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情怀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献礼剧)

从2018年开始,国内电视剧就拉开了献礼的序幕广电总局更是推出了“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这样的5年期规划,通过强化重点选题规划,来引导创作方向从2018到2020年,广电总局每年都公布一批,每一批剧目都高达上百部,三年一共三百多部三年三百多部献礼剧组团来袭,看似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其实真正能够被观众喜欢的却寥寥无几(7月5日 澎湃新闻),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经典情怀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经典情怀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献礼剧)

经典情怀剧

从2018年开始,国内电视剧就拉开了献礼的序幕。广电总局更是推出了“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这样的5年期规划,通过强化重点选题规划,来引导创作方向。从2018到2020年,广电总局每年都公布一批,每一批剧目都高达上百部,三年一共三百多部。三年三百多部献礼剧组团来袭,看似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其实真正能够被观众喜欢的却寥寥无几。(7月5日 澎湃新闻)

三年三百多部献礼剧,除了少数剧目既叫好又叫座外,其他多数献礼剧反映良好者寥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献礼剧成为一种现象时,被赋予“特定时间点”观剧任务意义时,献礼剧的好坏,更事关献礼剧能否发挥作用。一部好的献礼剧,就是一座精神里程碑,尤其需要来认真创作。

献礼剧的制作,往往受到反映题材、时间点的限制。这类影视剧拍摄制作时间集中、题材集中、表达情感集中,似乎已经成为献礼剧跨不过的坎。这些因素,导致献礼剧“赶”的意味浓厚,导致献礼剧缺乏应有的沉淀和用心创作。加之献礼剧在特定时间点连番播出,就会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献礼剧“感动人”“教育人”的效果。

而在献礼剧创造方面,一些影视行业的通病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如编剧水平不高、制作粗糙、不尊重历史或表达不严谨,缺乏与时代精神的有效对接,不注视当下青年对献礼剧的观剧需求,导致献礼剧不接地气,不尊重历史,五毛特效,制作缺乏起码的历史观,使得献礼剧很难赢得观众的认可,更不用说是让观众们“看了又看”。

一部好的献礼剧,需要对史实全面客观的掌握,需要编剧别出心裁的表达,需要精湛的制作,需要演员们高超的演技,需要用符合观众观剧心理的表达。只有在尊重历史、精准定位、精于表达等方面“深耕细作”,每个参与者都有“乐于坐冷板凳”的精品意识,才能为献礼剧经得起观众和时间检验奠定基础。

近些年来,从受到好评的影视剧来看,《大江大河》《最美的青春》,纵观这些口碑良好的献礼剧,虽然瞄准了历史大题材,但或者精于表达,或者另辟蹊径,制作精良度显然高于他剧,总能看到亮点,看到用心之处,是一部“良心剧”。相反,多数献礼剧只能成为凑数的剧目,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成为一种背景剧目罢了。

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献礼剧而言,由于受到献礼时间的限制,需要献礼剧在特定的历史节点播放,对上对的时间,被广泛关注,否则,就会“砸”在手里,拍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可能投资成本都无法收回,也影响了投入方的热情。

献礼剧是致敬历史、讴歌英雄、礼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视剧作。需要从命题方、制作拍摄方、传播放映方等各方面,都秉持精品意识,坚持以人民的角度,人民的观点、人民的思维,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精于表达上用心创作,才可能获得观众的认可,也才能经得起历史和观众的检验。(张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