。“我从没想过什么时候能出去,我脑子里想的只有怎么才能把病毒阻拦在外面!组织培养了我,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90后的他,用行动诠释了“保安”这个普通名词的深刻含义,用24小时无间断的值守筑牢了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坚实防线。

凌晨4:00

舌尖上的魔术师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3)

“缺少时间,就与时间赛跑;缺少人手,就每人多干一些活,只要校园平安,苦点累点没关系。”——凌晨4点的校园,当同学们还沉睡在梦中,“后勤人”的闹钟早已唤醒了校园的寂静,食堂后厨忙碌的一天开始了。他们穿上整齐划一的厨师服,开始了一整天的食材筹备。凌晨5点,经过严格消杀流程的 “蔬菜肉类”在“过五关斩六将”后,终于被运送到了食堂后厨。为保证全校师生吃上安全放心、种类丰富的饭菜,每一种食材都要历经“严格的选品及消杀程序”,购进、验收、使用记录等环节缺一不可。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4)

“自从校园静态管理以来,知道同学们吃不到外卖了,我们的初衷就是想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尽量丰富菜品,在‘味觉、视觉’上给同学们带来更好的体验,让同学们在这段时间吃的开心、吃的安心!”食堂负责人对驻校记者团说道。就这样,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你总能看到这么一群人,起早贪黑、忙忙碌碌。他们或埋头库房,清点发放物资;或穿行于楼宇之间,用酒精仔细喷洒消毒;或从凌晨至夜阑,只为了那一餐一饭的安心。全力守护首师人“舌尖上的安全”,是他们,默默替我们负重前行。

早上6:00

你生命健康的检察官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5)

防护服是他的战服,消毒液是他的武器,驻扎在核酸采样一线,每天“洗手”上百次——核酸采样工作人员早已成为了学生们口中熟悉的帅气哥哥和温柔姐姐。截至5月21日,首都师范大学东一区已累计完成27次全员核酸检测,总计核酸检测近一万人次。今天,是他们风雨无阻的第28天,依旧是提前一小时到达检测地点,有条不紊地穿起防护服、拉起警戒线、安装识别器、标记采样试管,为核酸采样的顺利进行做足准备。

上午11点,将近4个小时挥汗如雨的奋战后,来不及吃午饭的她马上就要奔赴下一个核酸采样点,她嘴上对迟到的同学说:“下次再晚来就不给你检测了啊!”然而心里却生怕漏掉一个,一等再等。因为她深知“应检尽检,全覆盖、无遗漏”的核酸检测对校园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所在。凌乱的头发,汗水浸湿的衣服,被口罩压出印的脸庞还有那双勒红的双手,这是我们见过彼此最狼狈却又美丽的样子。

早上8:00

唤醒清晨的敲钟人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6)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7)

“同学们,起床啦,做核酸啦!”数十天如一日的楼层长 “叫醒服务”成为了首都师大东一区独具特色的晨间活动——驻校楼宇党员们逐一前往各自对应的“责任区”,将熟睡中的同学们一一叫醒。

“您好,请消毒!”“您好,请保持两米距离,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您好,请将身份证正面朝上且悬浮在读卡器上方1cm处。”室外温度高达33摄氏度的今天,学生志愿者大白们早已各就各位。几个小时下来,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是他们湿透的全身,防护服外层渗透的汗水一颗颗清晰可见。大白们笑着对记者团打趣道:我们成为了“桑拿人”。在仔细核查了东一区400余人的检测数据,确保在校师生员工全员完成无遗漏后,“大白们”这才放心地脱下防护服。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8)

如果你问我,与病毒赛跑的日子里什么是希望的颜色?我想,或许是同心战疫的那一抹“白”,是那披上白色战袍,带上防护装备的“大白”;又或是那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一抹“红”,是那初心不改,以鲜明底色挺身而出的共产党员。

上午10:00

为校争光的“首师飞人”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9)

伴随着清脆有力的拔地声,一道健硕的身影出现在柏油甬道上。学校田径队队长吴孔明的晨间训练开始了。身为“首师飞人”的他曾带领首师学子在首都高校田径比赛中屡获佳绩,这次,因备战国家和北京市田径比赛,他在3月份就早早返回了校园。每天上午,第一时间做完核酸检测的他便开始了一天规律而系统的专业训练:踢腿、马克操、A式跳、B式跳、圈腿、小步跑、高抬腿、直腿跑、后蹬跑、跨步跳…

热心的保安哥哥成为了他训练的好伙伴,一个人难以完成的抗阻力训练成为了可能;学院“手拉手”一对一帮扶的党员学姐帮他拍摄训练视频,以此来纠正不标准的动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对我来讲,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我觉得封闭管理下的校园生活更是我们加强体育锻炼的良好契机!”许多学生也都在“飞人”的带动下,纷纷加入“强身健体小分队”中来,他们携手同行、共克时艰,以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饱满的热情,让封闭的校园充盈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

中午12:00

菜量管够的掌勺人

“同学,请消毒、测体温,往里走,今天新增了特色的小碗菜!” 在调研了同学们对于特色菜品的需求后,食堂新开设了小碗菜、砂锅、米线等窗口,充分满足大家的个性化需求。在他们的眼中,饭菜被同学们喜爱和称赞是一件颇具成就感的事,能得到学生的肯定,他们开心地笑了。食堂阿姨亲切地招呼着说:“小伙子快来!今天有你最爱吃的宫保鸡丁,阿姨给你多盛两勺!”贴心的食堂阿姨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只爱吃宫保鸡丁的小伙子。

