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方言保护(家住潮州城-潮州方言)

作者李英群

家住潮州城,你个感觉如何?你是否欣赏城内人个生活情调,是否读懂只座古城个文化底蕴?

潮州方言保护(家住潮州城-潮州方言)(1)

我是个进城个乡下人,在城里居住四十几年了,我希望读懂只座古城,了解世代居住在只块个城内人,,但我心中有着太浓个故乡情结,使我不自觉地用一个乡下人个眼光去审视潮州,观察潮人。也许这是一个独特个视角,但太感性个印象不能代替理性个剖析,因而几十年个生活,也只能说几点感受。

50年代中期进城读书,先后在葫芦山下和笔架山麓当学生。两座校园拢是依山临水,那山那水、那树那草,拢与我农村个故乡无异,伊让我感到亲切个同时,也一下子区别不出城乡个差异来。

当学生个许些年,我走遍潮城个三山一水,大街小巷,浮光掠影地寻访古迹名胜,欣赏商铺民居。因为住在校园,基本生活在同学中间,对潮州城个认识,也就只停留在表层上。

真正意义上个居住在潮州城,应该是结婚成家之后,妻子是城内人,阮住在金山脚下一条小巷中,只块房屋低矮而古旧,巷道窄小却整洁。居民们都是几代个邻居,彼此知根知底,和睦相处。我以为想真正了解潮州,读懂潮州,应该住在深巷个市民中间,伊人日常个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就是只座古城个格调,就是潮州最本质个风貌。

潮州方言保护(家住潮州城-潮州方言)(2)

你最好找个上午9时左右个时间,到小巷去走走。只阵(这时),上班个上班去了,上学个上学去了,巷子里很少见到行人。偶或从巷头许边,传来轻轻个木屐声,是主妇们买菜回来了。伊人遇到邻居,会站在门口聊天。这些家庭主妇,不论中年老年,,穿着拢整洁素雅,言谈平缓亲切。阳光照亮半壁巷墙,有几缕射在老姿娘人个白发间,闪着亮光。伊人就站在光影底,从暹罗说到猪槽,无所不谈。你从容在小巷漫步,透过一户户虚掩个木栏杆门,天井内往往是一缸莲花,客厅肯定有茶几,摆着工夫茶具,墙上也大都挂有字画。放眼向巷尾望去,只家许户个墙头,不是探出几朵火红个三角梅,就是伸出一簇墨绿个夹竹桃,最美个当属从墙上倒挂下来个珠藤了。这样个画面,令人流连。我曾请教搞民俗学个友人,潮州人称小巷为灰巷,到底是花巷还是灰巷,总得不到肯定回答,但我愿意称花巷,这与城内人个生活态度有关,伊人把生活个一切都美化着,怎呢能不称花巷?当夜幕降临花巷,晚饭过后,家家户户拢会围坐食工夫茶。一边听潮州音乐,一边诐当日见闻,情亦融融,乐亦融融。这种茶话会持续到午夜,姿娘奴仔拢睡觉去了,‘打埠’人却余兴未尽个呾:“再来一冲泡!”

潮州方言保护(家住潮州城-潮州方言)(3)

只阵,深巷内静到落叶有声,往往,在小巷深处,会远远传来卖小食个生理仔个叫卖声。我至今难忘在北门一带个午夜小巷中卖杏仁茶许位瘦老头,一声“杏仁茶——”高亢清亮而悠长,充满音乐韵味,不只不噪人,反而增添夜个宁静。当时常与搞音乐个朋友谈及,认为此人若搞声乐,必是位受欢迎个男高音歌唱家,其声有玉啊。

在市区个大街小巷中穿行,看到诸如义井巷、双忠庙、城南书院、状元亭巷之类个名称,忆起其背后个传说,你会感到脚下许普通个一砖一石,积淀着厚厚个传统文化。而看到诸如待诰巷、载阳巷、图训巷之类个巷名,你又可以感受到只座古城文化个有趣一面。在市民口号上,只几条巷叫做刣狗巷、刣羊巷和杜粪巷。地名学家们用谐音把地名文明起来了,市民都仍然刣狗、刣羊个叫着,这让你明白昔年这里是杀狗宰羊个所在,伊与“岳伯亭”“昌黎路”“儒林坊”一样,让后人听到历史古远个回声。当然,我欣赏地名学家把杜粪(垃圾)变图训个创意,他毕竟是一种文明个表现。如果像我个乡下老家一样,一个孥囝被乡亲随便叫土名牛尾,食大了也没有人给伊另起个文雅个大号,从牛尾兄牛尾叔一直叫到牛尾老叔,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优良传统。假如食大时改称“殊美”,老了让人甜甜叫一声殊美老叔,定让伊笑在脸上甜在心。

