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家谱二十五世大全(跋石氏族谱后记)

古语云: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❶。自黄帝胙土命氏,以至夏商,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渐成氏别贵贱,字以表德,号以美称。秦汉以降,姓氏同一。千年以来,姓氏已成维系传统之纽带,团结宗族之象征。

参天之木,根其深哉;怀山之水,源其长哉。本滋者其植丰,积厚者其流远,物固然也,而况于人乎!人之有姓,方显乎亲,而固本笃亲,莫过于谱。当饮水而思源,岂数典而忘祖。人本乎祖,犹水本乎源也,倘不追述过往,则其源不清,其流不明,致动摇根本而至孝义式微矣!固然,百代之遥,黄土之下,所埋者何,断碑之上,名刻其谁;一族之史,口口相传,殊为不易;简录帛书,尤难乎其难。莫说干戈扰攘,流离失所;秋风野火,天灾无常;辗转迁移,沐风栉雨,创业艰难,筚路蓝缕。时光悠悠,何堪回首!是故,凡修族谱,于数代之前,录其大概,或语焉不详,自在情理之中。若因正史无载家史或缺而非古薄远,尽废祖老之言,则无史亦无谱,斯为悲矣。

若夫天地善万物,岂独厚我一族;日月辉千秋,非唯照我一门。祖宗积德,累千百年;先祖肇基,聿修厥德。石氏一脉,源流为深。

石氏家谱二十五世大全(跋石氏族谱后记)(1)

溯我石氏一族,先祖石碏公,《春秋》赞其大义灭亲,谓为纯臣; 战国魏人石申,观天文,著《星经》,恒星一表世界之古;北宋宋城石延年,工诗善画,为文劲健,官至太子中允,身后,好事者传为芙蓉城主;道士石泰,号杏林,遇紫阳祖师,得授金丹之道,常以医药济人,不受其谢,惟愿病者植一杏树,久遂成林。

继之有明安定塔后里石有熔❷,父石磐,胞弟中玉,俱轻财好义。菩萨心肠常行修桥补路之举,家国情怀素有悲天悯人之念。生当乱世,烽燹遍于神州,庶民陷于水火。公不忍生灵涂炭,出粮千石以资军爨,后分毫不取,以为国家捐助。通渭王闻而嘉奖,赐文表其高义。功德可鉴日月,风范常留后世。明末黄梅石昆玉,清廉刚正,江浙史志多载其吏事,擅诗文,董其昌赞其自成高格,可谓盛誉也;清石玉昆,擅《龙图公案》,“石韵”传世;医学大家石芾南,撰《医源》,流千古;乾隆状元石韫玉,官按察使,工诗善画,尤工隶书,兼擅古文。

相信我当世及后世子孙,应承继先祖之志,砥砺奋发,青云期许,方无愧于天地,自有功于家国。唯此,非但我辈之事业建树有望,亦使先祖之功德昭彰。

时至今日,分支嵯峨,枝繁叶茂,千水竞东,各成一流。同姓亦同宗乎,同姓不同宗乎?纠缠于此,似无意义!假以时日,不拘于一地一域石氏修谱,而倡以举国之石氏鼎力,发凡起例,可为后世开山;追本溯源,而知先祖发端,必将巍乎大义而功业可观。

个人之生命纵百岁亦极短,宗族之生命则绵延无尽,盖繁衍之功也。观一宗族之生命力,虽在其族大丁盛,亦取决于其宗族开创性、天才型人物之特出,在其代表人物之多寡。而此等人物,不惟在政界大气卓然,在士农工商兵诸领域,亦纵横驰骋,实为后世之楷模。以史观之,斯族之为有人,更在其代表人物能否在历史之一时段,领袖于群伦,杰出乎期间。是谓人中龙凤,族中翘楚,其德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历世先祖皆出俊杰,祖荫其上,自奋其后,终有令名。

想我一世祖明玉公❸,任清代安定县佐证之职。居县城,常骑驴出城为乡民调解民事纠纷。惟公惟允,惟诚惟廉;但存一颗公心,更无半点私意;勇于任事,处断敏决,乡民中声誉广传。事亲至孝,课子甚严,持守有道,家风俨然。

三世祖如琴公,民国三十五年考入西北大学攻读❹,省域之内蟾宫折桂,寒门俊才独占鳌头,后以佼佼成绩毕业,赋职山东,位至总工,为国鞠躬尽瘁,事业精益求精。国史有载,族人荣光。