“阿姨,校园封闭了您想不想家呀?”记者团问道。“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挺着急的,尤其当时手机还坏了,没办法跟老家人视频了。但转念一想,这是学校的号召和疫情防控的需要,要坚决执行,慢慢地,我也就习惯了!”阿姨朴实的话语如涓涓溪流,滋润了每一位学子的心。

下午14:00

打通物资运输链的“哆啦A梦”

午后2点的烈日炎炎下,气喘吁吁的两抹身影推着一辆满载货物的拉车,一趟趟往返于超市与校门之间,将超市里那一排排空荡荡的货架补齐。校区静态管理开始后,校园的生活物资一段时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消息的超市工作人员立刻建立了“线上超市团购群”,帮助同学们解决“燃眉之急”。近三十天,超市大哥克服住宿上的不便,坚守在校园,为同学们运来一车又一车新鲜的水果,大家开心的称他们为“打通物资运输链的超人”。从严格的货源筛选、店长亲自闭环运输、校门口前物资的全面消杀和一趟趟不厌其烦地搬运,超市大哥和店长大姐用最少的人力为学校提供了最新鲜、安全系数最高的生鲜水果。“我们不怕麻烦,也不为盈利,都是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下午18:00

“私人定制”的美发师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10)

“怎么样,这个发型还满意吗?是不是剪完感觉凉快多了?”随着校园实行静态式管理,渐渐丛生的长发,成为了留校同学们心中“剪不断 理还乱”的烦恼。得知了大家这一急迫需求,在校区指挥部和后勤部门大力支持下,驻校辅导员摇身一变,成为了同学们最贴心的“Tony老师”。一把电推,两把剪刀,三把梳子,四把板凳——就这样,“益剪理发服务站”成立了。或许技术不如校外的专业理发店成熟,又或许设备不如校外的专业,然而这一间小小的由学生公寓宿舍改造而成的“理发小屋”却成为了充满爱与关怀的温馨小家。

“这块这样修剪比较适合你的脸型,相信我们的技术和审美,颜值绝对杠杠的!”——这已经是理发小屋迎来的第十四位顾客。伴随着这些暖心的话语,同学们舒心的享受着“tony曹”老师的服务,拥有了干净清爽新发型的他们说“原来理发小屋不仅仅只有理发服务,还能传递温暖、快乐与力量”

晚上21:00

你是我们的“百变金刚”

“老师,您又来看我们啦!看见您和几位辅导员老师们在封校第一时间就回来了,我们突然感觉心里踏实多了!”怀着对在校学生的深深牵挂,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们主动请缨,成为了校园中的 “战时辅导员”,成为了留校学生的“贴心人”。驻校20天以来,每天清晨无一遗漏的核酸检测、三轮进宿舍“一对一”深度辅导、覆盖400余人次的谈心谈话、持续800天之久的疫情排查,凌晨一两点结束工作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常态。而他们也成为了同学们心中的“百变金刚”——思想领航员、清晨叫早员、核酸检测员、心理疏导员、就业指导员、健身倡导员,她们在不同身份间无缝转变,以“百变”的形象走进学生们的心中。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11)

学生在写给辅导员老师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感谢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临近毕业的我再次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作为师范生的我常思考为何师?何为师?如何为师?老师们的陪伴给了我答案:在教师之岗依行师之责,为何师的答案是责任,何为师的答案是陪伴,如何为师的答案是奉献。当我们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也会将这份对学生的深情延续下去。” 不同的角色,相同的本色,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言传身教的最佳教材。

晚上23:00

为你掌灯的守夜人

因为有你,寝室如家。23点整,伴随着“咔哒”一声,门锁落下,学生公寓楼一间间屋子的灯光逐渐熄灭,校园回归了一片安静与祥和,而总有一盏小夜灯为晚归的同学们指引“回家”的路。“孩子们放心,我一直都在,有事敲敲窗,阿姨帮你解决困难!”——这是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宿管阿姨,她们用责任与担当构建了疫情防控的宿舍安全线。其实早在校园还没封闭管理之前,阿姨们就开启了教导模式“没事别出门凑热闹!”“待在宿舍就是给国家做贡献!”。 “戴好口罩!”“不要和别人多接触!”。见到同学们拎着饭回来,“记得回去洗好手消毒!”是她们,让留校同学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每天对公寓大厅门把手、值班室、洗衣房、走廊等公共区域消毒并做好记录,按时通风;每天进入宿舍逐一排查安全隐患,她们的心里也有一份担心和紧张:插排是不是关掉了?有没有违禁电器?宿舍的易燃物品整理了吗?她们说:“帮助大家杜绝每一处宿舍安全隐患,我们才能安心。”这就是同学们口中亲切的“宿管妈妈”。

编后语

已是深夜,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此时此刻,她们的内心被一股喷薄而出的汹涌力量充斥着:当此疫情防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蓄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如同这一位位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一般,“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信念火种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

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当是胸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映初心。今天,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疫情阻击战这场“斗争”中,他们将投身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曹元、赵嘉琪、吴可欣

编辑:杨晓菲、戴江珊

责任编辑:李嫱

内容源自于:东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传递每一份学子对校园的爱(致敬全天候的校园守护者)(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