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内3次深潜南海(曾9天3次下潜至1400米南海深处)

9天内3次深潜南海(曾9天3次下潜至1400米南海深处)(1)

“其实深海是地球上的一个谜。世界上的海洋,平均深度是3700米。这是什么概念?南京路步行街是1100米。你把世界地图上2000米深的海洋涂黑,那地球几乎就是漆黑一团……”今天,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系列第一季最新一期上线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担任导读嘉宾,从深海基础知识谈到大洋开发利用,讲述参与深海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来历程,呼吁年轻人做学问要发扬科学精神,在未来立于深海之上建设海洋强国。

人对自然的向往没有尽头,怀揣“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大志向,但深海世界仍是地球上的一个谜,探索大洋的过程有许多困难。汪院士推荐其科普读物《深海浅说》,“浅”在语言易晓,“深”在内容拔萃。本书荟萃了汪品先深海科普工作深厚成果,从海洋深度探测入手,由浅及深地介绍深海知识以及目前研究发现。他一生积极参与深海研究,促成我国南海深部计划和深海海底观测工程。2018年当时82岁汪院士曾9天3次下潜至1400米南海深处,被誉为“深海勇士”。“透过几千米瞭望大洋深处,将会发现超出人类想象的梦幻世界。”他感慨道。

9天内3次深潜南海(曾9天3次下潜至1400米南海深处)(2)

人类历来享受着大洋赐予的“鱼盐之利”与“舟楫之便”,实际上地球上海洋的95%都是黑暗世界,人们的视线重心正在从洋面向深处转移,在大洋深处有着如梦似幻的“深海园林”,藏身海底的“神秘山峰”,怪怖罕见的“深海生物”,“可燃冰”“深海热液”“锰结核”等可贵资源的发现,也令科学工作者们为之振奋,深海中还有更多神奇物质等待人们去探索。人类距离真正的海洋资源还很遥远,而大洋钻探计划则是勘探这些珍稀资源的重要途径。

谈起这辈子最难忘怀的事,汪品先尤其自豪曾主持过“南海大洋钻探”首次钻探计划。大洋钻探,即所谓钻到深海之处揭开地球的秘密,而在上个世纪后期,欧美各国凭借强劲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早早开启了集中于大西洋领域的大洋钻探,但世界大洋仍留下大片空白。

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汪品先毅然提出到南海来打大洋钻探的建议书,作为首席科学家顶着巨大压力登上这艘钻探船。历经千难万险,首次南海大洋钻探取了成功,望着船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汪院士激动万分,他明白,这一刻,南海将成为新一轮深海探索的主角,而中国在深海研究领域中的国际地位也将逐渐显现。

9天内3次深潜南海(曾9天3次下潜至1400米南海深处)(3)

从第一次主持南海大洋钻探,到担任“南海深部计划”的指导专家组组长,再到2018年登上真正意义上中国制造“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挺进南海深处,这位耄耋老人把一生献给祖国的海洋事业。中国在南海的科学进展逐渐扭转了长期以来海陆脱节的局面,凭借先进科学技术和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中国也在深海研究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跻身世界大洋钻探前列。

汪品先珍惜当下能继续参与深海探索工作的宝贵时间,在他看来“移山倒海”比“海枯石烂”更加珍贵。“在二十一世纪,人类正在垂向进军海洋,深海将是科学研究中的新题目,而振兴华夏的重要方向便是从海上发展,挺进深海。”汪品先期待新一代青年能扛起科学大旗,“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向深海勇敢进发,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深蓝科技力量。

9天内3次深潜南海(曾9天3次下潜至1400米南海深处)(4)

据悉,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活动由市教委指导、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自9月15日起15周内,每周四将继续推出专家院士导读视频,并于“上海科创委”“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公众号、樊登读书APP、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93.4等平台上线。网友也可搜索“科创导读”,聆听院士和大咖们的人生故事。每一课还会上线科创教育经典读物,搭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重点推荐图书,鼓励青少年阅读科创经典。

作者:许旸

图片视频: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