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买买买的经典语言(女人对买买买的热衷)

热热闹闹的双十一刚刚过去了,我也是熬夜通宵了半天,给孩子囤了不少东西,为了抢东西甚至一整天才睡了三个小时仍然不觉得困。老公很纳闷这女人一购物就不知道困为何物了?这算什么,女人对买买买的热衷,甚至可以拖垮一个国家。

1793年1月21日,天空飘着小雨,天气阴沉沉的,似乎连老天都知道这一天将有人的灵魂要悲惨地离开躯壳。但在巴黎广场的周围,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却忽略了这阴沉天气带来的不快,他们交头接耳,翘首以盼,只等着一辆囚车的到来。

不一会儿,一队士兵押着一辆马车朝广场走来,人群中爆发出了愤怒的呼喊声:“绞死他,割下他的头!”这位让民众义愤填膺的人,便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路易十六。在这一天,他跪在群众面前,被自己参与设计的铡刀砍下了脑袋。

1793年10月16日,他的王后也被绑着由一辆二轮运货马车押解到革命广场,上了断头台。

是什么让法国人民如此痛恨这位国王?这跟当时严重的“财政赤字”离不开关系。

女人买买买的经典语言(女人对买买买的热衷)(1)

路易十六画像

路易十六一生有两大爱好,其一是打猎,其二是造锁。他从小就对各式各样的锁非常痴迷,还在做太子的时候,他就斥巨资建造了一间五金室,房间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金属器具,都是国王造锁的工具。他还专门聘请了法国著名锁匠加曼来当自己的老师。

路易十六对锁的痴迷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他的宫廷里面到处都是锁,而且是个开锁能手,据说他可以在锁芯弹回的零点几秒之內把锁拧开。这样的高手,如果能够将造锁当成事业一定能够有巨大成就,可惜他的事业却是当国王。

其实路易十六还是很爱自己的百姓的,他并不想整天从这些可怜人身上捞钱。他知道很多法国家庭一年大部分收入都只能用来买面包,还只能买最差的黑面包,还有很多人连黑面包都吃不起,再跟他们收钱,别说收不出来,连自己内心都没法平静。

但经历了一次税务改革失败后,路易十六快被钱给弄疯了,精神都到了崩溃的边缘,时不时还会出现幻觉,但人们一点都不同情他。同时,民间还传播各种真真假假的流言,说凡尔赛宫平时生活多么骄奢淫逸。

而他的妻子玛丽王后是这些负面舆论的中心人物。

1770年,还是王太子的路易十六迎娶了奥地利公主14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无疑这是王室中的又一桩政治婚姻。法国王室为这对新人举行了奢华的大婚圣典,法国人民也对这位“最美丽的奥地利公主”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当然谁也不会料到在十多年后,他们会不屑地称呼这位美丽的公主为“那个奥地利女人。”

玛丽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最小的女儿,她从小聪明伶俐,且活泼到了极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她专心的时间超过一小时,她总是在学习钢琴的时候走神儿去看窗外的蝴蝶,或者在背诵法语的时候嘟囔出德语,即便是奧地利严苛的宫廷教育也未能将她驯服”,因此她的法语说得并不好,在嫁给路易十六之后也不愿意和他用法语交流,这也为她在法国宫廷得到支持埋下了障碍。

在16岁的路易十六和14岁的玛丽新婚之夜,两人都没有真正享受到男欢女爱的激情,第二天,路易十六就一头扑进了自己的五金室,而玛丽则满怀好奇地将目光集中于法国宫廷的奢华。

之所以这样其实源于路易十六有一些男人之隐,其实是个非常小的毛病,但路易十六羞于启齿,不肯治疗。

女人买买买的经典语言(女人对买买买的热衷)(2)

电影《绝代艳后》截图,讲述的就是玛丽王后

但这在玛丽眼中却是莫名其妙,看到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又矮又胖的丈夫居然在卧房里无视自己,年轻的玛丽深受打击,觉得是自己魅力不足,遂而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一些美丽的事物上,比如珠宝首饰和华美的服装。

玛丽王后是奥地利的公主,从小就没过过苦日子,喜欢各种美丽的东西、华丽的服装、热闹的舞会,有时候一天就能把自己份内一年的钱都给花光。她特别爱花钱是事实,但其实当时的凡尔赛宫里,就没有不爱花钱不爱享乐的人。她作为这个国家的王后,理所当然成为了奢侈糜烂生活的代表。

