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当质子一般多少年(古代的质子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何为“质子”?简单的说,就是人质。质的最早含义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抵押行为或者说是抵押的物品。后来诸侯国外交过程中,国家之间需要结盟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为保证盟约的实施,换取对方的信任,就以君主的儿子作为人质,这个人质当时称作“质子”。

最早的质子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周郑互质”,此事记载于《左传》隐公三年: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古代当质子一般多少年(古代的质子生活究竟是怎样的)(1)

此次交换质子的两个国家是周王朝和郑国,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帮助他打理国事。庄公骄傲自负又野心勃勃,引起平王的不满。于是就想把庄公手中的部分权利分给虢国君主,以此来制约庄公。对于平王的这一举动,庄公很不高兴,甚至跑去质问平王,为什么要分割他手中的权力。

平王不敢讲缘由,只好以“这是谁说的,没有这回事”来搪塞。庄公不满意,提出交换人质来保证两国之间的友好和信任。没办法的平王只得让王子狐去郑国作人质,作为交换,郑国的公子忽也被送到周王朝作人质。

古代当质子一般多少年(古代的质子生活究竟是怎样的)(2)

平王贵为天子,是诸侯国之长,却为小小的郑国所牵制,可见周天子此时的地位已是一落千丈,而庄公亦有了争霸的野心。结果,这次交换质子对周天子来说并没有换来一劳永逸的太平。狂妄的庄公,让人在这年夏天收割了王室在温地的麦子,秋天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其公然挑衅王室的疯狂由此可见。所以周郑交换质子,并没有换取对方的信任,反倒是更添几分仇恨而已。

以周郑交质为开端,春秋时期各国之间交换质子的事例很多。晋楚争霸过程中,处于两国之间的郑国就是这两国争取的对象。有一次晋灵公召集其他国家在郑国附近举行盟会,郑国不想亲近晋国,也不敢得罪楚国,就装聋作哑,找了个借口没去参加盟会。

古代当质子一般多少年(古代的质子生活究竟是怎样的)(3)

晋灵公不高兴了,认为郑国有二心,郑穆公赶紧派人写了一封信送去,陈述晋郑两国历年来的友好交往,表明自己的处境和态度。最后,为了达到互相信任的目的,消除对方的疑惑,晋国送赵穿和灵公的女婿池到郑国做人质,郑国则派太子夷和大臣石楚到晋国为质。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以交换人质的形式来换取彼此的信任成了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有效方式。

质子的地位尊贵,其身份大多是王孙公子、朝中重臣,他们在异国的生活,一般都会受到对方的优待。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才干,有可能会在他国做官,娶妻生子,生活优渥,甚至重新回国做国君。

古代当质子一般多少年(古代的质子生活究竟是怎样的)(4)

如晋怀公姬圉,少年时在秦国做人质,秦穆公把宗族的一个女儿嫁给他为妻,姬圉的父亲晋惠公去世后,圉则回晋国做了国君。与之相对的,质子也有可能在他国地位低下,受尽屈辱,如燕太子丹在秦国为人质时,秦王嬴政对他很不友善,致使太子丹逃回燕国谋求报复。

总之,质子交换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政治活动,是国家力量强弱的体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