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痒痒的一抓一块大疙瘩(两条腿上都是剧痒的)

2020年夏天,我突然发现左脚脚踝位置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小痘,不像起在脸上的那种,不是很大,但偶尔会很痒。

我没太在意,以为就是夏天的蚊虫叮咬。可直到夏天过去了,那个痘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

剧痒的一颗痘,逐渐变成了“肉疙瘩”

那时我才意识到事情不太对劲,于是想去药店买一只软膏。向店员说明情况后,我又把那个痘露给他看,还说:“应该是夏天被什么虫咬了,有点痒,越挠越痒。”店员看了一眼,就递给我一只软膏。

于是我便按时擦药,一天三次。前两天,明显感觉有用,可第三天之后,那个痘不仅变得红肿,还越来越痒。

我不敢再擦了,立刻停止使用药膏。接下来我每天用热水和盐水烫一烫,想把它“烫死”,可一点用都没有,最后它成功由“痘”变成了“肉疙瘩”

腿上痒痒的一抓一块大疙瘩(两条腿上都是剧痒的)(1)

脚踝处的“肉疙瘩”丨作者供图

尽管它变成了肉疙瘩,但除了痒没有其他感觉,我就没有再管它。

直到来年夏天我穿上裙子、露出脚踝,由于那颗肉疙瘩太过吸睛,接连有朋友问我:“你脚上是怎么了?感觉好吓人。”

那个时候,肉疙瘩的直径在1厘米左右,有黄豆大小。最关键的是,它颜色变得像紫葡萄一样,让人想忽略都忽略不了。

实在痒得受不了下手去挠,一个肉疙瘩变成了一片

我意识到一定要去医院看看了。

选了一个还不错的医院,挂了皮肤科的号,我姐陪着我早早就到了。半个小时后,医生出现了。

“医生,麻烦你帮我妹妹看看这个是怎么回事,从去年夏天开始就有了,好像是被蚊子咬了,很痒,越挠越大。”不等医生把白大褂穿好,我姐就心急地说道。

我自觉坐到凳子上,把裤子挽起来,露出了那个疙瘩。医生照着手电看了看,就敲打起电脑。

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我怕医生不够了解自己的情况,赶忙继续说道:“这个肉疙瘩里面不是实的,好像一瓣一瓣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蚊子咬的,时间有点长了。”

医生听了之后让我不要担心,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接着开了一支喷剂、两只乳膏给我,让我一天三次地擦。

这次的药前期效果很好,擦了之后不痒了,而且肉疙瘩慢慢变平,颜色也越来越淡。

可好景不长,很快又开始痒起来。我实在忍不住,下手挠了之后,原本变小的肉疙瘩又迅速变大,颜色也回归之前的深色。更可怕的是,肉疙瘩数量疯狂增加,从原本的一个变成了好多个,布满了整个左小腿。

腿上痒痒的一抓一块大疙瘩(两条腿上都是剧痒的)(2)

大片肉疙瘩丨作者供图

一处的痒变成了一片的痒,那种痒从皮肤里面发出来,我恨不得要把肉疙瘩挠下来,可越挠越痒,越痒越挠。

随之而来的是,左小腿被我挠出一个一个疤。白天我还可以控制自己,可一到晚上,实在痒得受不了,梦里的我会不由自主地去挠。早上起来,我指甲里满是血污,而腿上便是一个个的结痂和一片片的血迹。

短短一周,好像病毒传染一样,右小腿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情况,两条小腿惨不忍睹。并且我发现拧干晾晒的洗澡巾上,出现了大面积的黄色斑点。

我心里一紧,不会是自己皮肤出现了什么大问题吧!

腿上痒痒的一抓一块大疙瘩(两条腿上都是剧痒的)(3)

从最初的左小腿蔓延到双侧小腿丨作者供图

医生说我这个问题“易诊难治”

这下,我再也不能对自己说“没问题”了,赶紧挂了专业皮肤科医院的号。

在去医院的前两天,我极度焦虑,双腿的溃烂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同时我也非常后悔,如果尽早得到专业治疗,是不是就不会发展到这么严重?

进到医生办公室,我刚把两条腿露出来,就听见医生说:“哎哟,你这腿怎么这幅模样?”医生的话吓了我一跳。

“你这样子多久了?”医生戴上眼镜,仔细看了一番后问到。我都不好意思说“一年多了”,可还是实情告知。

“你这是结节性痒疹,要治疗一段时间才行,想马上好是不可能的。”可能是怕我不放心,医生又给我看了结节性痒疹的图片。我看看自己的腿,再看看图片,真的很像!

医生接着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打针注射药物、液氮冷冻治疗或者“外擦内吃”。但无论哪种治疗,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易诊难治”。

“你说说你们现在这些孩子,身体出现点问题都喜欢拖,早发现早来治多好,非得搞得满腿都是疤了才来。”面对医生的好心责骂,我心里又是满满的后悔。

最后因为工作原因,我选择了“外擦内吃”。现在距离诊断已经过去大半年了,我一直在治疗,中间复查过几次,情况好转了很多,只是偶尔还会痒。

面对这抓心的痒,我的心得是:痒的时候一定不要挠,越挠越严重,实在受不了就用手轻轻拍打。

有了这么一遭,不得不感叹一句:什么都可以拖,唯有健康问题拖不起呀。

医生点评

王芳 |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九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主治医师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结节性痒疹就是一种非常痒的皮肤病。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痒和结节性损害为特征。该病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前侧多见,也可见于腰、背、臀部等处,并且多发生于20~60岁,女性多见。

至于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超敏反应有关;有的病人有家族史,所以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有的病人先有丘疹样荨麻疹(即虫咬性皮炎),则可能与虫咬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该病是外界致敏性接触物,如日光、食物及药物的过敏导致;此外免疫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以及神经精神因素等对该病的发生也有影响。

结节性痒疹刚开始发病时为淡红色丘疹,逐渐演变为半球形结节,黄豆至蚕豆大小,顶端有明显的角化、粗糙;结节通常呈红褐色或黑褐色,相互孤立不融合,触之有坚实感。病人常可感到持续性的剧烈瘙痒,多在遇热、运动、出汗、情绪波动时加剧。像作者一样,很多病人难以忍受剧痒,常常忍不住用力搔抓,以至于出现皮肤破溃、出血甚至感染。根据患病的轻重,结节性痒疹会对病人的外在形象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和疾病对抗期间,身体的瘙痒和精神的摧残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病人很容易夜不能寐、失眠多梦或者坐立不安,导致精神萎靡,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为了避免像文中作者这样发展到严重的情况,发现皮肤异常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治疗方面,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外涂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封闭,或紫外线照射、液氮冷冻等;内服多采用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抑菌剂以及止痒药物等联合治疗。

参考资料:

[1]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rurigo-nodularis

[2]张学军, 郑捷. 皮肤性病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Elmariah S, Kim B, Berger T, Chisolm S, Kwatra SG, Mollanazar N, Yosipovitch G.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urigo nodularis: United States expert panel consensus. J Am Acad Dermatol. 2021 Mar;84(3):747-760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半亩

编辑:小艾、黎小球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