于是凡尔赛宫里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年轻的太子妃乐于嬉戏和享受,她喜欢各种聚会舞蹈,喜欢在所有人面前出尽风头,更喜欢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她身上。当然,无数男人陷落在她的风情中,以可望而不可即的姿态瞻仰着太子妃的尊荣,偏偏那位将她明媒正娶回来的男人路易十六对她的一切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其实路易十六对玛丽是有爱的,虽然并没有显得轰轰烈烈,但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纵容。1774年,路易十六继位后,玛丽成为王后,这时候她的奢侈更是体现到了极致。

但在18世纪的欧洲,王室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各国政府关注的内容,即使连国王夫妻的床第私事也不能例外。当时,国王和王后的生育能力并不是个人之间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头等大事自1770年结婚以来,婚后数年,路易十六却不能使玛丽王后为王室产下一个继承人,这使整个法国和欧洲各国为之关注。

后来,玛丽王后是清楚了整个问题的症结,在一封给自己的母亲玛丽亚・特蕾西娅女王的信中,她告诉母亲:“医生认为只需要进行一次微不足道的手术,我也同意这样处理,正在说服他接受。”然而,优柔寡断的路易十六国王对这样一件小事,却左思右想,一再拖延。时间一晃就是五年,这五年里,他也已由王太子变为了君临天下的国王,却始终下不了捱一刀的决心,病情一如既往。

路易十六显得既可怜又可憎,而玛丽王后则更是烦燥不安,觉得自己丢尽了脸面。最后在路易十六的内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约瑟夫二世的劝说之下,路易十六才接受了手术治疗。玛丽王后也就于1777年12月19日产下一位千金,并于1781年又生下了一位王子。

尽管如此,路易十六仍然觉得自卑,对玛丽王后更加纵容。

玛丽当上王后之后,十分讨厌宫廷礼节的生硬呆板,为了摆脱处处受制的宫廷生活,她向路易十六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给她找个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住所。对玛丽王后百般殷勤的路易十六立即将特里亚农宫送给她。从此,这小小的宫苑便成了玛丽王后在法西王国中心地带的一处私产和国中之国了。

小小的官苑离凡尔赛仅一箭之遥,孤立于旷野之上,外观颇似一个古城堡。宫内房间不多,仅七、人间,但玛丽王后对它却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来进行装饰。她按照自己的构思来建造自己的安乐窝,此后,这里就成了她销魂荡魄的理想场所。

在装饰中,玛丽王后使室内既不像路易十四时代那样华丽,又不像路易十五时代那样意在炫耀的博大、豪华的风格,而是以亲切、和谐为特征,既有仿古意味,又饱含法国所特有的韵致,即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反映了女人的兴趣和爱好,在法国独额天下的局面,又体现了一种自由、娇嫩、高雅的风格。置身于此宫之中,处处都能使人体味到一个美女的纤柔迷人的身影。这就是后世所说的“路易十六风格”。为营造特里亚农宫,玛丽王后共耗费了将近两百万里弗尔,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数字。

女人买买买的经典语言(女人对买买买的热衷)(3)

《绝代艳后》剧照,赌桌上的玛丽王后

在这所专为玛丽王后取乐的宫里,她享尽了人间欢乐,没命地贪玩,有时甚至还戴着假面具,被年轻的贵族抱在怀里;而她周围的贵族们常把沉湎在快乐中的她拉进狂乐的草丛中,极尽奢华之乐。玛丽王后所过的奢侈、糜烂生活甚至连她的母亲特蕾西娅女王也深感吃惊不已。她的重大开支,一是服装和首饰,二是赌博和游乐。

巴黎有一位名叫贝尔坦小姐的时装师。此人在圣奥诺雷大街开了一家时装店,专门为贵妇人做礼服。贝尔坦小姐所做的时装样式新奇,别出心裁,甚得玛丽王后的青睐,一来二去贝尔坦小姐就成了凡尔赛宫的常客了,她每星期进官两次,为王后选款式,量尺寸,送衣服。只要她一出现,玛丽王后立即抛开所有其他贵宾,和她呆在一起。

王后的衣服本来就多得没有地方可放了,除日常礼服之外,她每个季节还要另外新做12套礼服、12套晚礼服、12套新式裙衫。至于内衣、衬裙、胸衣、腰带、晨服、睡袍、手套、袜子、帽子等,则更是数不胜数了,据说能摆满十家服装店。因此,有好事者送给王后一个雅号“高等社会的时装模特”,她花在衣服上的钱真是不可胜数。

