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都代表什么 五险一金之一金

想买房子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一金”吗?前几期咱们把五险的问题讲完了,这期跟大家聊聊这“一金”的问题。首先明确一点,这“一金”不是光买房子的时候可以用,就是不买房子需要租不?就是不租,自己有宅基地的,需要盖不?要是真的生病了,这“一金”的钱还能治病用!今日话题五险一金之“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都代表什么 五险一金之一金(1)

什么是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Housing fund)是指用于住房的社会福利,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的特点,主要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装修自住房或交纳房租。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该公积金主要由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

五险一金都代表什么 五险一金之一金(2)

住房公积金的定义

1.在职职工由单位开设住房公积金账户。自由职业者(即没有与任何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个体劳动者),可以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明细开设手续,按《住房公积金明细开设、变更、注销和年度调整手续须知》申报。

2.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缴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

3.住房公积金缴存的长期性。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职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4.只有在职职工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无工作的城镇居民、离退休职工不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5.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按规定存储起来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住房储金,具有两个特征:积累性和专用性。

五险一金都代表什么 五险一金之一金(3)

积累性:即住房公积金不是职工工资的组成部分,不以现金形式发放,并且必须存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受委托银行开设的专户内,实行专户管理。

专用性: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款专用,存储期间只能按规定用于购、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纳房租。职工只有在离退休、死亡、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或户口迁出原居住城市时,才可提取本人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

按我国规定,企业都应该给职员存缴住房公积金,不分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住房公积金中由企业和事业单位缴纳部分,不属于工资总额属性,属于企业成本费用性质的开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负担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都代表什么 五险一金之一金(4)

住房公积金怎么用

一、购房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长期住房储金,是可以在职工购房的时候提取出来使用的,可以用来支付首付或偿还贷款本息。

二、建房、修房

住房公积金可以用在建房或者修房上,当职工需要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房或者翻建、大修自有住房的话,就可以去申请提取公积金使用。不过提取的金额是不能超过建房、修房的费用的。

三、租房

住房公积金还可以用在租房上,可以用来支付房租,像有政府招租补贴的经济租赁房和市场化租房都可以用公积金付房租的。

三、治病

当职工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患有重大疾病或有重大手术需要住院治疗时,就可以在出院后的一年内申请提取公积金。不过提取的金额合计是不能超过住院费用中个人负担的部分的。

四、低保/特困

如果职工被纳入了低保或特困的救助范围的话,在被纳入低保或特困后就可以去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来使用

(以上网络来源于网络收集)

五险一金都代表什么 五险一金之一金(5)

总结

如果短期内没有买房的计划时,其实也是可以把住房公积金提取出来支付房租的,一方面是可以省钱,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急迫的需求。必定在住房公积金里的收益率是非常低的,还不如直接花掉来抵御通货膨胀。钱必定是咱们自己的,至于怎么花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

以上内容都是真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里是保险小讲坛,记得关注。持续更新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