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的手机创业史(做手机的老罗总说工匠之心)

老罗的手机创业史(做手机的老罗总说工匠之心)(1)

老罗的手机创业史(做手机的老罗总说工匠之心)(2)

有一次,美国作家、《人物》杂志资深撰稿人亚力克·福奇拿着才用了两个月就被自己一屁股坐坏的黑莓手机,赶到电信营业厅。店员沮丧地告诉他,按规定旧手机“只换不修”,还得重新买——按450美元的零售价。

其实,修手机是这个店员最喜欢的工作,然而老板却不让修,只准卖——让客户花钱重新买一个,显然能赚到更多的钱。

福奇发扬了美国人民深厚的DIY传统,他很快在网上搜到了一个YouTube视频,学习了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拆解并更换黑莓手机的屏幕,并且在网店里找到了45美元的手机屏幕和一套智能手机的专修工具。

有了这些,他只花了10分钟,便让破手机焕然一新。

这段经历促使福奇思考工匠精神在美国和世界的衰落,并写出了一本书:《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在中国,人人言必谈工匠精神。不过,工匠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无外乎下面这些形容词:认真、严谨、专注、执着、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用固定的工具、使用固定的技能做出可预见产品的手艺人,这样的工匠精神的标杆是日本和德国。

福奇的这本《工匠精神》,颂扬的则是美式工匠精神,与上述的德日工匠精神有些许不同。不做教育做手机的罗永浩多次推荐此书,他整天唠叨的工匠之心,就是从这本书里学来的。

他直白道:“大家如果跟我一样,从小有一种想要做一件东西出来的情结,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也许可以帮助你开启属于自己的事业。”

可见,福奇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不被利益和价值所绑架,纯粹出于兴趣爱好的尝试和创造。他痛感美国正从一个充满实干家的国家变成一个充满消费者的国家,美国正在丢掉神圣的工匠传统,他在书中疾呼,社会应该给尝试动手创造的人们更多的尝试机会与容错空间。

对于“工匠精神”,这本书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以美国在20世纪的崛起和21世纪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以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为核心,从他们身上的故事和性格来探究工匠精神的本质,更适合工匠精神发展的土壤是什么。

福奇说:“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本杰明·富兰克林、伊莱·惠特尼、塞勒斯·麦考密克、萨缪尔·摩尔斯、查尔斯·古德伊尔、托马斯·爱迪生和莱特兄弟等,是美国工匠的杰出代表,他们也都是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发明家。

中国也是一个具有深厚工匠传统的国度。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工匠”一词,在我们文化里,并非字面上那种循规蹈矩,成语“匠心独具”,就是指在技术、工艺等方面具有独创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技近乎道”的文化源流,但这一宝贵传统并没有在近代得到发扬,反而渐渐断流枯竭。日益加快的现代化进程缩短了各种技能的“有效期”,使得人们在某一领域的坚守和潜心变得不易。

读着爱迪生、富兰克林们的故事,能够让人渐渐地回到初心。还记得孩提时代拆卸一个闹钟、或者组装一辆玩具赛车的美好记忆吗?通过自己艰辛的劳动,完成一件独一无二的器物,这个过程本身充满了幸福感。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恰恰是发明创新的种子——然而,伴随着年龄成长,这些火种因为应试教育和社会分工而熄灭。

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各个方面都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各行各业用创新性的工匠思维和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推动社会的发展。

让人欣慰的是,时下流行的“创客”,恰恰就能代表这群人的精神内涵。或许,全社会的崇尚之风,中小学如火如荼的创客教育,能够慢慢睇让工匠精神在中国年轻一代当中普及开来,获得实质性的回归。

老罗的手机创业史(做手机的老罗总说工匠之心)(3)

与其他同龄人喜欢的运动和音乐相比,卡门更喜欢电子设备。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人们可以随意走进无线电器材公司,找到足够的电子零件来组装一些简单的产品,如晶体管收音机。卡门最开始接触的是最新的半导体和固态超极晶体管,以及被称为晶体闸流管、可以用来控制交流电的电子零件。卡门意识到如果将这些零件用到常见的调光器中,就可以通过让灯光与声波同步使人们“看到”音乐。后来他成功制造了一个灯箱,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启和关闭。他在自家的地下室里为朋友们展示了这个灯箱。

卡门于1951年出生在纽约罗克韦尔中心(RockvilleCentre),从小就展现出一些知名工匠共有的特征。青少年时期的他非常擅长数学,但是因为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成绩不佳。他也喜欢阅读那些感兴趣的书,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伽利略的相关书籍。

16岁时,在叔叔的帮助下,卡门找到了一份暑期兼职工作。他叔叔是位牙医,认识纽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海登天文馆的工作人员。他被雇来为那个替博物馆制作幻灯片的人帮忙。他的工作是制作放置幻灯片投影仪的柜子。这份工作实在无聊,卡门在几个星期之后就感到厌烦了。

但在博物馆工作的时候,卡门可以去参观建于1935年的海登天文馆,这个天文馆被认为是迄今技术最先进的天文馆。然而,卡门对天文馆老式繁琐的照明系统大为吃惊,根据以前制造灯箱的经验,他知道可以利用可控硅整流器和交流电三极管来改善天文馆的照明设备的同步功能,省去很多的手动操作。

有一次,卡门趁机闯入博物馆馆长的办公室,试图将他升级天文馆照明系统的想法“推销”给馆长。馆长对这个傲慢的年轻人有点怀疑,回绝了他,但是卡门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在自家地下室里用从无线电器材公司购买的零部件制作了一个复杂的灯光设备。因为有员工通行证,所以他顺利地进入博物馆并将他发明的设备连接到天文馆现有的系统上。当他第一次尝试时,电路板爆炸冒烟。当时暑假快要结束了,卡门很着急又不得不从头开始。当设备终于运转正常时,他邀请馆长去体验一下。馆长虽然感到很愤怒,但他还是对卡门的设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最终聘请他在包括芝加哥科学博物馆在内的其他四个博物馆安装设备——馆长为每个设备支付了卡门2000美元。

不久之后,卡门开始向当地的摇滚乐队销售他的灯光设备,并为其他用户定制幻灯片展示服务——此时他才刚刚高中毕业。卡门原本可以在1971年去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PolytechnicInstitute)就读,但除了物理和工程课程之外,他对其他课程没有兴趣,也不在意自己的成绩和学位。周末时,他会开车回家管理自己的灯箱业务。到1972年读大二时,卡门的年收入约为6万美元,并且业务量还在不断增长,赚到的钱比他父母的工资加起来还要多。

老罗的手机创业史(做手机的老罗总说工匠之心)(4)

《晚间书单》每期都会送出一本书。本周送的书是讲述江南十大家族故事的《看见传承》。关注微信公号“浙江文艺中青年”,回答一个小问题,你就可能得到这本书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