首饰更是玛丽王后不可或缺的东西。王后对首饰可以说是见枚爱一枚,见两枚爱两枚。只要喜欢,不管多么昂贵,都要买回。据说她所买的一副手镯就价值25万里弗尔。巴黎当时有两个著名的德国籍的犹太珠宝商。一个叫波埃热,一个叫巴桑热。两人也是玛丽王后的常客,每星期都到凡尔赛来。见到王后时,他们总是鬼鬼祟祟地从内衣里面掏出耳环、戒指、项链、手镯、别针之类的东西,请王后选购。这两个犹太人特别工于心计,他们允许玛丽王后赊帐,但价格得多出一倍;如果王后不愿赊帐,也可以拿旧珠宝抵债,但价格则要减半。一句话,他们用首饰作筹码,要将王后的钱袋掏空。

光是1780年这一年时间,玛丽皇后购买了170件裙子,1783年买了200双鞋,修建宫殿又耗费了80万法郎,这样拜金程度,一夜就能花光一年的皇后年金。

不仅如此,玛丽王后的嗜赌也是出了名的。路易十六生平最恨赌博,初登王位他就下诏书,颁布禁赌令。谁知玛丽王后竟然胆大包天,将赌局设在自己的客厅内。为了不让国王知道,玛丽王后亲自派人在门口放哨。每当路易十六来到时,赌局便撤了,而国王一走又接着吆五喝六。有一段时间居然天天赌到凌晨三四点钟,甚至赌个通宵还觉得意犹未尽。玛丽王后还喜欢赛马、滑雪演戏听音乐。

女人买买买的经典语言(女人对买买买的热衷)(4)

《绝代艳后》中王后的鞋子们

整天纸醉金迷,吃喝穿戴,但还是觉得不满足,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王后表示:“我为这无聊乏味的生活而苦恼不已!”

玛丽王后的挥霍无度和大规模的赌博活动,无疑都要花钱,并且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像王室的其他成员一样,王后也有俸禄,但经不住她如此大手大脚,这样就导致她债台高筑,财务拮据。于是玛丽王后又拿出她的拿手好戏,向路易十六撒娇,要他增加自已的俸禄。毫无主见的国王只好答应她的要求,将她的俸禄提高一倍。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满足她的挥霍无度。法国臣民抱怨说他们的王后的钱袋一定有个洞,再多的钱,一经她的手便漏光了,她的钱袋几乎总是空空如也。为此,巴黎调侃的小报主笔送给玛丽王后一个有趣的绰号:“赤字夫人”。

关于玛丽王后的糜烂生活并非讹传,即使是她的母亲,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娅女王也曾多次写信警告过她。其中一封甚至严厉地正告她:“一位讨人喜欢的、容貌美丽的王后只要略施粉黛就足足可以了。你应该作臣民的表率。你如此轻浮、庸俗,以至于我不得不向你当头棒喝。”另一封信也非常直率地说:“国家财政日绌,珠宝价钱昂贵,你为求一戒指而一掷千金,实在是太过奢侈,天理不容!”第三封信则规劝女儿:“赌博不是正当的娱乐手段。它不仅引朋呼类,并且特别容易滋生事端,应立即禁止!”身为人母的玛丽亚特蕾西娅女王不愧为明白人。遗憾的是她的宝贝女儿此时正在兴头上,对于自己母亲的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一概置若罔闻。

由于国家经济情况和政治情况越来越令人担忧,身为一国之君的路易十六对国事异常冷漠,他整天醉心于狩猎和制锁,一看见公文就觉得头疼。此时的路易十六不是像其他国王那样怕大权旁落,而是恨不得有人为他分忧。

女人买买买的经典语言(女人对买买买的热衷)(5)

玛丽王后和她的孩子们

1785年,发生了一场“项链事件”,彻底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甚至后来有很多人认为,法国之所以会发生大革命,和她被卷入这场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玛丽皇后对珠宝的狂热程度一般人难以想象,她婚礼时穿的婚纱是由金线织成的,裙摆上镶嵌着钻石和珍珠。路易十六送给妻子一对钻石耳环,两大颗梨形切割钻石分别重14.25 和20.34克拉,来自印度或者智利。

她拥有一串世界上最昂贵的的十大钻石之一的项链,上面由无数闪耀的白钻和两个十分罕见的椭圆形黄钻镶嵌而成,在项链最上方坠着一颗美妙绝伦的1.84克拉的粉钻,项链底端还有一颗白色的梨形钻石,重量达7.06克拉。这条项链共用了181.1克拉的钻石,奢华无比,大概价位在370万美金。