潮州方言保护(家住潮州城-潮州方言)(4)

在潮州居住了几十年,中间也曾短期在国内外好多地方住宿过,包括大都市、小城镇、偏远个山村、渔村,异国个宾馆、别墅,使我对家居所在地个理想环境有了家己个标准:家住城市,城不宜太大,历史却不宜太短;市区要有山有河,山不宜太高,河则不能太小;工厂离远点,学校却要近点;交通无需特别发达,通信却要十分先进;楼房不宜太高,街巷不宜太窄;最好地处温带,一年须有四季(新加坡号称花园城市,,但一年皆夏令国民大烦,自称最闷族)。这些条件,潮州城都具备了,何况还有让天下人一提起就流口水个潮菜,潮州人真个有福了。以上只撮属环境中个硬件,至于软件,即民风民情方面,说起来比较复杂。从孟母择邻而居个心态看,软件其实是居住环境最重要个条件。

前年,广州个《新周刊》杂志曾分别用一个词来评定我国十座城市的风格,比如说北京最大气,大连最男性化。前者从城市建筑个气魄和市民个气度着眼,后者则只看足球在大连个地位。当时我与朋友呾,如果评论潮州,我看闲适二字较恰当。

潮州方言保护(家住潮州城-潮州方言)(5)

也许你会认为闲适二字不够革命化,缺乏时代精神,阮是在拼搏、在开拓啊!是的,这是阮在提倡个精神,但潮州人个生活态度还是闲适。其实,闲而能适,活得舒适,过得心适,决非易事。闲适是一种从容,一种自信,一种大度。其实,无处不在个工夫茶已经给只座古城个生活定调。出差几天要带上工夫茶具早已不是新闻,长途汽车驾驶室放着工夫茶具则令人叹为观止,更别呾目下临街店前个五脚基(这词从新加坡学回来)到处可见个茶座,只一切除了闲适很难再有恰当个字眼。工夫茶文化是潮州人心态反映个产物,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奔小康步伐加快,因而,潮州人中浮躁者有之,急功近利者有之,但多数潮人能从容看待急变个世界,平静迎接变化个事物,把困逼与艰难暂时淡化在一杯杯浓茶中。当夏夜街角或江边茶座中,一曲优美舒缓个潮州弦诗响起,许空气中弥漫个是一种什么情韵?看看许撮乐手微闭双眼沉醉在音乐中个神情吧,伊人恰恰就是白天拼搏在第一线个弄潮儿。

潮州方言保护(家住潮州城-潮州方言)(6)

闲适自有其负面,俗话说“潮州无三日好生意”,无非说潮州人喜欢一窝蜂而上,人家怎呢生意赚钱,马上你上我也上,这说明潮州人缺乏创新意识,不敢闯,所谓“闲是赚个,勿做驴死货。”

闲适个潮州人对教育个重视,对文化知识个追求,总让我感动。城中三座山都是著名风景区,全让给学校了。我总认为潮人之尊崇韩愈,本质上是对文化个尊重。潮人对家乡出了多少名教授、名作家、名画家总是津津乐道,海外潮人捐资桑梓,办学总是其首选。会赚钱个人是贤人,会花钱个人则是高人。潮州花钱上拢是聪明人,从不大吃大喝,总把钱花在该花个地方。日常家用,精打细算,投资孩子个学习上则从不手软,潮州城书店多,文具店多,常让外来客人赞叹不已。

孟母择邻而居,芳邻千金难求。安家潮州城,全城市民都是你个邻居,在这么一群文明气息浓厚个人中间,你个孩子要学野学坏也难,尽可放心在这里长住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乡下人因各种原因进城,成了市民,伊人正在改变城市个人口结构,伊人也带来各自个习俗,带来新个活力。潮州古城个生活色彩在悄悄发生变化,城里故事多,明天更美好。

山朗水爽人风流,

岭海名邦历千秋。

放眼天南多胜地,

最宜安家是潮州。

附注:本文转载自儒雅阿鹏,方言校正苏树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