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

第4课:王(附:丰)

在“三”字上加一笔,可以得到“王”字和“丰”字。

先来讲“王”字吧。

图1—图4是我从经典碑帖中选出的“王”字。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1)

1.王羲之《乐毅论》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字的书写要点。

先看红线。红线标示出的,是横画的“左低右高”。

我们在第一课中就讲过,为了倾斜取势,汉字中的几乎所有横画,都应写成左低右高的。

紫色的辅助线标示出的,是每个横画的长度。

上一课我们在讲“三”字的时候,把三个横画按长度分成了两组,并在历代经典碑帖中举出了很多例证,那么,在“三”字中间加一竖,“三”字变成“王”字之后,三个横画的长度关系变不变?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2)

2.智永《真草千字文》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3)

3.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4)

4.颜真卿《自书告身》

从图1—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问题上,历代大书法家的处理手法是一致的,“王”字中三个横画的长度关系,和“三”字不一样了。

第三横依然最长,可上两横的长度不再一致,由两个同样短的短横,变成了一个中横和一个短横。

长短的节奏上,“三”字的“短-短-长”,在“王”字里变成了“中-短-长”。

如果观察够仔细,还可以发现,即使是最下面的最长横,也缩短了。

中间的短横不变,第一横伸长,第三横缩短,整个“王”字占据的左右空间和“三”字比起来,更紧凑了。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因为多了一个竖画。

虽然“王”字只比“三”字多了一个竖画,整个字却由左右开张的体势变成了四面收拢的体势。

请看图5和图6。这两个字同样来自欧阳询的《九成宫碑》,拿来做对比再合适不过了。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5)

5.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其实就算不做辅助线,你应该也能轻易看出,两个字的取势是不同的。

横画天然就是往左右伸展开的,全部由横画组成的“三”字,天然就应该取横势,所以最下面的一横要往左右长长地伸开,极力舒展。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6)

6.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竖画纵贯上下,像柱子一样,天然就是起支撑作用的,“王”字和“三”字相比,三横中间多了一个竖画,整个字就有了一个视觉中心——请注意图1—图4,以及图6中的绿色的竖线,就是那里。

这样一来,左右开张的横势就必然会朝着中间的竖画收束,变成四面收拢之势。

所以,和“三”字比起来,“王”字的第一横需要稍微伸长些,第三横需要稍微缩短些,两下里一将就,合拢之势就成了。

举个例子也许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请看图7和图8。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7)

7.取横势的飞檐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8)

8.起支撑作用的立柱

图7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飞檐”,为的是取横势,如同隶书里的波磔或者楷书里的长横,会引导人的视线往左右两边延展开,有轻盈舒展之美。

图8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立柱”,如同竖画,起支撑作用,稳定整个字的重心,有立定脚步的稳重之美。

简单总结一下吧,如果你在上一课“三”字的学习中可以过关,那么这一课的“王”字写起来就很简单了。

只需要在三横中加一竖,同时第一横伸长些,第三横缩短些,就可以了。其它各要点保持不变。

图9就是我按上一课和这一课总结出来的要点写的,供参考。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9)

9.示范

最后来说一下“丰”字。

为什么“丰”字要附在这一课的末尾来讲?

首先是因为,从字形结构上来说,“丰”字也只比“三”字多了一竖,和“王”字相比,只是中间那一竖伸长了而已,我们在这两课中掌握的书写要点,在这个字上正好用得上。

其次,因为这个字是简化字,在古代经典碑帖里是找不到的,也就不必单开一课,我便直接自己动手写了一个,供参考。

9岁神童行书书法欣赏(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10)

10.示范

这个字的书写要点,除了上一课“三”字和这一课“王”字已讲过的内容之外,就是关于中间那个长竖了。

这个长竖,写的时候固然可以一笔写成,分析时却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上半部,中半部和下半部。

请特别注意图上的红线和蓝线,它们标示出了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长度对比。

其实一目了然,说穿了不过就是“上短下长”罢了,可却很重要,因为关系到整个字的重心。

如果写成上下一样长,或者上长下短,字的重心就会降低,会让整个字失去轻盈灵巧之感。关于这一点,后面的课程中还会重点讲述,这里暂时就不展开了。

这一课就讲到这里了,下一课会在这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新的汉字,欢迎关注指教。

感谢各位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