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诊有什么好处(望背知病也就是背诊)

背诊有什么好处(望背知病也就是背诊)(1)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循行于人体内脏及肢体头部,而奇经八脉则主要循行于人体腹背,并对十二正经气血起调节作用,十二经别又是十二正经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辅助支脉,其作用在于补充十二正经循行不足。十五络脉则是正经加强内脏与体表、四肢之间联系的分支,十二经筋循行于躯表筋肉,十二皮部则分布于人体肤表。由上述经络体系构成密集的网络组织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可起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

  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张景岳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俞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的窗户。有些疾病,可通过俞穴的压痛、过敏、隆起、穴下软结、肿胀、硬结、痒、热,凉及经络循行部位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反映出来,故诊察背俞穴可助诊断

后背为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从颈下二寸开始,以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向下依次顺序为肺区、心区、肝区、脾区、肾区、排泄区、生殖区,共为七个反射区。

1、体表目测法

(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2、肺区诊断

(1)拇指推肺区膀胱经,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

(2)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适,面部毛孔粗大。

备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区诊断

(1)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

(2)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

备注: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

4、肝区诊断

(1)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

5、脾区诊断

(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

(2)口腔溃疡,口周、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

(3)皮肤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黄腻,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

6、肾区诊断

(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水不足。

(2)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

(3)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

7、生殖区诊断

(1)生殖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血块,痛经。

(2)生殖区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冷症状

说了这么多,那么对于外行来说,分区就已经给搞晕了,那么你就要按照下面的方法自行学习,实在找不好,可以度娘查询一下图片

背诊有什么好处(望背知病也就是背诊)(2)

1.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心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胆俞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睥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胃俞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7.三焦俞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8.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9.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0.小肠俞位于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1.膀胱俞位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以上内容对于爱好者或者同行来说,都容易接受,更深的理论在这里没有办法发表,因为除了同行,能读并且喜欢的太少了,同行如果感兴趣,就可以加关注,等我开了圈子,会把更多的内容与同行分享。

背诊有什么好处(望背知病也就是背诊)(3)

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