因为玛丽王后对钻石的极度崇拜,才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这件足以致使法国人集体愤怒的事件中。

1784年,有个叫让娜的女骗子,看上了一串名贵的项链。这串项链是当年路易十五命人造出来给他的情妇的,他要求工匠们要做得与众不同,要够豪华,够闪耀。可惜的是,这串世纪项链还没做完,路易十五就死了,他的情妇自然也被路易十六给赶走,无福消受了。

项链需要一个新主人,珠宝匠很自然地想到了玛丽王后。出乎意料的是,王后不要。

关于王后不要的理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路易十六表示这项链太贵了,买项链的钱还不如去造军舰;另一种是说,她自己不想戴一串为别的女人设计出来的项链。后来欧洲其他国家的有钱女人也都不要这项链,推销不出去的珠宝商发了愁,这时,女骗子让娜出现了。

让娜直接找到了当时的红衣主教罗昂,想让罗昂来买下这串项链,并想到利用起了玛丽王后。玛丽王后不喜欢罗昂,因为这个红衣主教说过她母亲的坏话。但是罗昂想讨好王后,因为他想做路易十六的首相。于是让娜成了罗昂的情妇,并且骗罗昂说自己跟凡尔赛来往密切,跟玛丽王后关系很好,可以帮他说说好话。罗昂信以为真,从此,他开始与“玛丽王后”通信。

这些所谓的信都是让娜伪造的,罗昂又不认识王后,更加不认识王后的字迹,让娜只需要模仿好王后的签名就够了。跟“王后”聊了这么一阵之后,他很提出要跟王后见面。

于是让娜找了个跟王后有点相像的女人,在晚上跟罗昂见了面,而罗昂居然也成功被骗。从此对“王后”言听计从,让娜说王后要钱,他就很爽快地给钱。让娜告诉罗昂这个冤大头,玛丽王后想要项链,但是又不愿公开购买,想找他帮忙。罗昂答应了,他和珠宝商达成了这笔交易,项链托让娜交给王后,钱由他来先垫着,分期付款。

让娜的计划成功了,她迅速把项链上的钻石拆下来卖掉,换了一大笔钱,但珠宝商因为一直拿不到卖项链的钱,直接写信给玛丽王后,跟她催款。王后诧异了,自己明明没买过项链,哪来的催款?骗局就这么被掀开了,当罗昂被带到路易十六面前,拿出了一封所谓王后的信的时候,路易十六怒了,因为这封信上的落款是“法国的玛丽·安托瓦内特”,而实际上法国王室从来都不会在落款前面加上“法国的”三个字。

女人买买买的经典语言(女人对买买买的热衷)(6)

玛丽皇后的钻石耳环

涉案人员被一一逮捕,主谋让娜被判重刑,罗昂被宣告无罪。可谁知,让娜竟然从监狱里逃出去了,连判决里的鞭刑和烙印都没执行。不仅如此,她还在伦敦出版了回忆录,里面坚持说自己是被冤枉的,整件事的幕后老板就是玛丽王后。

这下,项链事件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人们不愿意相信王后的清白,更愿意同情一个普通的女性。玛丽王后一向喜欢奢侈品,怎么会不想要这么一串华丽的项链?再说,一个女人就能把这么多人骗得团团转,这也太扯淡了,所以这事肯定不像法庭判决出来的那么简单,一定是玛丽王后想要项链又不想给钱,才唱出了这么一台戏。不然,为什么让娜能毫发无损地跑去伦敦,为什么罗昂主教最后被判无罪?肯定是王后自己知道有错,所以才暗中从轻发落。

本来王后的声誉就已经不太好了,这下更是一败涂地。这时,离法国大革命还有三年,凡尔赛宫和人民的矛盾已经接近爆发点。人们都愿意相信凡尔赛宫是个充满阴谋的地方,玛丽王后就是这一切阴谋的罪魁祸首,国王就是被她给迷惑的。

玛丽王后这会儿完全成了个靶子,各种明枪暗箭都往她这儿发,直到死去,她都没摆脱这糟糕的名声。其实,将亡国的罪名都加给一个女人是不公平的,财政赤字并不是一个女人能造成的,但在赤子严重的情况下,玛丽王后的奢侈便显得不地道,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准确地说,她是路易十六糟糕的财政政策的牺牲品,或者说,是那个已经不合时宜的君主制度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高卢雄鸡法兰西》刘克敌主编;潘敏超​;《风流迷人的后妃》李俊明;《法国故事》许婷,聂晓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