至于鳏寡育雏,呕心沥血,孤独求学,艰辛备尝。历尽常人所未经,尝遍他人所未遇,而终成国之栋梁,正是自古英才出寒门,所谓子以母成,母以子显。如三世祖如璋公之妻杨讳玉堂,三世祖如瑄公之妻南讳月英、四世克存公之妻庞讳秀英、四世克昶公之妻燕讳孔英者,其皆寿至耄耋,得享天年,盖上天眷顾其劳以酬其功也!天道酬勤亦酬德,谓为信然。

更多无名者,秉承天性,勤俭持家,生儿育女,耕读传家,谦和礼让,亲亲睦邻,乡间解难排忧,邻里扶危济困,使我家族虽非显赫世族,亦因勤劳良善而子孙绵延,声名远播。

诚然,宗族之显者,与宗族之无名者,生而平等。但何以宗族之显着,谱牒津津乐道,而籍籍无名者,一笔带过,甚或遗落于字里行间,其理在此。

纵观正史,关乎我定西北乡石氏一门,五代以上祖宗之事迹,征于文献者鲜矣,此为我子孙所不忍也。江山有兴废,朝代有更迭,我石氏一脉,绵延至今,千万代矣,但其来历在何,踪迹究竟,流迁凡几,必有追溯。而分列图表,排明世系,编年纪月,以载生卒;直叙父子,横列兄弟;与时俱进,增补女系;又婚配嫁适,迁居分流,一一略载详释。如此,庶几可语与人,亦可使之明于后世也。

而今,民间修谱之风日盛,非谁人一时啜后之兴,实乃国运鼎盛使然,家运兴旺承哉。虽一族谱非煌煌国史可比,但史载国事,谱列家传,等闲不得。未修谱之人,段不知修谱之难。修谱之难,难在岁月邈邈,恒河沙数,前无确据以稽之;使有谱也,虽百代之远犹足征,纵千载之下而不惮。我谱之所以修也,盖缘于此亦难于此。

由是,1990年代,四世克威公倡议在先,宗族诸人响应于后。2000年代以来,四世克辉公,五世国文奔走闾间,登记信息。2012年国文赋闲,以一己之薪资购置电脑印机及相机,不惮劳苦,驱车奔驰,拍照取像,记载留传,后焚膏继昃独力编撰,至2016年春,已易数稿。继约四世克辉公、克威公、克农公,五世国旺、建林、国权校阅,反复订正,多方核实,始成定稿。继之,分头联络,告之族人,分说排难,集资印制。千辛万苦不胜唏嘘。此举,非大愿心大毅力难成其事!

日月荏苒,历时二十余载,始有所成。兹事体大,非一朝一夕之能为,应知不易,非群策群力不能成。

族人中,德高望重,贤达才人者尤多,不才不揣冒昧,书成一稿,以为后记。聊作前人抛砖,以为后学引玉。星斗其灿,仰以缅先祖之德;泉流有声,俯以寄子孙之远。追本溯源,承忠孝之义,以为北斗星辰;慎终追远,蕴仁礼精神,兹成家族昌盛。

嗟夫, “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❺。山岳魏巍,江河滔滔。千载之上尚有神灵以佑我族;百代之下,应多才俊以昌我族。其勉哉!

是为跋。

时在公元二〇一六年十月十六日,五世国权沐手敬书

注❶:语出《 国语•晋语》。

注❷:据《定西县志• 人物》载,石有熔:字廷璧,安定县塔后里人。父石磐,好施与,曾捐资建桥,便利乡民。有熔以农为业,亦轻财好义。明天顺六年(1462)岁歉,邑大饥,有熔施粥米30石。成化四年(1468)兵荒,有熔与胞弟中玉输粟米1040石,时斗米值2000钱。及年丰,都御史马文升恐遇凶年再难劝借,令借粟者加倍偿还。有熔对知县说: “若逼民归还,众既穷迫,独安何益,永不求偿。”遂授七品冠带。遇饥死于路者,有熔助资具棺埋葬。通渭王闻而嘉奖,赐文表其高义。

注❸:一说作明玉、明钰。

注❹:山东济南四世渤海公提供此说,即三世祖如琴公毕业于1950年,以此倒推入学时间为1946年,即民国35年;另据五世建林回忆,三世祖如琴公曾言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1949年率解放军进军山西时邀公同往,公以尚有半年可毕业婉言切之,以此推之当在1949年毕业。

注❺:语出《诗•大雅•既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